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充满疑云的杜伏威之死——唐太宗和大哥的真实故事26

2023-07-15新闻

前言:欢迎挑错,但不要空谈和跑题,请具体说明,此文哪一句话错误。

第一节 死亡时间被篡改了

我们上一回讲到,杜伏威是被李建成打得惧怕了,所以入朝。入朝后不久,他死了。奇怪的是,史书篡改了他的死亡日期。

史书写,杜伏威因为喜好神仙的长生之术,吃丹药中毒,在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二月,暴毙。【新唐书•杜伏威传】:「伏威好神仙长年术,饵云母被毒,武德七年二月,暴卒。」

但现代发掘出了杜伏威的墓,墓志铭写着,他死于武德六年三月二十七日,享年41虚岁。「五年七月,入朝拜太子少傅。六年,故吏辅公祏留在丹杨,图为舋逆。公内怀忧惧,降年不永,以三月廿七日薨於常乐里弟,春秋年卌一。」

卌的读音:系,表示四十。在墓志铭上,其他任何东西都可能搞错,但墓主人的去世时间,是绝对不可能搞错的。而且死的原因,也不是吃丹药中毒,是因为辅公祏图谋造反,他怕牵涉到自己,就担忧惧怕,死了。

史书把他的死亡时间,从武德六年三月二十七日,延迟到武德七年二月,同时,死亡的原因也改变了。为什么?

也许你会猜想:史书不是故意篡改,是无意地搞错了。没错:史书经常有错误,例如上一回说的,冯盎在武德五年降唐,【旧唐书】误记为武德四年。但是,对杜伏威的死亡时间,就肯定不是无意地搞错。因为杜伏威的死,与另外一件大事紧密联系。

是什么大事呢?这件大事,就是辅公祏(祏的读音:石)的造反。

关于辅公祏的造反,史书是这样记录的:杜伏威与辅公祏是同乡,是生死之交,辅公祏虽然年长,但杜伏威作战更勇猛,所以是以杜伏威为首。他们共同创业二十几年,经历了尸山血海,建立吴国,杜伏威是国王,辅公祏是宰相,他们在吴国的威望是大致相当的。

但是,成功后,杜伏威的心态变了,猜忌辅公祏,用自己的两个养子,阚棱(阚的读音:看)、王雄诞掌管兵权,排挤辅公祏。辅公祏忿怒,但没有马上爆发,与老朋友左游仙一起,表面上去学道、辟谷(不吃五谷、用以养生),显示自己不争权,韬光养晦。

第二节 辅公祏造反记录中的虚假

杜伏威入朝,带着阚棱一起去,留下王雄诞和辅公祏,分别掌控吴国的军、政大权。辅公祏趁机,爆发他的愤怒了。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的八月,辅公祏诈称,得到杜伏威的书信,怀疑王雄诞有贰心。王雄诞被冤枉,当然不悦,借口生病不工作了。辅公祏趁机夺取了兵权,然后劝王雄诞和自己一起造反。王雄诞醒悟,说:「杜伏威还在长安,我们如果造反,就害了他的性命。」拒绝造反,被杀。他待民仁义,在吴国军民中的口碑甚好,所以吴国军民得知他遇害,都很伤心哭泣。唐朝后来还嘉奖,为忠义而死的王雄诞。

辅公祏又对吴国军民诈称:杜伏威回不了江南了,唐朝要杀害他,所以他寄来书信,命吴国造反,为他报仇。但辅公祏因为杀害王雄诞,所以不得人心,力量削弱。唐朝命李孝恭、李靖、以及阚棱一起攻打辅公祏,到武德七年的三月,抓住并杀了辅公祏。

如果史书如实写杜伏威,在武德六年三月就死了,那么上述辅公祏造反的记录,大家一眼就看出是假的。也就是说,史书不是误记,是故意延迟杜伏威的死亡时间,用来编造虚假的辅公祏造反记录。这个逻辑很简单,应该大家能理解吧!

