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更新
有很多人談到ONENOTE的同步速度很糟糕或者根本不能同步,那是因為房夥強的原因,整個微軟的服務連線都不是很好,最好的解決辦法莫不如科學上網,但是因為微軟服務本身沒有什麽敏感問題,所以對其封鎖很不徹底,只是DNS×汙×染×而已,所以還有一種簡單的方法。
開啟以下連結
dnscrypt-win-client/DNSCryptUpgrade at master · opendns/dnscrypt-win-client · GitHub
下載DNSCrypt-v0.0.6.msi
安裝時請註意,windows10無法直接執行,需要以管理員身份進入CMD,執行該軟件才能正確安裝,安裝後啟動。等到界面左上角Status顯示Protected就可以正常連結ONENOTE啦,包括網頁版也都能正常開啟了。
LINUX和MACOSX都可以使用該軟件,安裝方法就不再贅述了。
一點其他想法
現在EVERNOTE很不活躍了,甚至前段時間還傳出倒閉的新聞,至於ONENOTE也一直不溫不火。SONY前段時間出了一款DIGITALPAPER,本來很心動,卻又沒有下文了。電子筆記市場確實發展的不好,我覺得跟器材價格過高,使用不便很有關系(包括Surface系列),而且即使是ONENOTE也沒有語法高亮,復雜數學計算的功能。個人感覺電子筆記就應該學習瑞士軍刀集各種功能包括OFFICE,IDE,Mathematica,操作記錄儀,手寫公式等才能真正超過手寫筆記。現在一直都在發展剪藏功能簡直不知道為什麽,或許因為功能簡單又能讓使用者有成就感吧,手動眼斜。幸運的是最新的EDGE瀏覽器(WINDOWS10RS1)可以直接標註整個網頁了,算是前進了一小步吧。
------------------------------------------
超多圖,慎入
-
引言
OneNote和Evernote只選一個比較困難,因為兩者在套用場合上來看本質是不同類別的軟件。知乎裏有很多知友都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大多站在必須二選一的角度上的講的,但是很多人還是說到了重點,「用OneNote記筆記,就像在寫一本書,書內有章,章下有節,節中有頁,一層層分得清清楚楚,一頁頁翻得明明白白」(Area51)。但是又沒有說具體該怎麽使用。再有,有知友提到 「之前聽很多軟粉吹噓OneNote怎麽怎麽好,我倒是自己嘗試了下,但發現和印象筆記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 (王俊傑)。其實,使用OneNote必須要建立一個整理的思維,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其本身就是千錘百煉才能增長內容的筆記結構。所以接下來,我就結合我的實際經驗和理解,談一談應該如何選擇OneNote和Evernote以及他們各自的使用場合,並回答題主的一些具體問題。因為軟件版本眾多,這裏特指Windows上的OneNote2013和Evernote5.8。為了區別筆記本和筆記電腦,在以後的文章中,筆記本稱作筆記本,筆記電腦使用具體品牌代稱。下文中第一部份論述OneNote和Evernote的特征和使用範圍。第二部份將OneNote的使用方法和Evernote的使用,第三部份回答一些具體問題。
一、OneNote和Evernote的特征
OneNote是一個大型筆記本,軟件內部可以組織很多單獨的 筆記本 ,筆記本裏面有 分區 ,分區下面有 頁 ,頁下面有 子頁 ,子頁可以無限(不知道是不是無限,起碼可以巢狀多層)巢狀子頁。 筆記本,分區,頁,子頁 是本文的基本概念,請看下圖明確他們的關系。
