题主好,你的孩子6岁多,那么,是正上一年级吧?
这是孩子适应小学课堂的关键期,家长需要投入时间跟进也是正常的。妈妈晚上8点才能到家,这个时间在一线上班族中算是到家早的,可对等待妈妈回家才写作业的孩子来说,又是偏晚的——如果在学校没有午休的话,八九点该洗漱放松一下,准备睡了。
许多人告诉你,可以这样做,或是可以那样做。那是因为我们改变不了两点现实:
在这两个大前提下,普通人正常的生活与心理需求,听起来是很不合理的:你想陪伴尚幼的孩子,人们说大人应该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你奔波工作生活,人们说家庭教育才是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你委托于服务机构、借助老人或家政,实则避不开额外的经济开销与互动质量……
如果加上离异独自主力带孩,那就要更难一些。
这是客观的现实,所有否定生活之难的,都像刻意的背景虚化。
通过对题主个人主页的了解,你的困境不仅在具体的生活事宜上,更在于内心的困扰与矛盾——你喜欢美好,曾尝试并展示过多项悦己才艺, 内心向往的理想生活是多彩轻松、有所依靠、被人疼爱、富有秩序的,离异后渴望婚恋并已付诸行动 。
这些均无可厚非。只是——也许我说得不对,仅是个人的感觉——你 容易感应并飘陷 于动荡的情愫,女人该有多少支口红,应该有什么样的样貌发型,男人什么样的疼爱才是真才算可依靠……
听我说,这些喜欢的话可以有,但全是虚的。统统不重要。
你需要有能力,慢慢选择自我认可的生活方式: 我的生活由我定义。这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心智成熟的过程,而你正行进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母亲,一个妻子,一个女儿,一个职业身份……无论是哪一种,在你内心的答案不再是:我需要……我应该。而慢慢变成: 我乐意 。
当你选择打扫一个房间,那是因为你也在房间中,打扫房间,悦纳的首先是你自己。你拿起扫把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你与房间之间的关系——你选择使它整洁,或是凌乱。 当你与任何一个人产生了交互的沟通,决定权也在于你自己——你有一个女儿,你爱她:爱她的方式,是能感受到她被爱的需要,从而主动建立与她之间的母子关系。
经历过不同年龄段的内心动荡后,假如你能够选择: 不再为谁而生活 。
而是生活于——遇到的生活。
那么,在这一份生活中,」我「的自我一直都在 。
这里面没有分裂,只有统一:工作中有自我,通勤中有自我,陪伴孩子中有自我,休息与疲惫中也有自我,恋爱中也有自我。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难理解——这中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停止迎合。
自我中,有适应,如水顺势而来。但没有迎合——你去工作,就专心工作;你爱孩子,就和颜悦色、全心全意;你休息,顺时而止;你疲惫,给自己一点小小的空间;你喜欢美好,驻足于一处风景。
你做为,但并不迎合。
假如你交了一个男朋友,感受到的痛苦矛盾大于轻松自在,时刻在问自己该不该迎合迁就,像你前面提问的那样,他有两个孩子了我该不该和他一起再生一个孩子……那么, 先停下来,找回你自己 ——
找回你自己。
不要想着去依赖,不要想着去取悦, 不要想去证明自己的价值与魅力 。
把你自己脚下站稳了。
风来时,由它自来;灭时,由它自灭。
你,就是你自己。是清风,也是明月;是高冈,也是青松。
找回你自己,现如今的生活慢慢也就轻松了——轻松是因为重点突出。
想要同时抓得太多,想要迎合,想要被认可,想要证明,想要依靠,想要能展现的效果……
你的心不静,如何能在最末端的呈现上快速得到令你愉悦的结果?比如说,孩子的行为习惯;比如说,装点成为人们觉得美好的样子;比如说,达到你觉得生活从容有余的标准。
生活的从容,也是心的从容。
当你静下来的时候,也就停止了张望与抱怨。
你会发现,与孩子相处的那一小段时间,或是一天中最温馨愉快的时间——你们为彼此的爱充好了电,借温习功课也好,借游戏聊天也好,感受着放松与安详。
假以时日,积累就显现了。
不着急的,一件一件来——停止向外的追寻,回到自己的内心来。
使自己拥有静气,再着手去做一件一件的事情。
愿你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