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又一位二胎媽媽的真實生活曝光,全網都在說她「活該」!

2022-08-29親子

杭州一二胎媽媽歐陽為了騰出時間接送孩子上下學,淩晨4點下班後匆忙趕回家,只睡倆小時就起床給孩子準備早餐。

餃子、餛飩、雜糧粥、面條、肉包、紅糖饅頭……一周七天,頓頓不重樣。

然而,這還不算完,記者筆下,這位媽媽簡直就是「鋼鐵之軀」。

早8點送孩子上學,回來補覺,下午三點半準時起床接孩子;

兒子回家,陪他一起做運動,跳繩、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各來三組;

下午5點做晚飯,吃完飯收拾一下就7點多了,騎上電瓶車趕緊上班去;

周末也不舍得休息,陪孩子、學茶藝、學育嬰、做家務、做美食、給自己充電;

新聞裏對她的評論是:這位80後媽媽一樣沒落下。

歐陽的故事,其實是摘自【錢江晚報】的一篇報道,記者原本是想點贊生鮮企業和生鮮人,沒想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截至目前,這條話題微博閱讀4.3億,討論2.5萬。

對於這位「偉大」的媽媽,贊揚聲寥寥無幾,批評卻一個接一個。不少網友覺得,這位盡職盡責的二胎媽媽其實是個「反面教材」。

縱觀這位二胎媽媽的24小時,似乎都是「孤軍奮戰」,不少人問:爸爸去哪兒了?

很多人都說,對這種喪偶式育兒的「病態家庭」歌功頌德,無疑是給媽媽們上刑加鎖。

的確,婚姻是兩個人的,孩子也是,無節制地單方面透支自己,這種「奉獻精神」很讓人感動,也很讓人窒息。

女人,別在家庭中過度透支自己

不得不說,像歐陽一樣的「中國式」奉獻型媽媽太多了,很多人還沈浸在「自我感動」當中沒有醒悟。

曾經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

82%的家長已經做好了為孩子的成功做出犧牲的準備;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父母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個人時間,尤其是媽媽。

這種犧牲真的是對孩子好嗎?

演員朱雨辰的媽媽就是典型的「透支型」母親。

她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裏說:

「我沒有自我,完全沒有,我能奉獻,在家裏面,我能頂兩個菲傭。」

「我是用我整個生命去對待我的兒子的!」

「我這一輩子就是為兒子活的。」

在媽媽眼裏,朱雨辰就是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加之重男輕女,這份愛變得更加畸形。

從小無微不至地照顧;

朱雨辰上大學,她提著行李一起去,給他鋪床、各種安排;

擔心兒子睡覺被吵,臨走前還問了問同宿舍的學生睡覺打不打呼嚕;

擔心宿舍外頭滿墻的爬山虎生蟲咬著兒子,她甚至想拿開水把它們燙死;

朱雨辰拍戲,她背著鍋碗瓢盆到劇組,伺候他的一日三餐;

每天雷打不動,淩晨4點鐘起床的給兒子煮梨汁,十年如一日;

朱雨辰家的冰箱裏,永遠有她煮熟的排骨、切好的肉絲;

擔心兒子找錯物件,插手他的每一段感情;

母親自我犧牲式的愛,對於朱雨辰來說像一座大山。

對他感情的過分幹預,更是讓40多歲的朱雨辰在感情問題上一再碰壁,還被貼上了「媽寶男」的標簽。

他說,這種愛壓力太大了,成年後,他一直想逃離。

太多女性習慣性用「犧牲自己」來成全孩子,以為這是為人母的本分。

而一旦孩子有任何不滿或錯誤表現,她便開始投擲「犧牲」、「付出」、「當牛做馬」、「砸鍋賣鐵」之類的詞匯。

這無異於在提醒孩子:你要聽話、要感激、要報恩!

記得知乎曾經有一個熱門話題:「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

多數人回答:不會!

原因是大家覺得這種愛更像一種「道德綁架」,會讓他們深陷愧疚,面對這種「犧牲型的愛」,他們更多的感受是厭惡、想逃離。

完全沒了自我,最後還竹籃打水一場空,這種愛得不償失。

女人,別把喪偶式育兒

看作理所應當

不得不說,一部份「透支型」媽媽的養成,得益於喪偶式育兒的家庭。

詹青雲曾經在【奇葩說】上說的一段話,感覺剖析得特別給力:

「沒有任何一個女孩是在一夜之間,就變成超人媽媽的,在養育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總覺得媽媽你行你上,其實是媽媽不得不上,爸爸去哪兒了?所以她才不得不行。」

就像歐陽,一個人攬下了所有,記者對他丈夫在那個家的「參與」只字未提,這不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的家庭嗎?

