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水质参数固有光学量

2021-05-15知识

本文结构:

  • 水体固有光学量
  • 水体总吸收系数
  • 悬浮物吸收系数
  • 叶绿素吸收系数
  • CDOM吸收系数
  • 反射率

    设R是由n个光谱通道测得的海水反射率,它是海水中叶绿素、悬浮物和黄色物质等水色要素的函数,可表示为:

    R = f(c_{i})

    其中 c_{i}(i=1 ,2 ,3 ) 分别为叶绿素、悬浮颗粒和黄色物质的浓度; f(c_{i}) 是与海水光学特性有关的函数。

    进一步地,海水反射率定义为水中上行辐照度 E_{u}(\lambda) 与下行辐照度 E_{d}(\lambda) 的比值:

    R(\lambda) = \frac{E_{u}(\lambda)}{E_{d}(\lambda)}

    对于给定的波长 \lambda ,海水反射率又是水体吸收系数 a(\lambda) 和后向散射系数 b_{b}(\lambda) 的函数,其函数形式可由辐射传输理论确定。在考虑水平均匀海水的情况下近似地表示为:

    R(\lambda) = 0.33 \frac{b_{b}(\lambda)}{a(\lambda)}

    水色遥感光学特性一般分为两类:

  • 固有光学特性
  • 表观光学特性
  • 水体固有光学特性

    描述光通过水体时被 水体吸收和散射的数量特性 ,是不随入射光场分布与强度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主要包括吸收系数 a(\lambda) 、散射系数 b(\lambda) 、体散射函数 \beta(\lambda,\psi) 、体散射相函数 \tilde{\beta}(\lambda,\psi) 、后向散射系数 b_{b}(\lambda) 、光束衰减系数 c(\lambda) 等。光束衰减系数表示为吸收系数、散射系数的和(c = a+b)。

    水体总固有光学特性是由 纯水、悬浮泥沙、黄色物质、叶绿素 等水体各成分固有特性的联合贡献,因此固有光学量可以表示为水体内各成分固有特性的线性函数。

    吸收系数

    吸收率是光通过水媒介时被吸收的能量比率:

    A(\lambda) = \frac{\Phi_{a}(\lambda)}{\Phi_{i}(\lambda)}

    吸收系数:

    a(\lambda) = \lim_{\Delta r \rightarrow 0} \frac{A(\lambda)}{\Delta r}

    水体吸收系数可表示为:

    a(\lambda) = a_{w}(\lambda) + a_{s}(\lambda) +a_{g}(\lambda) + a_{\varphi }(\lambda) = a_{w}(\lambda) + a_{p}(\lambda) + a_{g}(\lambda)

    a_{w}(\lambda)、a_{s}(\lambda)、a_{g}(\lambda)、a_{\varphi}(\lambda) 分别为纯水、悬浮泥沙、黄色物质、叶绿素的吸

    收系数。 a_{p}(\lambda) 是颗粒物吸收系数包括悬浮泥沙和叶绿素吸收系数。

    由于各组分吸收与其浓度有关系,所以可以将吸收系数表示为组分浓度与其单位吸收系数的乘积:

    a(\lambda) = a_{w}(\lambda) + Xa_{s}^{*}(\lambda) +Ya_{g}^{*}(\lambda) + Ca_{\varphi }^{*}(\lambda)

    X、Y、Z是分别是悬浮泥沙浓度、黄色物质浓度(一般是440或440nm吸收系数衡量)、叶绿素浓度。 a_{s}^{*}(\lambda) 、a_{g}^{*}(\lambda) 、a_{\varphi }^{*}(\lambda) 分别是悬浮泥沙、黄色物质和叶绿素单位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散射系数是 光通过微分水厚度时被散射的比率

    水中物质的散射系数是由该物质的 体散射函数 决定的。

    体散射函数 \beta(\lambda,\psi) 描述的是入射光在某一方向单位立体角内被散射的概率。

    散射相函数 \tilde{\beta}(\lambda,\psi) 表征体散射函数的形状。

    散射系数 b(\lambda) 是被散射的光在全球角度内的积分。

    后向散射系数 b(\lambda) 就是 体散射函数在后半球的积分 。各物理量公式如下:

