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担心的恐怕还是这次申报信息中的公司是北汽越野而不是北京小米,这证明小米的准生证还是没有完全搞定
今年8月,小米已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准生产电动汽车,但仍需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批准。
国家发改委的批准使小米距离电动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又近了许多,小米造车还需要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的批准,这个部门主要负责评估新汽车制造商、车型技术以及安全要求。
以上两项批准,也就是我们说的「双资质」,分别是国家发改委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即须满足生产和销售的大小「双资质」,这也是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选择代工的原因之一。发改委的此次批准,让小米汽车向2024年量产首车的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有人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比喻为「准生证」,小米汽车现在还缺少一张由工信部颁发的「身份建档卡」。
虽然相信北京市政府,小米汽车已具备这一条件,取得生产资质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距离小米汽车披露的量产时间还有半年多,小米汽车在这期间拿到生产资质也不无可能。
汽车配置方面反而没有什么好关心的,依旧充斥着小米的性价比风格
小米 汽车 SU7其他信息:
高配:激光雷达、全向视觉,宁德时代的 800V三元麒麟电池,100 度 4C 版本,动力看起来是前感应电机220kw,后永磁电机 275kw,共计 495kW 的澎湃动力
低配:没有 Lidar、全向视觉,比亚迪的铁锂电池,容量未定,预测为 400V 平台,动力看起来是后永磁电机 220kw
车辆顶部是巨型一体式天幕,配有隐藏式门把手以及贯穿式尾灯,尾门上的尾翼也比较明显,采用双五幅造型的轮毂,轮毂正中央印有小米的新 Logo。
小米或选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为其提供汽车电池,低配车型会搭载弗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高配车型会搭载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进行定价和配置上的区分。
以下几张对比图来自 @刘昌睿
其它配置上,首款车型的激光雷达配置或以 1 颗禾赛混合固态雷达 AT128 为主雷达,数颗禾赛全固态雷达作为补盲雷达。
另外,此前已有内部消息传出,小米首款车型在设计和配置上已基本确定,小米第二款车 MX11 的设计工作也已基本完成,预计在明年能够亮相。
小米增程式电动车 的推出应该是第二代第三代小米汽车的事情了
在首款轿跑车型之后,小米还计划上线生产一款SUV车型,但小米暂时并不考虑重新搭建生产线。在小米汽车一期自建工厂生产轿跑车型的同时,通过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代工生产SUV车型,可以实现双线推进
近期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已接洽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北汽蓝谷、华晨汽车等车企,并就生产等事项进行洽谈。其中,小米汽车与北汽蓝谷之间的合作推进得更深,双方均有意向进行更深一步的洽谈。
理论上,小米汽车有自己的工厂,不需要其他企业代工生产。北汽蓝谷镇江工厂2024年要同时生产四款车,且其与华为开展的智选合作车型还需要改造福田工厂来生产。
按照雷军的规划,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计划第一年销售10万辆,此后三年累计交付90万辆,「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这意味着,2025~2027年,小米汽车每年所需产能至少为30万辆。
小米汽车接触其他车企解决现有产能问题,是基于其长期销量目标的一种策略,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小米汽车后期产能紧张问题。
小米汽车已明确将以软件而非硬件为主要盈利策略。为保持小米一贯的高性价比优势,小米汽车零部件的利润率将保持在1%左右,未来主要盈利将依赖于软件服务和生态服务。
单纯从生态角度来看,小米汽车将会是全行业最强的生态联动,甚至比华为都要更胜一筹。
因为小米的智能家居,各种智能设备覆盖最为全面,而且普通用户接触的也非常多,用户能够体验到更完备的生态互联系统。
雷军可能想要再造一个汽车界的小米,不同于初创小米时的一穷二白,这次雷军能打的牌要比当时多的多
小米汽车工信部证件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