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如果同时收到华为汽车和小米汽车的offer,从个人发展前景考虑推荐去哪家呢?

2023-10-23汽车

从一般情况了解,这两家公司都是属于业卷王企业文化。

论靠谱程度,小米汽车

小米汽车第一款汽车内部代号「MS11」定义为中大型轿车。获得了蓝牙技术认证,新车将支持蓝牙5.2传输协议,以及备受关注的苹果CarPlay车载互联功能。
小米汽车首款预计将在 2024 年发售,出货量预估 5 -6 万辆,关键卖点为自动驾驶、软件生态、800V 快充与动力配置,估计售价低于 30 万人民币。

但是市场上所能获得的小米汽车信息到是不多,按照传统造车经验推断,如果是24年推出市场,现在生产阶段应该到小批量试装阶段已经完成,所以揣测24年SOP的可能性会延后许多。

但是,小米也不是那种PPT造车风格公司,雷军的务实风格还是值得业内肯定的,所以可以再等一等。但是会不会错过风口,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对于求职者来讲,越接近SOP时间入职风险性越小一点,越在前期入职机会更多一些,当然风险也更大一点。

反观华为,

一直崇尚不造车

2020年11月,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签发文件强调「华为不造车」,同时,严厉表示「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并在文章底部标明,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

但是余承东接手华为汽车业务后,又出现不太一样的局面,或许内部对华为汽车业务还没形成统一的战略认识。

一种声音是做大 「一级供应商」,重申华为不造车目的是打消主机厂疑虑,努力称为下一个bosch。

另一种声音是现在汽车船业都是成熟供应链体系了,做资源整合,有啥不能干的呢?体现就是「遥遥领先」的华为问界。

也就是华为和赛里斯和江淮的合作模式。

到今天,华为走的是这条合作造车模式,内部也算是默认了这条战略路线。

现在看也有一点发展瓶颈,声音很大,浪花很小。还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效应。

如果从资源整合上来看,当然是小米的资源是更大的,也就是全价值流的管控方案。华为走的还是抓「研发」大头的开发模式。

但是论成熟性上来说,华为现在可以说已经好几轮小步迭代了。算是已经更加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