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快到學業事業生活的交叉點,也算是自我分析的一部份吧。從一個澳門中產年輕人的角度說一說。
- 貧富差距:旅客會覺得澳門是金錢搭建的天堂,富人住海景別墅/大平層/山間湖景房,中產住設施(政府服務機構/日常醫療機構)便捷的中等大小平層,但普通人只能住"港風"濃郁的老樓破樓。可能適合打卡拍照,但居住體驗就不值一提了。當然還是比香港和內地最極端貧窮的地方還是好很多。
- 醫療條件:小病很方便,日常去公立衛生中心門診基本可以解決,全免費;每年發放幾百元醫療券可以用於私立診所,用來洗牙、買補品之類的。大病要麽排隊,要麽去私立醫院(大病處理水平據說很一般),要麽去國外或香港或廣州或其他內地城市。希望永遠不會遇到這種問題,但後面也要慢慢了解準備。
- 教育條件:以一個較早一批做題家的角度來看(雖然高中後就懶得卷了),同樣水平的學生,可以在澳門獲得大學升學更高的上限(刷獎算國家/地區級,且各方面競爭比內地緩)和下限(暨南和華僑大學應該是政策校,想上都能上)。但學校教育整體比較放羊,top初中也有很多學渣,管理也比較松散偏西方,我很懷疑如果一路在澳門讀能不能達到原有的學業水平/學術能力。當然,如果一路超前班並且努力精進,還是可以的,不過同樣會很累。
- 物價水平:十幾年前顯著高於內地水平,現在總體感受已經和上海等物價高的地變異數不多了。房價雖較高,但核心地區按面積比例平均房價低於深圳、上海等地。當然買車位是真的貴,大幾十萬乃至幾百萬…
- 工作:雖然人均GDP高,但全體收入中位數只有(相比GDP)兩萬每月左右,因為多數人的能力以及努力欲望比較低…公務員比較高,中位數大約四萬每月。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壓力還是很大的,對面鄰居經常半夜燈亮著跟我抱怨加班。升職空間不大,比較適合佛系躺平型。總體還是比較適合做教師/教授/公立衛生中心醫生/公務員等職業比較能實作個人生活理想。以後擇偶家庭配置也會優先考慮這方面職業的女生(逃
- (留位待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