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屑,而是客觀看待周遭一切。
以前我是會跟人爭辯的,後來發生過一件事情,到現在仍然記憶猶新。
一個情緒穩定思路清晰的朋友,在我跟他爭辯過幾次之後,耐心地跟我說了這麽一段話:
「我現在的感受很不好,我感覺到你一直在證明‘你是對的,我是錯的’。假設果真如此,確實你是對的我是錯的,也需要經過時間檢驗,我需要時間去驗證真理和規律。在不驗證的情況下,你跟我爭辯,只會引發我的感受不適和被意識入侵;假設你不是對的,你跟我爭辯就沒意義,你也需要經歷檢驗。」
我理解到了這段話的含義。
自那以後,就會就在想要跟人爭辯的時候,打住意識外延的行為。
如今,總結一下不爭辯的幾種情況:
1.喜好不一致但無對錯之分
有人認為去大城市打拼好,有人認為留在老家跟親人團聚著,知足常樂就挺好;有人認為黃色好看,有人認為紫色好看。
這是沒有對錯的事情,不爭辯。
想去大城市的人,也許是因為想離冷冰冰的家遠一點;想留在老家的人,可能本身父母雙親都很有愛,一家子其樂融融。
喜歡黃色的人,因為是暖色皮膚,暖膚穿黃好看;喜歡紫色的人,是冷色皮膚,冷膚穿紫更顯白。
這些事是沒有對錯的,情況不同所以喜好不同。
2.價值觀和所求不同。
(和第一條差不多,細微區別)
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不求名利但求平淡幸福。這三種人,把他們放在一起,誰能爭過誰?
求名的人,你跟他爭辯要如何多賺錢,他是不會認同你的;求利的人,你跟他大談特談愛情,他是不會理你的;求平淡幸福的人,你跟他說如何追名逐利,他也是沒興趣的。
每個人所求不同,所以行為不同。
個人取舍而已,取的背後得自己承擔舍,沒毛病。
3.閱歷差異。
我兒子常常會跟我說些他的想法,忘了是什麽了,總之童言稚語的挺可愛。當然是因為他的閱歷不到位,他是個小孩兒,還需要成長。
就像我爬到5樓看他,而他在2樓,我自然不會和他爭辯,說「我經過345樓的時候看見過什麽,你在2樓理解的東西是不到位的」。
他需要慢慢爬,從2樓爬到345樓,很多事情自然就明白了,我只需要傾聽然後表示尊重和理解。
有些坑,他該摔就得摔,那正是成長的過程。
我如果給他劇透,他的人生就沒那麽有趣了,獨立思考能力也會降低。
再說,我的認知也是局限的,我可能從2樓爬到3樓的時候漏掉了一些風景和角落,他為什麽不可以有自己的見解呢,我樂意傾聽他的想法,他的視角有時候也會對我有所啟發。
4.對方把自己的觀點合理化。(防禦機制)
有次去動物園,走到火烈鳥園區的時候,我們聽見有個人在旁邊說:「這鳥這麽紅,是染色的吧。」
她的同行者說:「你看,這有個科普牌子,牌子上寫了火烈鳥為什麽是紅色,因為火烈鳥長期吃蝦,身上有蝦青素,蝦青素呈紅色。這不是染色。」
那人繼續說,明明就是染色的。
這種情況,就沒啥好爭辯的了。
她必須要給自己說的話圓回來,睜著眼睛看著科普牌子都要堅持自己的觀點,那就是不能承認自己有錯,這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遇到這類人,閉嘴就行。
沒興趣跟人爭辯客觀規律和原理問題。
客觀規律和原理就擺在那裏,只是有人承擔不了自戀受損,不願意面對罷了。
綜上所述,不爭辯,是客觀看待外界的人和事,人跟人之間有需求、經歷、心智以及環境等差異。
實際,同頻的人是很少出現「爭辯」這種事的。
哪怕資訊和觀點有差異,大部份時間都是彼此思維碰撞和啟發,各自吸收有效資訊,而不是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