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题主和各位答主们的对话,我把这看成是一个传统的职业生涯倦怠类问题:题主可能现有工作和生活有瓶颈/厌倦,看到其他的职业很动心,对比一下自己的技能还有市面上对于某个职业(eg.设计师)的包装,觉得自己某些特点可能可以满足那个职业的需求,于是希望能通过提问/听建议来找到动力开始转行(以便改变现有的工作和生活)。
【题主后来有提到自己已经在路上了。倒是希望能听听题主的感受!】
个人觉得「转行」这件事,确实和年龄有关系,关系主要在别的答主提到的:体力,家庭,学习精力,记忆力等。不过如果有足够的动力「转行」,这些都可勤能补拙。
问题是,「转行」到底是个什么体验呢?题主的提问方式可能把「转行」这件事看成是静态的,不可逆转的,因此需要极大的信心并且了解可行的道路。我个人更倾向于把「转行」看成是动态的,转不成就当作多了一个人生体验,增加一套技能。
————下面的关于「转行」的答案是基于我的「体验」式价值观展开的,仅供参考。————
首先,转行成功肯定不是一簇而就的。像答主说的,有bim的系统经验可以转到汽车设计的系统化思维上。确实是可以,然而在你转行之初可能完全用不上。转行之初你会感到的最大挑战应该是,如何用设计语言来表达想法。这个就好像一个工业设计师转到答主所在的行业一样,要想的也是如何去用另一个行业的话语来表达自己。表达不到位,就没有专业性。
其次,由于每个行业都是有各自的话语体系的,「转行」之初其实和重新开始没啥区别。既然是重新开始,就难免有在这个行业做的时间较长的人会质疑你习惯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点尤其要注意,专业语言(包括技法)表达不到位可能导致别人对你专业性和非技能素质的整体质疑。例如,如果你是现在行业中的高级技术人员,转到另一个行业时,有可能得到初级和中级人员的不全面的工作点评,那么给自己一个客观合理的判断就很重要了。尤其是设计艺术创意类行业,讲求的是有品位、有判断,如果要立足,应该明白什么是好的、美的、善的,并且能说明理由。不要太被其他人的点评左右,同时也要慎重点评他人。所以,如果有过去行业中和未来想转的职业上比较靠近的内容,从那里转比较好,不会可能一下子失去原有的技能自信。
最后,「转行」带来的是视角的变化,用一个不同于你以往行业的眼光看待事务、表达观点。语言和技法掌握之后(这估计也是大部分培训班和大学擅长教的东西),剩下的就是你能用这些学到的语言和技法来说什么,表达什么。设计乃至创意这个行业之所以让人很多人抱有「很酷」的幻想,是因为很重视批评和创造:因为不满意现有的东西,所以创造新的东西,借此来给社会增添一点美好和乐趣。你转行后如果能理解这套思维,那么你也许即使回到过去的行业也会依旧热爱,因为你将有能力创造性地改变你不喜欢的东西,即改变你自己或者你外部的世界。
综上,学习设计技法的时候想想你想表达什么。也许想转行也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途径,因此你感觉和这个世界难以连结。
祝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