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交易的核心精髓是什么?

2019-03-11新闻

交易的核心精髓是:

要么远离幻想,要么远离交易。一个交易者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吃了很多亏,而是因为他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尝试从十年后看今天,审慎地衡量自己当前的交易行为是否足够理性。

交易员做交易的核心思路是:

制定科学交易策略是基本前提。策略就是为了保证任何一个结果,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任何一笔交易,如果自己不清楚结果亏会亏多少赚能赚多少,那么绝对不应该轻举妄动。

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是:

一切交易行为,都应该清醒地围绕着创造更美好的人生而展开,永远不要迷失在行情波动里。

这个问题指向一个面,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点。什么问题是指向一个面的问题呢?这里举几个例子:

经营好婚姻的核心精髓是什么?成为学霸的核心精髓是什么?致富的核心精髓是什么?保持青春的核心精髓是什么?……

如果进一步具体化,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层面。例如:

市场层面的基本规律

心态层面的基本规律

策略层面的基本规律

市场层面的基本规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投机博弈的「道」,是人之道,市场奉行「损不足而补有余」,正如【圣经】所讲:「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这便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越是处于弱势的交易者、越是迫切需要赚到钱的交易者,市场越是不让他赚到钱,而且连他原有的也要夺走。越是处于强势的交易者、越是不迫切需要钱的交易者,市场越是让他赚到更多的钱,叫他有余。机会和资源,向强者靠拢,向弱者远离,这就是市场的基本特性。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无论在个人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乃至国家层面,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

心态层面的基本规律

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做好交易的必要条件,也许多数交易者都认同这个观点,然而这个观点却是一个颠倒的观点。将这句话反过来读才更加符合事实,应该说做好交易是保持良好交易心态的必要条件。

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心态问题,只是或多或少的区别而已。把事情做好了心态问题相对就少一些,把事情搞得很糟糕心态问题自然就会多起来。

尽管很多人都思考过心态方面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多数交易者注定耗尽整个交易生涯也不会找到有效解决心态问题的办法。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分为两个方面聊聊。

第一、 虽然国内金融市场历经了三十年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散户交易者群体仍然处于理性程度较低的阶段。关于这一点,从发达国家散户与机构比例的变化规律中就能找到证据。一般来说,散户占比过高的市场,非理性交易者的占比相对也较高。交易者群体意识形态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的散户群体仍然处于理性程度较低的阶段。这个阶段还将持续三十年,又或许是五十年。

换句话说,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市场上的韭菜供应量依然充沛,投机市场的红利依然巨大,作为一个理性的交易者,取得成功仍然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因为韭菜存量充足,加上一个理性的脑袋,这构成了收割韭菜的必要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必要条件并不等于充分条件,关于收割韭菜的充分条件,在后面的策略布局的案例中会具体聊到。

第二、

认知陷阱是难以打破的。很多交易者认为只要改变糟糕的交易心态就能改变糟糕的交易状况。事实上,这是一种颠倒的认知。并非不良的心态导致了糟糕的交易结果,而是糟糕的交易结果引发了不良的交易心态。这一点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心态问题属于结果的范畴。我们只纠结于眼前的结果,却从来没有打算认真地找原因。如果将糟糕的心态比喻为疾病,一个人生病了,于是他不断地想,我不能有病,我不能有病……

显然,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法。然而,我们往往会犯同样的错误,潜意识里不断强调要保持好的交易心态,要保持好的交易心态……众生颠倒是人性,不颠倒的不叫做众生。

是因为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好,所以才产生了心态问题,如果把事情做好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糟糕的心态问题了。把事情搞得很糟糕当然糟糕的心态问题也会跟着来。人性决定了多数人的认知是颠倒的,这必须成为一个客观事实,否则既不符合人性的规律,也不符合自然的规律。因此可知,多数交易者注定找不到解决心态问题的有效方法。

策略层面的基本规律

从长期来看,专业的交易机构在赚钱。从整体上看,以二十万亿的体量每年平均盈利5%来计算,那么专业机构在市场上每年赚到的钱至少也是一万亿。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些机构赚的钱全部都是投机散户亏的钱,因为服务实体产业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而且二级市场也只是其中的一环。

机构赚的钱,我们可以理解为有一部分是投资赚的钱。但是二级市场中散户的数量是保证市场活跃的基本条件之一,散户少的市场很多机构往往不感兴趣,因为韭菜少。所以说,专业机构赚的钱,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投机散户亏的钱。

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倘若做交易不是往专业策略这条路走,结果凶多吉少。如果清晰了一点,那么交易路上可以节省90%以上的精力,因为没必要再去走一条错误的路了。

那么什么是专业策略?这个问题展开就比十匹布还要长了。有兴趣可以读读这些入门的交易策略文章:

真的比十匹布还要长,所以不一一贴上来了。

如果这个问题继续深入分析下去,那么又会涉及到更多不同层面的内容。比如:

我们是如何定义交易这件事情的呢?

