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高質素發展看中國丨「濕」意盎然的江淮生態畫卷

2024-12-07社會
央廣網合肥12月5日訊息(記者周然 徐鵬 趙家慧 鮑玉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濕地作為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發揮著重要的價值作用。推進濕地保護事業高質素發展不僅是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更是實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安徽持續推進濕地保護高質素發展,目前已初步建成以重要濕地為主體,濕地自然保育區、濕地公園,自然保育小區和其他保護形式相結合的濕地保護網絡體系。
瀕危「稀客」在皖落戶
初冬時節,位於安徽蚌埠的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的6000畝原生態的蘆葦蕩裏生機勃勃,其間不時有驚鳥飛起。由於濕地生態得到持續改變,每到了這個季節,大批的候鳥會經此過冬。
陳永勝正在觀鳥(央廣網記者 徐鵬 攝)
「從2017年開始,我就來到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做鳥類監測。」在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管委會鳥類監測員陳永勝的鏡頭裏,這些年出現的鳥類種類越來越多。他也成了半個鳥類專家。他告訴記者,至今為止,三汊河監測到的鳥類有189種。其中,光東方白鸛、黃胸鹀等國家一級鳥類就有4種。
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裏隨處可見的飛鳥(央廣網記者 趙家慧 攝)
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801.5公頃,濕地面積529.6公頃,是淮河流域保存較好的一塊平原沼澤型草本濕地,具有完整的生態系和豐富的生物資源。近年來,當地不斷加大保護力度,積極修復濕地生態環境,為動植物提供良好的繁衍棲息之地,讓濕地區域內動植物資源日漸豐富,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據濕地公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安徽唯一的蘆葦草本濕地,這裏數千畝的蘆葦蕩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鴉雀提供了優越棲息環境。「現在,其族群數量已從最開始的幾十只發展到現今的1000多只。」
因地制宜打造生態樂園
連日來,安徽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育區內,成群的候鳥沐浴在落日余暉中,為冬意漸濃的升金湖增添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圩口統一管理為候鳥擴大了覓食區(央廣網記者 趙家慧 攝)
「透過監測,目前升金湖已經有多種突破一萬只的越冬候鳥,包括豆雁、白額雁、白琵鷺、小天鵝、反嘴鷸等。」安徽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育區資源保護與利用科科長宋昀微告訴記者。
升金湖保護區總面積3.3萬余公頃,是中國東部重要的大型水禽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處在全球候鳥主要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洲水鳥遷徙通道上。
2021年以來,每年保護區內的越冬候鳥總數基本穩定在8—10萬只,值得一提的是,白頭鶴和東方白鸛等國家一級珍稀物種到來的數量明顯增加。
升金湖保護區智慧監管平台視覺化展示系統(央廣網記者 趙家慧 攝)
「為了促進升金湖湖泊的生態修復,我們在升金湖周邊設計12個片區,分別種植了不同種類的水生植物,來促進湖泊的生態恢復速度,也為越冬候鳥提供不同類別的食物資源,保障候鳥的越冬安全。」宋昀微說。
截至目前,安徽全省省級重要濕地 59 處,省級以上濕地類別自然保育區 18 處、濕地公園 57 處,基本覆蓋全省主要的湖泊濕地和候鳥重要棲息地,濕地保護率達 52.6%。水清岸綠的河流,煙波浩瀚的湖泊,生機盎然的稻田……這樣的圖景,讓人心曠神怡,在江淮大地正徐徐鋪開。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