![](https://img.jasve.com/2024-11/fa851a6f2d69c29a7803fc95f9c9da2e.webp)
圖一
結論1 :OneNote 的組織方式完全等同於一個筆記本。可以說最小的筆記本隱藏在頁與子頁的結構中。其擴充套件方式呈樹型結構。
![](https://img.jasve.com/2024-11/6605706353ab0265d1c7e9d822c7f7cb.webp)
圖二
我們再來看印象筆記(Wiz,有道等等大同小異)
它的結構中,只有筆記本和頁,筆記本可以套一個筆記本,相當於分區。最多構成一個三層結構。但感官上看起來沒有分區的感覺。所以我們就姑且認為它是二層結構。也就是說印象筆記的一個筆記本只相當於OneNote的一個頁和子頁的組合。而生活中這種二層結構的筆記本就是 便簽 。
結論2 :OneNote 是一個筆記本,Evernote 是一個便簽盒。一個Evernote 的筆記本在邏輯上完全等同於OneNote 的一個頁。
根據在現實生活中的經驗,我們還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結論3 :筆記本可以當便簽來使用,便簽可以卻難以勝任筆記本的工作。 所以得出結論4,也就是開篇提到的問題。
結論4 :兩者在套用場合上是不同類別的軟件。
既然是不同的軟件,那麽比較各自的長處和短處在使用上沒有太大意義,我們只能將他們結合起來。
二、OneNote和Evernote各自合適的場合
根據 結論 2(OneNote 是一個筆記本,Evernote 是一個便簽盒。一個Evernote 的筆記本在邏輯上完全等同於OneNote 的一個頁。) ,可以知道OneNote比較適合大型筆記,復雜筆記,結構性筆記。而Evernote等便簽類筆記本比較適合輕筆記,小筆記。抽象的說,OneNote要記錄一些樹性擴充套件的筆記,各分區相互連線,各頁相互連結,各子頁層相互連結。可以明顯感受到一種網絡的感覺。而且雖然增長方式和時間有一定的關系,但是總的來說 結論 5 :OneNote 筆記總關系是樹形的,增長的動力靠的是結構最佳化。 比如在圖一中,【精讀】同其他各分區都有交叉,【精讀】的內容可以分散到其他分區,其他分區的內容也可以大段大段地歸類到精讀裏面去。各部份內容還可以相互連結,比如在【聽力】中聽到的內容,可以連結到【單詞】和【精讀】。可以把一個語言現象分散到語言套用各個環節。另外【日語】這個筆記本是我上個星期才整理好的,以前叫做【考研筆記】,是將【日語】和其他考試科目整理到一起構成的筆記。透過學習的深入,不斷整理筆記結構,形成新的空白,去填滿筆記。但是,Evernote卻適合記錄那些線性擴充套件的筆記。Evernote下面記錄的【美文日賞】,【知乎日報】,【知乎專欄】各自不交叉,互不影響,且不能相互合並構成新的筆記(理論上可以,但是要加很多內容整理出邏輯才能歸類)。 結論 6 :Evernote 筆記頁的關系是線性的,增長動力是時間。時間越長,內容越多。
結論7 :綜上所述,從軟件設計的邏輯結構上來看,OneNote 應該適合專業性的筆記,內容多且龐雜,邏輯結構復雜。Evernote 適合記錄想法,短文,清單。
![](https://img.jasve.com/2024-11/e67f6d5d00437128766e19766ed070b8.webp)
圖三
回答到這裏應該差不多了,但是讓我們再來看看,如果不按照 結論 6 適用筆記會發生什麽狀況。
圖三是【漢日轉譯教程】的部份筆記。按照 結論 2( 一個Evernote 的筆記本在邏輯上完全等同於OneNote 的一個頁) 的觀點,這個頁和子頁的結構就等同於Evernote的筆記本和頁的結構。我們假設一個極端情況。【漢日轉譯教程】這本書每一個字都是一章,每一章構成一個頁,每一個頁只記錄一個字。在這種情況下,子頁將會無限多,且相互關系是線性的,每一個字只同前一個字聯系。這種情況下剛好符合 結論 6 (Evernote 筆記頁的關系是線性的,增長動力是時間。時間越長,內容越多。) 。即等於【漢日轉譯教程】筆記本下有無數個小便簽,每個便簽記錄一個字以構成正文。