交易的路应该分为几步走呢?

……

我们是如何定义交易这件事情的呢?

只要参与投机交易,交易者和市场之间就建立起了博弈关系,而且整个交易生涯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对局。在这场对局中,有人草草倒戈,有人笑到最后。

饭局、酒局、牌局、赌局、人生有时候迷迷糊糊就陷入局中局。其实交易也是一个局,不要轻易入局是明智的选择。倘若非入局不可,那么在入局之前先明确这个局的性质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清醒地进行自己的策略布局。

那我们是如何看待交易这个局的呢?关于这个问题,也许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认为交易就是赌博,有人认为交易是打工,也有人认为交易是生意,还有人认为交易是事业,又或者兼而有之。

显然,赌博和打工是不同的,打工和做生意是不同的,做生意和经营事业也有所不同。倘若我们将交易定性为赌博,那么贸然参与赌博是没有意义的,而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赌徒,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当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交易就是赌博的时候,才能理性地选择自己的策略和模型。显然,赌博就要运用投机的策略和模型,错误地将投资模型运用在赌博上既行不通也不明智。

同理,如果认为交易是打工,那么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打工者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认为交易是生意,那么如何成为成功的生意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认为交易是事业,那么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事业是至关重要的。

………… 此处省略十匹布………………

交易的路应该分为几步走呢?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两个案例,深入聊聊策略的布局与资源效率的关系。其中第一个案例来自一位把交易当作事业经营的交易者,第二个案例是把交易当作赌博和事业以及打工兼而有之的交易者。

例一、老M的交易之路。

这位朋友是做化工贸易生意的,我在这里称他老M。他的方法对我们制定合理的策略布局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同时通过他的交易案例我们也能找到很多典型交易问题的答案。

写了十几年日记,从过千篇笔记中将老M的数据整理出来并不容易,不过在这里还是尽量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梳理得清晰一些。

2008年我做交易惨败。曾经以为就要进入人生的高潮,然而跌入谷底却是一瞬间的事情。失魂落魄的我在华南塑胶城认识了老M,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但他很大方的借了钱给我。要不然我当时连摆地摊都没有钱进货。

我摆地摊一段时间之后,重操旧业的想法愈发强烈。不过并没有打算马上再入局,因为我想给自己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也给家里一个交代,所以计划从零开始往最专业的策略方向走。为了这个事情,当时下狠手购买了一台运算力强大的工作站(那时几万块钱的联想工作站对我而言可是一笔大钱)。

当然,在我的怂恿之下,老M也投了一半的钱。后来他也逐渐迷上了专业策略研究。而在接下来的那两年多时间里,老M在策略研究方面的态度,比我见过的绝大多数交易者都更加精进。他笃定地认为,在他的年纪里,如果能力条件不具备就绝不贸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当时他身边也有很多同行在玩期货(其实多数是打着期现结合的幌子做投机),其间也有不少人来找他开户。就是身处这样的环境,而且老M手上是有资金的,可是他能在两年多时间里连开户的念头都没有。从这些事情上,我就觉得老M注定是一个成功的人。

2011年情人节过后老M正式入局了。他投入200万资金开始了他的投机交易生涯。年底的时候,他的交易策略综合盈利就达到了32%(跑的是多策略组合)。

当时除了我们还在共同研究策略之外,其实我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他的交易活动。他认为如果自己做投机交易还有问题需要和别人共同讨论,那么就说明了自己根本不适合干这一行。

那时塑胶贸易的生意还是比较好做的,有量也有利润,所以老M增加了100万本金。加上之前的200万本金以及盈利的60多万,他的交易账户里也只是360多万。除此之外,老M至今都没有在投机交易上再投入任何本金了。

