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工作下班陪娃,没有时间休息,因没有了自我而负气,也因陪伴时间少而自责,我该怎么办?
我这边分享萄萄妈的一篇文章,听她聊聊「 一个妈妈的自我修养」。这是一篇能给我们力量和启发的文章,希望可以给你帮助。
作为一个妈妈,如何管理家庭以及如何管理自己。
01
我们都是这个家的一份子
这是我最常传递给孩子们的家庭理念:这个家不是靠妈妈一个人,我们要相互支持、彼此依靠。放到具体执行层面,就是每个人要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并尽量为别人创造好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这几年下来,我发现孩子们都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关键是我们大人给不给机会,有没有耐心。可以看看我家老二的成长变化。他刚来美国的时候不到三岁,还是一个大多数事情都需要人从旁协助的小宝宝。但很快,他就在我们每日清晨打仗一样的节奏下,学会了自己换下尿不湿穿好衣服,等待吃完早饭的哥哥出门上学。也开始自己吃饭,自己如厕。
作为妈妈, 我只需要观察,提醒和做好相关事务 。
衣服鞋子穿反了,就等他自己去发现,如果他没有不舒服我就不会管束。洗脸洗澡不够干净或拉完臭臭擦不干净屁屁,那就多教几次,多给他换洗衣服,次数多了也就慢慢进步了。吃饭时我只要努力确保饭菜他们爱吃就可以,不会为哪个孩子开小灶,也不会专门陪谁吃饭。吃得乱了脏了我可以清理,需要夹菜我可以帮忙,吃不下了我也不会逼你。
大家互相要求低一些,把自己吃喝拉撒的事照顾好,在家里就是与人方便。
在日常生活中,我把他们真正看作家庭成员,让他们来帮我分担家中事务。老大会在周末负责给全家准备早餐,每天给宠物鼠打扫笼子清理粪便,带弟弟去户外活动,我有事时照顾弟弟日常生活,有时也会帮我吸地洗碗。老二的主要任务是每天晚饭前收好所有的玩具和图书。我告诉他:你玩的东西归你整理。如果你要我来做也可以,那我可能会把它们都搁置起来。因为我并不想玩,也不想再收拾。孩子有孩子的选择和担当,不要刻意去放大他的作用,只要让他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各司其职,他也能明白自己的责任。同时,允许他们时不时犯懒,因为我自己也是一样。我还是个粗枝大叶的妈妈,孩子做的家务我都看得过去,并经常给予感谢和表扬。他们确实用行动减轻了我的负担,还改善了我的情绪。妈妈的情绪有多重要?这是整个家庭的晴雨表,决定了孩子在家里是过得小心隐忍,还是放松自在。
所以我们仨整体是一个比较均衡的结构,彼此在生活上密切连接,但没有一个重头关系,更不是轴心运动。这对于每个家庭成员,都是相对轻松且有效的相处模式。但这要基于两个条件:第一是孩子必须要到了一定年纪,有了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动手能力。第二是家庭成员的内部理念一致。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一点可能有很大难度,夫妻之间,父母与老人或保姆之间,要放弃围绕孩子生活的想法并不容易。如果大人之间存在分歧,那就更难与孩子达成一致。对此我的建议是,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老人或保姆不在的时候尝试去核心化的家庭关系,和孩子共同承担少人以后的家庭事务缺口,同时让孩子和自己都试着独处。如果行之有效,就可以尝试增加这样的机会,甚至对原有家庭模式做出改变。
任何关系的持久稳固都有赖于平衡的构建,彼此依赖又各自独立才能相看两不厌,亲子关系亦如是。我们要和孩子做一辈子的父母子女,这是最珍贵的缘分。长大以后,孩子很可能想不起来你自认为全心全意的付出,但他会记得和你度过的时光,是鸡飞狗跳还是平静美好。 亲子关系的终点,不在幼升小、小升初,或是中考高考,而在我们生命的尽头。 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做出调整和改善。因为孩子对我们的爱,才是最无私的,不参杂任何功利,也没有附加要求。
