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我40多次的心理咨詢裏,曾經遇到一個江蘇某醫院的院長,我記得是700元/45分鐘。
對他我就有深深的擔憂,即他要抹殺我的個性。
我因為他太權威,而不敢怎麽發言,而他也沒有鼓勵我且註意到我的情緒。
第一次咨詢他還讓我說我的經歷,讓我多說,後面完全演變成他一個人再說,我在聽,在吐槽,在為保持自我的自尊而做內心的爭鬥。
而且他還直接面質我,說我是非黑即白的思想。我認為他是在下判斷。而就是這個判斷,讓我認為感覺自己的個性有被抹殺的危險。
在我的認知裏,個性就是做了和別人不一樣的事情,或者一般規則下的不允許做的事情,我做了,並且我為這種做決定的自己深深的引以為傲。那麽這就是個性。
而我那是便認為「非黑即白」 ,即【大明王朝1566】的海瑞那種就是非黑即白,就是極端的個性。而這種自我標榜便是我的個性。
院長的判斷,讓我覺得我的個性有被磨滅的危險。
但真的會如題主所言,我的個性會被磨滅嗎?
對此我始終是不信的,因為我堅信,如果誰想要磨滅我的個性,我便讓他先消失,在我的世界裏消失。
所以在個性被抹滅之前,我必定遺憾痛苦,也就會離開心理咨詢。
02:
心理咨詢的根本目的是讓人磨滅個性麽?
其實並不是,這個院長有讓我個性被磨滅的危險,並不代表心理咨詢本身是為了讓人磨滅個性,變成普通人。如果心理咨詢的根本目標本身是如此,那麽我們便可以說,這是邪教啦。類似讓人變成奴隸一般。這個行業也就不可能存在100多年。
心理治療的設立的初衷重來都不是如此。
我看【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的時候,作者南茜·麥克威廉士說過,對個案進行概念化,最根本的目標並不是做研究,而是更全面的了解來訪,為其制定更好的治療計劃。
而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最提倡的,也是幾乎被所有咨詢師接受的理念是以來訪者為中心。
所以心理治療出現,設立的根本目的從來就是以最好的方式解決來訪者的內心困惱,提高他們的生活質素,更多的享受自己,享受生活。
當然,理念歸理念,其實也就是目標,咨詢師能不能達到執行這個理念,又是另外一回事啦。
03:
題目問,心理咨詢會不會讓來訪者變成一個普通人?
我想著,不是普通人 心理咨詢還可能讓來訪者更廢,受到二次傷害。
徐凱文老師就處理過,資深心理咨詢師和來訪發生性關系,最後來訪者向心理協會倫理委員會投訴,最後其被除名的事實。
顯然 這位來訪者就被二次傷害啦。
所以心理咨詢並不能保證每個去做心理咨詢的人都保留他的個性,不變成普通人。
但心理治療確實不是以此為目的的,絕大多數有識之人不會去有意識去那麽做,也不會以此為目標。
但終歸,心理咨詢在契約模式進行,總歸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權利隨時結束的。是沒人可以把我們變成我們不想要的樣子的,除非無意識中 你喜歡「普通人」的樣子。
我是輝輝自己,喜歡我就關註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