辅公祏的造反记录,到底有什么假?我们回头仔细看看。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话是自相矛盾。杜伏威猜忌辅公祏。辅公祏不争权、去学道养生了。那好啊,我本来就是要排挤你。我就喜欢你这样啊,凭什么又把你拉回来、重新执政呢?

其次,唐朝要平叛,很简单,把杜伏威派过去,振臂一呼,那么辅公祏的「诈称」就不攻自破,吴军会立刻倒戈。但是唐朝没有派杜伏威去,只是派他的养子阚棱去,打了大半年的苦战。这也佐证,杜伏威的墓志铭是正确的,在辅公祏造反之前,杜伏威就死了。所以,唐朝没法破除辅公祏的「诈称」。

我们可以推断:

1)「公祏又诈称伏威不得还江南,贻书令其起兵」根本就不是诈称,是真的有这事。杜伏威发现,唐朝要杀自己,自己回不了江南了,所以寄信给辅公祏,命他造反,为自己报仇。果然,在武德六年三月,杜伏威真的被杀,所以在八月,辅公祏依照命令,造反。

2)同理,王雄诞说:「杜伏威还在长安,我们如果造反,就害了他的生命。」也是伪造的。杜伏威已经死了5个月了,他不可能说这句话。他是积极参加造反。

那么,唐朝为什么要杀杜伏威?

第三节 杜伏威被认定为反贼

其实,唐朝史官是有婉转说明的,提示后人真相。【资治通鉴•唐纪六】:「会赵郡王孝恭籍没贼党田宅,稜及杜伏威、王雄诞田宅在贼境者,孝恭并籍没之。」

李孝恭没收反贼的田宅,就把阚棱和杜伏威、王雄诞的田宅,一起没收了。这说明什么?

李孝恭认定,杜伏威是反贼。李孝恭是滥用权力吗?不可能。杜伏威是唐朝第四大的人物,地位比李孝恭还高。李孝恭一向表现中规中矩,不可能滥用权力、认定杜伏威谋反,只可能朝廷认定他谋反。

史书不是说,王雄诞拒绝造反、所以遇害,还被朝廷嘉奖吗?那李孝恭为什么,把他也认定是反贼、没收田宅呢?这佐证了上述第2条分析,王雄诞根本就不是拒绝造反,是和辅公祏一起积极造反。所以被认定是反贼。阚棱是杜伏威的另一个养子,杜伏威能把他一同带去唐朝,显然是十分亲信的。养子是受养父大恩的,所以往往比亲子更忠义。阚棱表面上听从唐朝的命令,出征平定辅公祏的叛乱,但是他必定暗中联络辅公祏,要报杀父之仇,事泄被杀。

既然唐朝认定,杜伏威是谋反,那么肯定是杀了他。这有证据,【旧唐书•杜伏威传】:「贞观元年,太宗知其冤,赦之,复其官爵,葬以公礼。」可见,杜伏威是蒙冤,被扣上谋反罪,所以被杀。那为何史书,也即李世民为何要伪造,他是修炼长生之术、吃丹药而死?

我们梳理一下:

杜伏威和辅公祏之间的矛盾,是史书伪造的。他们是生死之交,一直精诚合作。所以,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七月,杜伏威入朝时,放心地让王雄诞、辅公祏分掌军政大权,其实就是给自己做依靠。他们都对我忠心耿耿,吴国由他们掌控,唐朝就不敢谋害自己,只能善待自己,这正是双方,达成入朝协议的基础。

但是,武德六年三月,唐朝认定杜伏威谋反,动了杀机;杜伏威自知难逃一死,就暗中写信给王、辅,叫他们造反,给自己报仇。信发出去后,杜伏威真的被唐朝杀了。到八月,他们忠心耿耿,真的造反为养父、为兄弟报仇。所以,李孝恭平叛后,没收他们的田宅。

他们没有在三月马上造反,是因为他们知道,单独挑战唐朝的成功性很低。等到突厥又大举入侵了,唐军主力又调到北方,参见下一回,他们感觉形势有利,才敢发动。「(七月)己亥,遣太子将兵屯北边,秦王世民屯并州,以备突厥。」

