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扮演的阿寶,和小說裏的阿寶已經不太一樣了。大家在劇中看到的,是90年代初期,阿寶從阿寶,變成寶總的一個成長過程。」12月30日,在采訪中,胡歌說道。
電視劇【繁花】,毫無疑問,會成為演員胡歌的職業生涯中,又一個代表作品。他塑造的阿寶,靈氣逼人,入世而又深情。盡管有人質疑劇版與原著的差異,但大多數觀眾對胡歌飾演的阿寶,是非常贊賞的。
【繁花】劇照
胡歌曾提到,王家衛告訴他:阿寶這個角色,要找李逍遙的感覺,「為一口氣,不服輸。」在那個年代,上海有很多年輕人和阿寶一樣,想要在時代浪潮裏抓住機遇,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在經歷時代的起起伏伏後,終會發現,什麽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胡歌還笑稱,阿寶和寶總怎麽區別:「頭發梳上去,寶總;頭發梳下來,阿寶。頭發是伊一個開關。」
頭發是阿寶到寶總的開關。
劇中,阿寶和玲子的關系,也是貢獻了不少十分精彩的戲份,胡歌笑說,阿寶和玲子是「孫悟空和豬八戒」的關系。「在阿寶成長過程中,玲子一直在幫他。玲子是他的後盾,‘夜東京’是他的避風港。他在黃河路叱咤風雲,但‘夜東京’,次次他都是昂首挺胸進去,灰頭土臉出來。」
但在他看來,【繁花】的情感重點,「講的不是愛情,而是愛,是更大的一個概念。」
【繁花】劇照
胡歌還分享到,【繁花】的後期配音,配普通話台詞沒什麽,但配旁白,對他是很大的挑戰,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因為王家衛導演他不希望是播音腔,他希望更生活,但咱們旁白台詞又非常專業,涉及很多歷史,所以生活化的語氣感覺不搭,需要來來回回多次去調整尋找。」
胡歌表示,「對任何演員來說,有和王家衛合作的機會都不願錯過」,對這次合作也是期待已久,在和王家衛以及各位演員的交流合作中,他學到很多。他透露,王家衛在片場,事無巨細,親力親為,除了導戲,燈光、服裝、美術,各個部門他都要管,拍完戲回去還要和編劇改劇本,每天睡不了幾個小時。
在整個拍創制作過程中,胡歌沒看過完整版,所以這兩天看劇時,他也非常激動。「之前拍攝時比較沈浸在自己的表演中,現在看來,每個演員在王家衛導演的調教下,都有長足進步。」
他個人特別喜歡和遊本昌老師的對手戲,「因為和他的戲裏,能看到從阿寶到寶總的變化過程。」他感嘆拍攝經歷了三年,三年中,時光流逝,他能感覺遊本昌老師更消瘦了,「但現場只要一開機,他就永不會露出疲態。讓人欽佩。」
【繁花】劇照
胡歌笑說,自己從小到大說上海話機會不多,幸好劇組有滑稽戲出身的陳國慶老師是上海話大師,「我們有拿不準的就問陳國慶老師。」他還回憶,自己在1990年代時,正在上海上小學,「我印象中,只記得父親身邊的朋友,那時候不管是什麽工作,個個都想做生意。」但更多的時代細節,對小朋友來說,就無法感受得那麽深刻了。他說,【繁花】幫他完整了這塊記憶的拼圖。
對於【繁花】有沒有拍出1990年代的上海,當下也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但在胡歌看來,每個人的記憶都是主觀的,「1990年代的黃河路是什麽樣的?在我印象中就是燈火輝煌,一片霓虹。而我們看到的色彩、狀態、美學風格,其實與我們對那個時代的感受,對當時人的精神狀態的記憶,也是有對應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