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陳龍談【繁花】:陶陶是阿寶的「出窠兄弟」

2023-12-30新聞

電視劇【繁花】中,陳龍飾演了主人公寶總的好兄弟——陶陶。劇集中,陶陶是1990年代上海的海鮮檔口老板,壟斷了黃河路整條街飯店的海鮮生意,一個愛「紮鬧猛」愛吹牛皮的快樂小老板。采訪中,陳龍表示,能拿到「陶陶」這個角色,對他來說是蠻意外的。

【繁花】劇照

第一次去試戲,導演王家衛看著他,就提出:「你能不能試試陶陶?」這讓陳龍很意外,因為原著中陶陶這個人物形象,與陳龍塑造的許多人物形象都差異很大。

陳龍過往角色中,有不少是正氣剛烈的,比如同樣和胡歌一起演好兄弟的【瑯琊榜】,陳龍塑造了剛猛憨直的「蒙大統領」,因為「憨憨」,又得名「萌大統領」。可小說中陶陶則是個滿身缺點的人,喜歡侃侃而談,喜歡吹吹牛,在幾個女人間來回穿梭「搞外遇」。「但劇版中,王家衛導演對這個人物做了許多改編,導演希望陶陶身上有仗義、有兄弟情。」

胡歌、陳龍

王家衛還曾經叮囑陳龍,在看原著時把小毛的性格也了解一下,「所以我的理解是劇版‘陶陶’身上融入了一些小毛的東西。」陳龍回憶,【繁花】他經歷了四次試戲,歷經三個月,中間等待通知時,時常反復在想「到底用不用我?」,心情就像坐過山車。「從沒想過能和王家衛導演合作,跟他合作三生有幸。」

拍攝過程跨越了三年,「但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對我們演員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們都有很大的收獲。」他表示,補拍、重拍、多來幾條都算不得什麽。「王家衛導演對戲的要求是不會妥協的,如果他提出新的想法,提出重拍,說明:你還有提高的空間的。」

談及跟王家衛合作的感受,陳龍總結道: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在現場創作,王家衛導演會一條又一條地磨,直到我們去掉我們身上表演的部份,他要你在劇中生活的部份。」

在劇中,陶陶和阿寶從小一起長大,陳龍用上海話將二人概括為「出窠兄弟」:指一個窩裏出來的兄弟,比喻從小一起玩耍一起長大的好朋友。

從【繁花】的第一集,就塑造了陶陶跟阿寶的情誼:阿寶要學做生意,陶陶把老婆本掏出來給他;阿寶要做生意了,陶陶把家底全掏給他。被老婆追打、全家抱怨,陶陶無怨無悔。後面阿寶發達了,對外也說陶陶的話能代表他阿寶。

「陶陶對阿寶,是能給什麽就給什麽,毫不遲疑,就希望他好,覺得他值得一切好的東西,兩人無話不談。」陳龍說道,「導演也做過設定的,仔細看劇中我的海鮮檔口裏,墻上貼著,玻璃板下壓著我和阿寶以前的照片。」在陳龍看來,這些道具雖然觀眾看到的鏡頭不多,「但對我們演員來說,在這些場景中、道具中表演時,給我們的代入感非常強。」

【繁花】劇照

陳龍回憶,拍完【繁花】最後一個鏡頭時,他特別失落不舍。三年時光,在這個角色裏太久了。拍之前,王家衛導演告訴他:這是你在劇裏最後一個鏡頭。拍完後,大家鼓掌:恭喜陳老師殺青!但陳龍卻是失落的,他念叨著「陶陶要離開我了」,王家衛導演正好聽見,就拍拍他說,「你放心,不會的,因為你就是陶陶。」這句話讓陳龍非常感動,晚上回到家,還寫在了本子上。

這次拍攝【繁花】,讓陳龍這個地道上海人,過足了說家鄉話的癮頭。他笑稱用上海話演戲太得心應手:「平時說普通話演戲,是‘演戲’;這次說上海話演戲,是‘生活’。我平時在家也這麽講,很熟悉。」

全滬語表演「很爽」,陳龍表示,在【繁花】劇組裏,他跟胡歌、唐嫣、馬伊琍等滬籍演員在片場交流時,也都是說上海話,一群人熱熱鬧鬧,沒有語言的障礙和隔閡。

這兩天,陳龍也開始追劇,跟太太章齡之一起看到「小阿嫂」的部份,太太「八卦」了起來:「你在劇裏是有太太的吧?」陳龍尷尬。

陳龍回憶童年,他從小在老盧灣區長大,「我現在也會和媽媽偶爾去我小時候的老街看看,每次走過都會想起小時候的事,吃過小紹興的白切雞,去過的外婆的家。」陳龍感嘆,「現在去看,結構啊老房子的樣子啊,都還在,很懷舊,推薦喜歡這部劇的朋友們,也去走一走上海的這些街道。」

【繁花】劇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