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而是提供更多可能性。更多參考的其實是一個人自己願意成為什麽。
我列一下平時咨詢師(主要是精神分析取向是怎麽評估一個人的:
* 成熟的防禦機制和原始的防禦機制
比如原始防禦機制的分裂: 片段化的理解、感受自己和別人的內心世界 ,把自己不願意看到的東西「分裂」出去。效果可能和清末割地求和差不多,雖然暫時會好過點,但是是以犧牲整體心理能力為代價的。
而高級防禦機制的特點是:有些事雖然暫時滿足不了,可以把問題暫時放在一邊,或者換一種方式處理問題,但是自己的直覺和體驗是相對完整的。
和高級的防禦機制比起來,人的自主性是更少的。沒有自主性,就更別談什麽自由了。
*客體關系質素
有人可能會問了「我長期只喜歡短而刺激的關系不行嗎?」
咨詢師當然不會要求人們一定去追求長期、穩定的關系,而更多會關註一個人 組織自己人際關系的內在信念、期望的能力 ,以及 建立維持互動和親密依戀的能力 。
類比就像有人消化功能有問題,只能喝稀飯,現在逐漸可以消化更多食物了,這算破壞「生物多樣性」嗎?
*道德價值觀
主要關註的其實是一個人 對價值和理想的負責能力 ——如果個人沒有做完一件事的能力,顯然是內在沖突沒整合好;同時還是否具有 靈活性 ,和自己的感受有多少 一致性 ——有問題的情況是,一個人要麽對自己要求特別高,高到不符合實際,也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充滿自責;要麽幾乎無視道德要求,導致自己缺乏和別人合作的能力。咨詢師不會問你「為什麽這麽自私」而會關註「為什麽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如此不滿」。
*現實檢驗能力
不是說一定要一個人多麽現實,而是更多看一個人能不能充分註意到自己的感覺,並提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如果你想創作一部架空小說,或者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裏待一段時間都是沒問題的。我並不覺得更能了解周圍的世界會限制一個人,就算被限制了,也是因為有些事本來就玩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