第四节 把功劳往李孝恭的头上扣

王雄诞不是被辅公祏杀害,是和唐军作战,英勇战死,被唐朝敬重。加上他待民仁义,在江淮百姓中的口碑甚好,所以唐朝为了收买人心,就嘉奖他。

史书为什么要伪造,王雄诞拒绝造反、所以被辅公祏杀害呢?这正是核心问题。

这是因为,如果真实记录,他们两人齐心协力造反,那就有大问题了。因为按照第3回的第四定律,唐朝的兵权,必须牢牢控制在亲王(元帅)的手中,亲王以外的唐朝所有将领,包括李孝恭在内,都只能带领少数兵力。如果吴国的实力保持完整,李孝恭是绝对打不过的。读者就会思考:既然李孝恭打不过吴国,那吴国是被谁灭了呢?

史书为了编造第一个谎言:吴国是李孝恭灭的(后人确实普遍是这样以为的),所以要编造第二个谎言:吴国内讧,实力大大削弱,所以李孝恭能够打败吴国。

但事实上,除了李孝恭之外,参与讨伐辅公祏的唐军将领还有:岭南道大使李靖、怀州总管黄君汉、齐州总管李世勣、黄州总管周法明、舒州总管张镇周、安抚使李大亮、猷州刺史左难当、行军副总管权文诞。这么多总管、刺史、大使,肯定有一个元帅做统领。这个元帅是谁呢?

【全唐文】的【讨辅公祏诏】写,「秦王世民为江州道行军元帅(去讨伐辅公祐),」但是,此文的下一回有说明,李世民没有赴任,赖在太原,然后被李渊强行调回京师。而且,如果是他灭辅公祐,必然会在史书中详尽描述,如同小说。

这个诏书再次证明了第4回的第三定律,唐朝立国战争中的大战役,必然是由唐高祖的嫡亲儿子,做元帅去指挥的。既然不是李世民,那会是谁呢?大哥的可能性更大。四弟的能力实在不行,在讨伐王世充、刘黑闼时,他都是跟随哥哥出征,没有单独领军。因为李世民不赴任,李渊改命建成做元帅,平定辅公祏。但史书隐瞒了。这个伪造手法,和灭李轨、灭萧铣一样。

但是,王雄诞和辅公祏为什么内讧?没有理由啊。为了圆第二个谎言,史书就编造了第三个谎言,把杜伏威的死亡日期,推迟到他们造反以后。他们造反时,杜还没死,还捏在唐朝的手里。王为了保护杜的生命,拒绝造反,所以和辅公祏发生内讧。

但第三个谎言也有破绽,这时吴国已经被消灭了,杜伏威根本就没有实力谋反。他有实力时不谋反,没实力时反而要谋反,这样谁信啊?所以史书不能写,杜伏威是因为谋反被杀。为了圆第三个谎言,史书编造了第四个谎言:他是修炼长生之术、吃丹药而死。

但是唐朝的史官,良知未泯,在史书不引人注目的角落,留下两个破绽,李孝恭没收反贼的田宅,居然包括杜伏威,李世民后来为杜伏威洗冤,戳穿第四个谎言:杜伏威是因谋反罪被杀,不是吃丹药毒死。

同时,杜伏威的墓碑,保存到现在,被发掘出土,连同上一个证据,一起戳穿了第三个谎言:杜伏威在辅公祏造反前,早就死了。

这两个证据,又一起戳穿了第二个谎言:吴国没有内讧。

这三个证据,连同唐朝的军事制度,又一起戳穿了第一个谎言:打败吴国的,根本就不是李孝恭。

战役24)灭辅公祏

唐朝平辅公祏的战役,持续七个月,从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八月,到武德七年三月。在前期都没有很大进展,因为太子是在北方抵御突厥,没有参战,参见下一回。唐吴两军互有攻守,甚至吴军还略占上风。