    不同成分主导的水体总吸收系数

    不同水质成分主导的水体的光学特征有明显区别,以下是长江口的不同水体的总吸收系数

  • 叶绿素主导
  • 叶绿素成分含量高,悬浮泥沙和黄色物质浓度相对少,叶绿素吸收系数贡献占主导,总吸收系数( 此处图中不包含纯水吸收系数 )表现为叶绿素的吸收特征。

    图中表现两个吸收峰,第一峰位于波长440nm附近,第二峰位于波长670nm附近,两个吸收峰之间有一吸收谷,第一吸收峰值大于第二吸收峰值。

  • 泥沙或黄色物质主导
  • 叶绿素含量少,叶绿素吸收系数贡献非常小,泥沙或黄色物质占主导,其总吸收系数叠加在微小的叶绿素吸收系数上。

    图中吸收峰表现不明显或670nm附近略有小峰,吸收系数最大值位于短波长处,随波长增大吸收系数减小。

    悬浮泥沙吸收系数

    悬浮泥沙的吸收系数通过现场过滤、室内透射法测量。图是长江口测量的悬浮泥沙吸收系数数据。从光谱曲线上看,短波长400nm吸收最高,长波长吸收低,随波长增大吸收系数明显降低,呈现近似指数的形式下降。随悬浮泥沙浓度的增大,吸收系数也呈现增大特征。短波长随悬浮泥沙浓度的变化吸收系数变幅大,而长波长随泥沙浓度的变化吸收系数变幅小。

    悬浮泥沙吸收系数

    黄色物质吸收系数

    黄色物质也称为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 黄色物质化学成分复杂,其主要是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碳(DOC),有时常用DOC来表示CDOM )主要由腐殖酸和灰黄酸组成,在紫外和可见光短波区有着强烈的光吸收特性。黄色物质的 浓度常用其吸收系数 来表示。黄色物质吸收光谱在可见光短波长吸收高,长波长吸收低。

    CDOM吸收系数

    许多研究表明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黄色物质)吸收系数光谱形态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可以用指数函数形式表示:

    a_{g}(\lambda) = a_{g}(\lambda_{0}) exp(-S(\lambda - \lambda_{0}))

    \lambda_{0} 为参考波长,一般取400nm或440nm,S表示指数函数的光谱斜率。

    一般认为黄色物质主要有两种来源:

  • 一种来源于陆地,主要是江河径流携带;
  • 由海洋浮游植物有机体化学降解形成。
  • 在近海海域,江河径流携带入海为主要来源,而外海水域,主要由海洋有机物自身降解产生的。

    叶绿素吸收系数

    浮游植物的光谱吸收系数是初级生产力遥感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浮游植物的光学特性研究中

    ,浮游植物色素成分叶绿素a浓度常用来作为浮游植物浓度的指标。

    浮游植物 吸收、散射特性也相应用叶绿素的吸收、散射 来衡量。

    研究表明: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在波长440nm、670nm附近表现为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叶绿素吸收系数与叶绿素浓度呈非线性关系。

    叶绿素吸收系数440nm、670nm附近的两个特征峰常用来讨论吸收系数光谱参数化、吸收系数与浓度的关系。

    叶绿素吸收系数

    水体的散射主要由纯水的散射和颗粒物散射构成。

    实测的总颗粒物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系数如图。颗粒物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具有大体一致的光谱特征,短波长散射大,长波长散射小。随颗粒物浓度增大‚散射相应增强。

    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主要由浮游植物等藻类和悬浮泥沙组成。开阔海洋水体,水体总悬浮颗粒物的散射主要由浮游植物产生,而对于河口海岸水域颗粒物主要由悬浮泥沙组成,其散射就成为了水体散射的主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文熙,钟其英,杨跃忠.南海水色遥感的主因子分析[J].遥感学报,1999(02):29-32.

    [2]况润元. 长江口水色遥感参数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若有帮助,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