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海歸回國找工作有多難?

2015-08-26知識

難不難,有多難,首先取決於你的學校檔次:

第一檔:英美頂級大學(牛津,哈佛,藤校系列那種級別的)

第二檔:其它知名國家頂級大學(比如東京大學、南洋理工這種耳熟能詳的)

第三檔:英美大學裏面聽起來不山寨的(知名城市+大學)

第四檔:其他所有的學校(尤其QS70-200的學生,賊多)

其次,取決於你對工作的需求:

1. 你是第四檔的學生,回來你非要跟第一檔的學生跟清北復交競爭一個崗位,這不叫難,這叫異想天開。

2. 你是第四檔的學生,你跟第四檔的學生(包括國內一些弱勢985/211)競爭,ok,大家拿實力說話,誰行誰上。

3. 你是第四檔的學生,你和學歷比你低的和國內一些不知名碩士競爭,但凡你不是臉上寫著「花瓶「兩個字,都會更有優勢吧?

但是很不幸,絕大多數第四檔甚至第三檔的留學生都是眼高手低的狀態,妄想學歷在手,天下我有,一回來就盯著北上廣深,光公司牛批不行,崗位還得是核心的,薪資待遇還不能差...

這麽高待遇的崗位能有幾個?第一檔第二檔清北復交的學生都不夠分的,你一世界70往後,啥經驗也沒有,還想著跟他們爭,完事兒爭不過:留學生找工作真XX難!

所以!!別帶著「學生思維」去看待學校排名!別帶著」學生思維「去看待學校排名!別帶著」學生思維「去看待學校排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啥是」學生思維「,就是覺得自己留學了就牛皮了,有海外鍍金光環了,自己段位就上升了!說實話,你學校排名再高,出來找工作不及一個專業對口來的重要。(想想你高考報誌願是不是生怕浪費了那幾分,手賤選了個允許調劑)

不是我紮你心,你出去拿個學歷回國,第二檔甚至只有第一檔的,找工作你到哪都好找;後面兩檔的,簡歷關你是過了,但是你的留學經歷絕不會有你想象中那麽強大的助力,站在HR的角度,人是幫公司找工人的,不是請人來撐門面的,實力,經驗,這些才是能真正凸顯你價值的部份。

所以,如果你是因為對自己認識不清,導致你覺得找工作難,我建議你放下手機,重新思考人生軌跡。

拋開這些因素,留學生找工作真正的難處在於:

1. 時間緊沒實習

國內有個學歷,想找個好點的實習不難;國外呢,如果你讀的是一年碩(絕大多數),學制短沒時間不說,哪怕你擠出來去找,有可能也會因為你「外國人」的身份,處處受限制,後面好不容易進了個本地小企業,回國HR一看:你這什麽實習?

另外,身處異地離得遠,最佳校招求職時間趕不上,後面回來發現很多優質企業已經招滿了,或者已經開始新一年的校招了...最為致命的是,就算學生不介意gap一年參加新一年校招,但是很少有人有在國外就早做準備的覺悟(提前篩選好公司/做好簡歷),後面回來慌裏慌張忙完發現這一年的校招也沒啥好崗位了...

2. 國內HR專業水平也不咋地

國外招人咋招的,看成績,想找個好工作起碼得有個2:1;國內呢,你去面試,有幾個人問你績點多少的?看看你,唉?名牌大學畢業的,招招招,是不是混子合不合適另一說,後面人來了不好用:留學生就這?水的一批。至此留學生戴上了「水」的帽子。

久而久之,「有錢就能出國留學」,「考不上研才出國留學」,「留學比國內考研容易多了」的聲音越來越多,導致一堆努力有能力的留學生蒙受不白之冤...所以,不是我說,絕大多數HR專業程度低的可憐,根本不具備全面細致分析應聘者行不行的能力。你招的人這麽水你還讓她進來?咋不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

怎麽選擇一個跟自己背景相匹配的企業,我的建議是:

PS:國內主要企業類別了解一下:
1. 大型國企。偏愛國內985/211,留學生用得不多,用也只用好學校的。
2. 中小型民企。喜歡能直接上手的(省錢省力),雙非學生去的比較多,留學生預期高(特別是應屆的),去的少。
3. 大型外企(500強系列的)。應屆海歸有優勢,留學生(名校的)紮堆。
4. 中小型外企。留學生特別多,因為因為第一梯隊的留學生,通常會被名氣更大的500強搶走,這類企業才是大部份留學生回國後第一份工作的主要去向。

第一檔:什麽大型國企,大型外企隨便投,你開心就好。

第二檔:首選大型國企和大型外企,其他的估計你也看不上。

第三檔:留學生中稍有優勢,首選大型外企,心慌的可以投一個民企和小型外企做保底。

第四檔:留學生最多,競爭最激烈,上學時候別閑著,以前做好就業目標,早做準備。企業選擇上,大型外企大型外企可以當作沖刺目標,中小外企為主要目標,如果你實習經驗也很豐富,大中型國企也可投。如果學歷上沒優勢,家裏沒背景,又沒啥能力,海底撈歡迎你。

關於留學生回國找工作的詳細流程請點這裏:海外留學生畢業後回國如何找工作?

找工作難不難的,人一堆大專二本三本,沒見著幾個餓死的,你得看清楚自己的能力在哪個level,自己做了多少努力,再去談難與不難。

想一口吃個大胖子,能不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