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包括「語言的理解」以及「語言的表達」,而語言的理解又是語言表達的基礎。孩子說話慢,可能只是語言發育落後的表現。也就是說, 說話只是反映出孩子表達方面的問題,而理解方面的發育情況其實更為重要。
而且,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也需要特別關註以下情況:語言理解的發育水平、理解和表達水平是不是相匹配等。
通常來講,表達會比理解發育的慢一些,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和同齡小朋友相比, 已經能理解很多話的意思了 ,但是自己說的時候,也就是組織語言時卻比較困難,可能有些話不會說。但是這樣的孩子往往不用過於擔心。 因為表達的基礎已經建立了,表達會在隨後慢慢跟上的。
需要註意的是,孩子說話慢有兩種模式。第一,雖然馬上就要出現語言,但是可能有些社會交往問題,影響到語言發展的孩子。第二,不僅僅是語言發育落後,存在整體發育遲緩的孩子。
❶ 建立好在大腦中將事物形象化的能力
對於這兩種孩子,都是建議首先要建立好語言交流的基礎,也就是建立好在大腦中將事物形象化的能力。當孩子模仿小動物的樣子或者一些動作之類的時候, 首先他們必須在大腦中形成這個事物或動作的形象,然後才能做出模仿。
例如:孩子模仿小兔子的樣子時,用手指形象化兔子長耳朵的特點,其實孩子的大腦中已經形象化了小兔子這一形象。再例如:孩子回到家裏模仿在幼稚園裏的舞蹈,孩子記住的是對舞蹈的形象化的內容。這些都是孩子在大腦中形象事物的過程。
❷ 透過觀察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
比如,孩子去超市,媽媽拿給孩子一個購物籃,孩子可以模仿媽媽從架子上挑選東西,說明孩子理解了購物籃這一事物;再比如,讓他去積木箱裏拿一個圓形的,他就會拿一個圓形的積木過來,這些都意味著在孩子的大腦中已經形象化了事物的概念。
因此, 比起能夠模仿語言發出聲音,在大腦中是否把語言符號與剛才我們提到的形象化聯系在一起,這才是孩子語言發育的真正問題所在。 在前面提到的兩種模式之一中,孩子因為社會交往方面的問題,而制約語言的發展,語言符號在大腦中並沒有與形象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