![](https://img.jasve.com/2024-11/d1244753e5f11a92ef51fc9a558cff3e.webp)
圖四
再把這個筆記轉到OneNote記錄,此時一個螢幕只顯示一個字。按照 結論 3 (筆記本可以當便簽來使用)當然這樣是可以用的,按照 結論 5 (OneNote 筆記總關系是樹形的,增長的動力靠的是結構最佳化), 顯然一個字已經沒有辦法再最佳化,無法整理出其他邏輯關系。在這種情況下用輕量的Evernote更適合。如果把圖四中的「字」換成一篇文章,道理也是相同的。所以圖2中,Evernote的每一條筆記就是這種極端狀態下的一個「字」,就是一個便簽。
反過來說,將OneNote的復雜結構復制到Evernote之中,不用從邏輯上推論都會明顯發現問題。它最多就三層結構,而OneNote是接近無限。同時OneNote作為一個筆記本的功能明顯強於Evernote。所以Evernote的結構容不下這麽大一棵「樹」。另外某位答主(找不到了)提到他的同學吧大學筆記都整理在Evernote上面,卻再也沒有看過。我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現代人類的知識結構中,即使是再新的學科,也絕對不是三個層級就能容納的下的。Evernote的整理方式本身違背了思維習慣,所以他們整理完筆記以後再也不看了。
三、OneNote使用方法
分析完使用場合之後來介紹一下具體應該如何使用OneNote。OneNote的編輯功能和Word都差不多,算是Word的輕量版,但是有些特殊的功能。另外,普通使用者在使用時主要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整理筆記的邏輯,也就是給你這麽多功能卻不知道怎麽建立筆記的框架,整理出符合自己使用習慣的筆記。所以接下來主要講講OneNote筆記的組織結構和方法,還有一些OneNote獨特的功能。
1.筆記組織結構
a.按照書本的邏輯組織筆記
這是是【日語】——【轉譯】——【日漢轉譯教程】——【第二章 論譯文的審美制約機制】的頁面。可以看到到達這個頁面的路徑就是樹形結構,這都已經是四層了,Evernote已經爆掉了。其中的一些內容還可以和同分區【轉譯】下面的另一本書【轉譯概論】結合。比如「意義」和「什麽是轉譯」都是【轉譯概論】的重點內容。可以設定
超連結和連結便簽
連結這些內容。這裏再來解釋一下
結論
5(OneNote
筆記總關系是樹形的,增長的動力靠的是結構最佳化。)
為什麽說增長動力是結構最佳化。很多課本的每一章內容都互不相關,體現在OneNote中就是子頁與子頁互不相幹,但是有的不同書的子頁卻有關聯,把他們或連結或合並後建立關系,構成新的筆記,將多本筆記合並為一本,將不同的科目合並為一科。比如你初中記錄的英語筆記本,到了高中就只能分散到高中英語筆記本中的一些分區中,到了大學學習語言學,英語筆記整個合並成一個頁,成為語言學中語言具體套用的特例。回過頭來,看了圖五後,有知友想說,這個程度的筆記,Evernote在一個頁面上也能夠實作,那麽你看看這個呢。
這個是【日語】——【轉譯】——【轉譯概論】——【第八章 轉譯有什麽作用】的一小部份,大概1/4。還有這個筆記。
【圖書館】——【政治】——【2015重點總結】的一部份,大概1/30。這種規模的筆記,已經是Evernote無法承受的了,一部份原因是它本身就是個便簽,沒有辦法有那麽多層級,另一部份原因還是因為它就是個便簽,沒有那麽強的編輯功能。我雖然沒有接觸過理工科的筆記,但是我知道,那個筆記的層級更復雜。【電腦】——【軟件】——【套用軟件】——【高級語言】——【python】——【從零開始學python】——【第一章