到了2012年底的时候,他的交易账户接近了450万。那一年他做出了24%的综合盈利率。 或许是运气比较好,或者是行情比较配合,2013年他的策略跑出了63%的成绩,而他的交易账户也变成了700多万。2014年的时候,据他所说,塑胶贸易的生意没有之前那么好赚钱了,不过那一年他在投机交易方面还是取得了46%的盈利率。

转眼就到了2015年,从他同行口中我也感觉到贸易生意的利润大不如早前几年了,然而那一年老M在投机交易方面仍然维持着38%的高盈利率,他的账户也超过了1400万。

关于老M的交易情况,2016年9月13号是我的日志里有记录的最后一篇了,当时他的交易账户是1842万。

如今老M已经不做塑胶贸易生意了。后来的大致情况,据他所说除了2018年亏损9%之外,目前在投机交易方面的盈利超过了4000万。

十年的光阴,不长也不短,有时候回头看看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虽然老M的这段交易历程说不上传奇,在整个过程中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时刻,旁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交易,但是从他的这段交易历程却可以总结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第一、优秀的人从一开始就优秀了。

优秀的人并不是后来才变优秀的,虽然后来旁人才发现他们真的很优秀。关于这一点,自从有了「交易真经」这个圈子之后,后来我也从所有优秀交易者身上一再验证过。其实失败的人从一开始就失败了,只是我们后知后觉,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颠倒行为。

第二、有人以事业之名行投机之实,有人以投机之名行事业之实。

那几年生意好做的时候,老M和他的同行一年赚几十万或者上百万甚至数百万是很正常的情况,而且那个时候也有很多他的同行每年都拿一百几十万玩期货,受环境的影响甚至保安都开户做交易了。

然而,直到后来生意不太好做了,才发现很多人在裸泳。那个圈子里没有几个人做交易最后是赚到钱的,甚至有人连自己的生意也被投机交易拖垮了。还有那么一段时间,大家聚会的时候喜欢谈论交易技术和分析行情走势,什么期现结合、什么套保套利之类的话题,仿佛个个都变成了交易专家。时不时也能听到有人一个月翻倍的事情。

可是老M对这些事情却毫不关心,实际上他也从来都没有一年是能够实现盈利翻倍的,甚至有些年份是亏损的。老M的水平恐怕入不了很多「高明交易者」的法眼,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老M成为了人生的赢家,而很多「高明的交易者」后来输掉了整个交易生涯。

▓ 例二、策略布局与资源效率

现在说的这位朋友其实是我,主要是想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来聊一聊策略布局与资源效率方面的话题。我的观点是,复利对普通交易者没有任何意义。

开始聊我的那些悲催经历之前先来探讨一个问题。巴菲特也好,索罗斯也好,西蒙斯也好……几乎没有一个交易大师把自己叱诧风云的「战法」传授给自己的子孙。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吗?将这个问题悟透,我们的交易一定不会太糟糕的。

其实简单地模仿别人的交易策略是行不通的。虽然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过我们往往选择视而不见。陷在这种认知陷阱里的交易者,注定不断吃亏,而且经常上当受骗,在错误的方向上枉费掉整个交易生涯。

经常有朋友问到我交策略面的一些问题,但是我很难回答,这也难免造了成一些误会。其实并非不愿意回答,而是大家玩的不是同一款游戏,如果只把交易局限在技术的层面上,很多交易问题都是讲不清楚的。只有在了解了一个交易者的整个交易认知的建立过程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读懂他的交易策略。

如果对每一位问交易技术的朋友,都跟他讲一遍我的交易的认知是很不现实的事情。所以接下来的内容,我尽可能清晰地将自己的交易认知建立的过程梳理一遍。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五次关键性的认知转变,我会结合各个阶段的实际环境,尽量将关键线索描述得清晰一些。读了这些内容,自然也就理解了我的交易策略核心思想。

…………此处省略二十几匹布……………………

剩下的百十匹布,等有追更再发货。

此时此刻,摸了摸那毛都快掉光的脑袋,我默默拿起了魔镜。还是那个熟悉的声音:主人,你是世界上最帅的男人。一听这话老子就来火了,反手把它摔得稀巴烂。试问,哪一位点赞得读者不比我帅啊?

……………………………

20211218更新五匹布

「交易系统」之所以称为系统,是因为博弈策略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而孤立的策略问题如果不放在全局的维度上定性,那么我们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所以本回答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科学交易系统方面的内容,可以阅读下面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