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比较空泛,只能从两家公司的发展大反向来谈。
华为
如果在数码里面华为是老鸟的话,那么在汽车行业,华为就相当于新势力造车,这里是和小米一样的。华为的优势在于设计能力、芯片制造能力、以及吸纳人才的能力。这三个能力让华为得天独厚,只要等到一个好的时机,就可能一飞冲天。
在华为刚介入汽车行业的时候,采用的是华为Hi,所谓的Hi,就是HUAWEI inside,就是华为选择造车企业,然后定制智能化程序座舱等等,塞力斯SF5就是这个模式下的第一台汽车。当然造车本身就不是华为的强项,更不是塞力斯的强项,所以这台汽车被全网唾弃全网骂。
华为痛定思痛,立刻采用智选模式,是华为深度定制的一种模式,在这个模式里面,华为依旧选择造车工厂,但是除了智能化方面,车辆的设计、标定、制作工艺,也都是华为深度参与其中。你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华为不造车,但是提供整车方案让汽车代工厂代工。
塞力斯SF5从2021年4月上市到退市只不过用了8个月不到的时间,随后便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另一个汽车品牌问界AITO,而塞力斯SF5摇身一变成了问界M5于2021年12月23日上市。
你可不要觉得2台车只是换汤不换药,无论是问界M5的驾驶体感、舒适度、智能化,完全和SF5不是同一个东西。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负责车BU的余承东虽然满嘴跑火车,但是实际上执行能力非常强悍,也更加表明了,华为对于汽车这一块所投入的决心之大。
要知道SF5上市收到负面回馈不过也就是2个月的时间到新车上市也就8个月时间,这么短时间内大改,如此案例,在中国汽车发展至今几乎是没有的事情。
我前面说过,华为的优势就是智能这一块,如今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已经来到了这一块内容蓬勃发展的时候,这就是华为最为擅长的地方。
所以,如果从发展前景来看,华为无疑是更加适合的选择,对于你的工作选择更加好。
小米
小米虽然是雷军赌上名誉和所有现金的最后奋力一搏,但是从21年3月份至今,已经过去了2年7个月的时间,小米汽车的雏形我们至今看不到,而小米全力投入的智能系统,我们也看不到。
所以身为求职者,是不太容易看清小米的前景的,加入小米,其实也就和雷军赌上声誉一样,你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我个人推荐你还是华为,至少看得见摸得到,而且问界新车销量也步入正轨。
根据AITO品牌最新一期数据,10月问界系列交付新车12018辆,已经连续第三个月交付破万。自三月份开启问界M5的交付以来,问界累计交付超过5.78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