「戊子(九月十五日),辅公祏遣其将徐绍宗寇海州,陈政通寇寿阳。」海州是江苏市连云港市,在淮河以北。吴国原先的地盘,是在淮河以南。吴军攻到唐朝的本土上了。洪州(南昌)的军阀张善安,也投奔辅公祏,阻击、并暗杀了唐朝的黄州总管周法明。参见前文,周法明参加了攻打萧铣的战役,战功赫赫。

上一回说到的左难当,投降唐朝,现在坚守猷州,挡住了辅公祏的攻打。在猷州附近,双方不断调兵遣将,激烈争夺。可佐证,唐军去年包围猷州,对杜伏威造成严重威胁,所以他惧。

太子击退突厥后(参见下一回),才南下参战,所以在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的三月,大举进攻,迅速获胜。

第五节 是谁制造杜伏威的冤案?

但是,关于杜伏威的怪事还没完。【旧唐书•杜伏威传】:「贞观元年,太宗知其冤,赦之,复其官爵,葬以公礼。」贞观元年,唐太宗知道杜伏威是蒙冤,就恢复他的官职和爵位,赦免他的罪,以国公的礼节埋葬了他。

你怎么知道,杜伏威是蒙冤呢?别人都不知道,就你知道。

而且不对呀,「葬以公礼」,以公这个爵位的礼仪来埋葬他。杜伏威生前是吴王,既然你恢复他的爵位,那就应该王的礼仪埋葬他,怎么是以公的礼仪埋葬呢?

让我们回到开头。杜伏威入朝,是一个互相制约的协议。他的生命捏在唐朝的手里,就不敢谋反。李密、李子通谋反被杀,就是前车之鉴。而且,唐朝待他十分尊厚,比齐王元吉的地位都高,不存在苛待他、逼迫他造反。满足了他当初入朝的期望,他没有造反的理由。所以,李世民说他是蒙冤,应该是实情。

同样的,唐朝也不会随意冤枉他、杀掉他,因为他有强大的吴国做后盾,所以他才敢于入朝。他如果老老实实地在朝廷做官,没有谋反,唐朝却杀他,造成东南大乱,那是得不偿失,完全没必要。而且,唐朝也要顾及堂堂大国的信誉,给众多投靠的势力做榜样。唐朝就是由无数的势力投靠,才壮大、成功的。唐朝如果是背信弃义、乱杀降将,怎么吸引别人来投靠?不可能的。

但事实就发生了,唐朝冤枉、杀掉杜伏威,前后矛盾,怎么解释呢?只能这样解释:有人栽赃陷害杜伏威,造成唐朝冤杀他。

这是一个大恶。唐朝史书把这个恶事给隐掉了。唐朝史书为谁「隐恶」呢?参见第3回的第二定律,只可能是为李世民「隐恶」,不会为别人「隐恶」。李世民的栽赃陷害技术,是运用得炉火纯青,以前用到刘文静身上,以后又用到大哥身上,首先是杨文干谋反案,无效,过了两年又再次栽赃,终于把大哥给杀了。

杜伏威蒙冤、愤怒,只能写信给,留在东南的结拜大哥、养子,为自己报仇。

李世民为什么,要栽赃陷害杜伏威呢?我们从他的平素为人,以及上述疑点,来大致推想:是因为妒忌。

唐朝是我家的。你是外人,没有为我家做贡献,却被封为吴王,也是赐姓李,官方的称呼是李伏威,这是亲王,比罗艺的燕郡王还高,意思是与我成为兄弟,入朝以后又被父皇十分抬举,一来就和我平起平坐,而且年纪较大,我还得尊称你为「皇兄」。凭李世民的功利心,难以忍受。我要诬陷你谋反,干掉你。

和大哥一样,李世民对杜伏威,良心过意不去,为他平反,但又不以吴王的礼仪埋葬,是以公的礼仪埋葬,把杜伏威的爵位压低,这才能平息他的妒忌心。这样,上述所有的疑点,都得到解释。

回到战场上。唐朝在平定东南之前,其实又击退了突厥的一次大举入侵。突厥怎么入侵的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