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其实有提到这一点——即使是已经确诊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患者,也会因为受到批评和质疑而感到卑微和羞耻,进而出现愤怒挑衅或社交退避的反应。
至于到底是无能狂怒还是抑郁回避,可能很大部分要取决于对方是偏脆弱自恋(Vulnerable Narcissism)多一点还是浮夸型自恋(Grandiose Narcissism)多一点。
具体来说,脆弱型通常具有高敏感且胆小的特质,容易焦虑且没有安全感,比之浮夸型会表现出更多的回避倾向。浮夸型则往往以一种自命不凡的膨胀感为特征,相比脆弱型,他们较少出现心理困扰,自尊和自信水平都更高,并且在社会互动中也更加强势大胆。
不过无论是哪种亚型的自恋者,都可能在自尊受到威胁或遭遇自恋损伤(narcissistic injury)时产生攻击性,包括但不限于间接/直接攻击、反应性/主动欺凌式攻击等。
所以,即使开嘲讽能够让对方破防而感到自卑,也不推荐用这种两败俱伤的方式来应对身边的NPD患者。(主要实在没有必要冒着第二天上社会新闻的风险来逞一时的口舌之快)
个人的建议是保险起见,如果在生活中不幸遇到病态自恋者,第一选择是避其疯芒,能躲则躲,实在避不开不妨就当哄小孩一样配合着拍拍手,然后寻机与之拉开距离,继而不动声色地减少联系直至彻底断联甩掉对方。
当然,有的自恋者即便别人不主动开嘲讽,也可能因为身边有某些优秀或闪亮的存在而感到自尊受到威胁——毕竟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才有资格成为赢家,所以无法忍受有人在任何方面占得上风或比自己成功——进而会想方设法地打压或抹黑这个假想敌。
如果不巧成为了这个假想敌,建议先礼后兵。
曾有研究者就自恋与攻击性的关联提出过一个模型图,他们认为自恋者出现攻击行为,是其膨胀且不稳定的自我在社会互动中轻易就会因过于敏感的自尊心受到损伤而感知到威胁,并产生负性情绪,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地位而开始无差别攻击令自己产生威胁感的人。
由此,在察觉到对方因为无所不能的虚假自我受到动摇而蠢蠢欲动时,可以先试着展现自己的友好无害,适时地配合表演。比如不着痕迹地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有对方的提点和支持等,满足他们自认高人一筹的虚荣心和过剩的自我意识,以模糊对方划分出来的对立面,从而消减敌对情绪。
如果此路不通,而自己又无路可退,那就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条件下趁对方还没有实质行动的时候主动出击,用加倍的优秀和闪耀进一步动摇他们根基本就不稳的盲目自大,让他们因为害怕虚假的自我形象被戳破而心生退意,主动远避锋芒。
总之,无论对方是退是进,首先不要自乱阵脚,就算是装也要在表面摆出一派镇定自若的样子,向对方传达出不好拿捏的讯息。如此,对方才不会轻举妄动,妄图采取更过分的手段展开攻击。
然后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小人得势从来不可能长久。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恋者原本就会丧失一部分力量,更不必说遇见更多的人之后,他们的假想敌自然也是只增不减。对方死性不改的下场或许你无法亲眼见证,但业力总有办法反弹给他们应得的报应~
进阶阅读
康廷虎, 赵静. (2024). 自恋研究的路线与整合: 动力、调控与人格特征. 心理科学进展 , 32(8), 1354-1365.
刘宇平, 李姗珊, 何赟, 王豆豆, 杨波. (2021). 消除威胁或无能狂怒?自恋对暴力犯攻击的影响机制. 心理学报, 53(3), 24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