但凡另一半把照顧孩子的壓力分擔個三分之一,歐陽都不至於這麽辛苦吧!

不可否認,女性天生母愛泛濫,但媽媽不是永動機,總有筋疲力盡的時候。

知乎上有個話題叫:「為什麽那麽多媽媽喜歡熬夜?」

有一位媽媽的回答讓人淚目:

我喜歡熬夜,是因為只有深夜的時間才完完全全屬於我。

我不再為孩子、家庭和工作忙碌.....我也知道熬夜不好,但我終於有時間做點我想做的事情了。

浙江一二胎媽媽董冰,因為熬夜玩手機猝死,那一年她才27歲。

而她熬夜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想擁有更多自由的時間,這一點,相信媽媽們都有共鳴。

貴州黔南,一位母親早上送大寶上學被雨淋,剛到家就被老師通知孩子吐了,趕忙又去給孩子換衣服。

再次回家之後又接著哄睡小寶,她疲憊不堪,小寶卻一直不睡,結果情緒一下崩潰了,當著小寶的面,狂扇自己耳光、抓拍自己的頭。

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時刻,幾乎每個媽媽都經歷過。

面對忙不完的工作、黏人哭鬧的孩子、做不完的家務、各種各樣的瑣事……在沒有其他人幫助的情況下,一個媽媽即便脾氣再好、再有耐心,總會有情緒崩潰的時候。

我們總在內心給自己加油打氣:熬吧!孩子再大點就好啦!

可知這種「喪偶式育兒」的病態家庭毀掉的不止是自己,還有孩子。

最直接的兩大後果:一是讓孩子缺乏安全感,極端自閉、內向或充滿攻擊性;二是造成孩子的「低價值感」,讓他誤以為不配被愛。

兩大心理傷害都是很難愈合的,這點,請立刻、馬上讓孩子爸知道!

女人,要學會先愛自己

【少年說】節目中,一高中女孩的媽媽為了照顧孩子,幾乎變成了一個「24小時不停運轉的機器」。

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圍著孩子轉,一言一行也都以孩子為中心。朋友少了,興趣沒了,生活空洞乏味,情感也變得越來越脆弱、敏感。

媽媽變得「墮落」的同時,也讓孩子特別壓抑。

一次,她大聲對媽媽喊道:我要獨立,你要灑脫!我希望你真正的快樂!

我們經常說「愛人如己」。

為人父母,只有自己內在充盈、滿足了,才能拿出更多、更高質素的愛給到孩子,才能用自身的積極狀態影響孩子。

前段時間,刷到一個這樣的影片,陜西一男孩在課堂上細數媽媽的喜好,聽到最後全班同學都為他鼓掌。

關於媽媽的全部,這個男孩幾乎如數家珍:

「我媽的體重是100斤,

我媽的身高是1米75,

我媽媽穿三八碼的鞋,

我媽喜歡的顏色是淺紫色,必須得是淺紫色,

我媽媽喜歡的水果是芒果,

我媽媽喜歡的花?我媽不喜歡花,我媽喜歡多肉,

我媽媽日常的消遣活動是玩玩遊戲、聽聽音樂、喝咖啡之類的,

我媽用化妝品的牌子?我媽不用化妝,我媽本來就很漂亮。」

男孩在介紹自己媽媽的時候,無論是語氣還是動作上,似乎都流露出兩個字「崇拜」。

感覺在他眼裏,媽媽就像星星般閃耀,散發著光芒。

他並不覺得媽媽愛玩遊戲、媽媽不化妝有多糟糕,反而引以為傲。這樣的媽媽雖不完美,但卻真實有力量。

寫在最後:

教育、照顧好孩子,不一定非得讓自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無法抽身。

也千萬別固執地以為,我犧牲的多了,孩子擁有的就多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

那個深夜玩手機猝死的媽媽,手機裏最後一個畫面停留在購物網站頁面上,她的丈夫說:「妻子想買點毛線,給兩個孩子做身新衣。」

很可惜,孩子們沒有了新衣,更沒有了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