認識python】。當一個程式源學霸學到高級程度的時候,我相信這個層級的筆記還是很有可能出現的。(有點誇張了。不過話說回來,學霸程式設計師會去學習python嗎?)怕大家不好理解
結論
5
,再啰嗦一句。這種七層的筆記其實就是結構最佳化的結果,OneNote上的筆記光靠時間堆,越堆越多,越多越不想看。
b.自己整理邏輯組織筆記
這個部份其實關系到知友們各自的思維,只能多看一些別人的筆記,學習整理筆記的思維。即書本沒有結構,就自己組織結構。比如上圖的政治筆記,就是在聽課的時候記錄下來的框架再在不同的地方收集到的答案摘錄要點填充完成的,可以算是自己整理組織的筆記。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日語】——【精讀】——【綜合日語教程】系列筆記。這組筆記有20多頁,原書就像高中的語文課本,沒有什麽邏輯可言。一篇讀不懂的文章,加很多語法,單詞等等,但是仍然可以按照一定的順序整理出筆記。
接下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其他組織筆記的方法,並配上思路。筆記的內容不用去管他,重點是
為什麽要這樣去組織
。
其實筆記是想寫一本難詞替換詞典,第一列是單詞,第二列的左邊是解釋,右邊是近義詞。不過因為難度不小,而且很難背,所以暫時陷入停滯狀態。本身的邏輯是詞典一樣的,一邊是詞條,一邊是解釋
這個是日語語法的筆記,就是將一個大的語法專案分為出具體的用法,再逐一解釋用法而已。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整理而成。
這是舊版的【日漢轉譯教程】,是按照書上的邏輯整理的,一個例子對應一個自己的譯文,在評析不足。之所以這麽整齊,是因為本來套了一個表格,又把邊框隱藏的緣故。我的筆記中表格用的比較多。不過現在正在拋棄這種用法。
不用表格的諸如這一張,顏色比較鮮艷。不過有了surface pro3 以後不用那麽鮮艷也能看清楚了。所以這種方法也用的少了。邏輯也比較簡單,上面是題,下面是答案。
這是一年前的筆記,顯示的最後修改日期是2014/1/8日,一年前對表格的認識還不夠深入,為了對齊格子留了很多空白。
展示了這麽多筆記,大多都是將要拋棄的做法。但是這個不影響他們所具有的啟示作用。OneNote的筆記本身就是在重復翻新中才會增長筆記數量 ( 結論5) 。所以OneNote筆記本用起來是有難度的,也是有限制條件的。正如有了Word還是有人喜歡WPS。本身符合習慣和需求就可以了,不用追求哪一個好 。
-
四、筆記的組織方法。(序號改不過來了)
雖然OneNote有學習的難度,但是他的組織工具非常簡單。
1.序號組織
如同上圖的政治筆記那樣,編輯時在第一行點選圈中的按鈕就可以加註標號,以後每行都會自動生成標號,不用再去點選。不過有時候標號不符合我的習慣,所以可以在下拉選單選擇其他的標號。我的習慣是一,一)1,1),A,A),a, a) (處女座上身)
2.表格組織
這個功能很強大,在輸入字元後按tab鍵就會生成表格,而且只有OneNote下面才有這個特性,其他Office套件都沒有。相當於在一個頁面下又生成了一個頁和子頁。(左邊是頁,右邊是子頁)
另外巢狀表格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將光標放置在表格內再使用插入-表格命令。或者填寫單層表格後新建一個新的表格,將舊表格復制在新表格裏面。我一般采用第二種方法。因為沒有人能看完一篇文章後馬上想出他的結構,一般是先總結小框架,再用小的套大的,【轉譯概論】的那種復雜表格就是這樣形成的。不過要註意,當表格1和表格2是相同結構時,巢狀表格會被合並格式,不會巢狀在一起。這時需要將表格1中容納表格2的表格變成三行,將光標移到第二行,才能巢狀成功。不過有更簡單的方法請告訴我。