02
把自己当作生活的核心
拿A+的努力不是为了有机会显摆我多学霸多强,而是想通过每一次思考、讨论、作业,给自己注入一些活力,说明我并没有委身于繁琐且周而复始的带娃生活,允许自己变得毫无生气。我一直觉得当妈妈不必会做饭,但当我必须给孩子们做饭而在厨房忙活大半天时,我对自己说:不要觉得为了孩子,就当新增了一项人生技能。
这些年的经历告诉我,获得他人的肯定或自我感动,不能提供可持续的情绪支持。作为妈妈,我们更需要的是让自己高兴。
我并不是那种温柔的,永远以孩子需求为先的妈妈。在和儿子们的对话中,「我要」出现的频率远高于「你要」。「我累了要去睡会儿,都别来烦我。」
「我要写作业,请你去那边玩。」
……
久而久之,连老二都知道,妈妈的身体状况和工作学习安排,是他需要尊重和重视的。我们先是自己,后来才成了谁谁的妈妈。不能因为有了孩子,就把付出和牺牲变成一种沉默的合理。让孩子们也经常迁就你的需求,你就不需要通过自我感动或期待感激的方式来平衡自己的心态,获得稳定的情绪。
前面说到了妈妈情绪的重要性,也说到了要保持个人的独立。但现实情况是,女性和家庭的捆绑从来没有松动过,甚至在育儿买房养老等各类社会性焦虑的影响下,不自觉地和身边的人越缠越紧。
如何能不被琐事淹没,保持情绪稳定?
如何能在各种亲密关系中梳理出自我?
我的建议是,不管日子多么兵荒马乱,一定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透口气,缓一缓。每个妈妈都会有濒临崩溃的时刻。刚开始居家隔离的时候,我一度非常低迷。两个孩子一天24小时呆在家里上蹿下跳,追逐打闹。我要承担包括全家一日三餐在内的全部家务,陪他们玩耍,还要帮助老大远程学习,同时自己还有待完成的课业、工作和科研项目。彼时又经历国内家人出现健康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加之日复一日困于家中,我感到越来越重的压抑和烦闷,甚至出现了短期的失眠。某一次对孩子们大喊大叫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破掉现在的「局」,才能不被它逐渐吞噬。我的方法非常简单 :
每天晚上等孩子们睡着并完成工作以后,给自己两个小时,用来锻炼身体和休闲娱乐。运动可以增强体能,改善精神状态,这在疫情期间尤为重要。而娱乐是我给自己的安慰和奖励。我非常享受这夜深人静的两个小时,不论是龇牙咧嘴大汗淋漓地做卷腹和俯卧撑,还是抓着小零食窝在沙发上追剧或看电影。它帮助我成功渡过了情绪的低谷,还养成了定期锻炼的生活习惯。
我想,每个妈妈都需要这样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暂时放下各种身份和关系,哪怕只是发一会儿呆,散散步或者毫无打扰地看喜欢的书,刷一会儿手机。做了妈妈以后我们经常感觉失去了自己的时间,其实是遗失了部分自己。而遗失的这部分比例越高,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匮乏感就越强烈。给自己安排一些时间,去做让自己觉得享受或有热情的事。时间的充盈感,哪怕只是短暂的体会,都可以让我们从心中升起力量不被周遭境遇所裹挟,从而调整面对生活的状态。
不要要求自己做一个完美妈妈,也不要想着做完美的自己。只要坚定自己想过的生活,坚持从自己出发的选择。 很多事,看起来应该去做,可能只是因为这是大多数人认为的正确而让你感到安全。可终究,这是别人的正确。无论怎么打理家庭,教育孩子,这些都只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对于每个灵魂而言,我们还是应该更忠于自己。
对自己和对大家都说一句:加油!
珊珊写在最后: 其实,我和萄萄妈在育儿理念上有很多共鸣之处,不知道是否与你也一样。我们是母亲,我们更是自己。只有先成为更好的自己,然后才能成为更好的母亲。育儿路上,对自己的、孩子的要求低一些,不用完美,60分、70分,都是足够好。
我们一起加油,彼此鼓劲。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妈妈一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