五、OneNote的獨特功能
前文已經說到OneNote就是一個精簡的Word,所以大多數功能與Word並沒有什麽區別,既然大家都能想到用電腦記筆記,說明Word水平都不該很差,所以Word的功能都不講了。只講OneNote的獨特功能。
1.使用標記形成索引
如圖所示,OneNote提供了許多標記,因為展開後無法截圖所以就不展開了。在需要強調的地方使用標記,在點選尋找標記,就會生成一個標記頁面,
這個是我的【日語】——【轉譯】下面的所有標記,這個功能我用的並不多,因為我也是最近才學會用這個功能的。但是可以看到,OneNote會把你所有的標記按照不同的門類整理出來。設想你期末考試的文件,把它們全部復制到OneNote裏面,將內容按照重點,難點,考點標註出來,再生成一個頁面。考試一下子就清晰了。基礎教育的教輔不就是起這個功能嗎?肖秀榮的那本很厚的政治書,也是這個原理書上全是這種標號,不過就是沒有一個匯總頁。(考研的同學,你懂的)
2.會議筆記和outlook連線
這個功能在Outlook-行事曆裏。選中一個事件之後,編輯這個事件就會出現這個選項。鑒於大學裏面也沒有什麽會議值得我記筆記,所以一直沒有用過。
3.錄音時的編輯將會被記錄下來以迅速定位
這個功能很神奇,在錄音的時候,在同一個輸入框中寫出錄音裏出現的關鍵字,在關鍵字前面就會單獨出現一個播放圖示,可以快速將錄音調到關鍵字周圍開始收聽。你們懂的,大學裏的講話,聽了跟沒聽一樣,所以用的不多。我練習口語的時候會用到,正確率還不錯。可以搜尋大部份主流語言。但是錄音結束以後輸入的關鍵字不會辨識。
4.和word,網頁等連結直接構成參照關系
OneNote可以參照Word, OneNote, PPT等和IE顯示的網頁,不過不支持PDF。這個功能在寫論文的時候和整理筆記的時候很好用,可以建立你電腦上所有文件的聯系,中心就是OneNote,再也不會擔心檔亂跑了。下圖是OneNote和維基百科的連結。
註意紅線標註的IE的圖示,這說明這段文字是來自IE的,如果你點選圖示就會跳轉到IE,IE會開啟那個頁面,指出那句話。如果參照的是word,就會開啟對應的word文件。看起來好像不重要的功能,但是一旦寫論文草稿,到處寫筆記,忘記了出處可就慘了。這時此功能就顯得非常重要。同時它可以自己參照自己,也就是說,這個功能可以建立起OneNote子頁與子頁之間的關系(結構最佳化)。這個才是OneNote的過人之處。
5.整段轉譯
選擇一段文字,選擇審閱-轉譯-轉譯所選文字。Bing就會幫你把內容轉譯出來,雖然準確率還是有點弱,但是在看全外語文件時當詞典用用還是不錯的。
6.打出算式在等號後鍵入回車直接給出答案
理工科,經濟類的福音。任何算式只需要寫到等於號再回車就可以了。原諒我無法測試更復雜的運算,因為我連他們的符號是什麽都不知道。
六、Evernote和Wiz筆記結合。
既然OneNote如此強大,為什麽還要用Evernote。這個問題,第一部份已經回答過了。因為OneNote的龐大是他很容易整理復雜筆記,輕筆記的話反而不太實用。當筆記量很大,但是結構很簡單,用Evernote更容易管理。下面將講解用Wiz整理網頁內容和用Evernote分類管理。
-
Evernote的標簽
上文提到的標記和標簽還不太一樣,標記是有數量限制的,而且常用的就那麽幾個,但是標簽是無限擴充套件的。不論是【美文日賞】還是【知乎日報】他們的內容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單頁很短,但數量很多。如果堅持下去,上千頁,上萬頁筆記不是問題。但是筆記的內容不能被融合,也就是說不能去最佳化結構,甚至可以說很多內容是免洗的,用OneNote記錄的話,從第1個子頁拖動到第10000個子頁要幾分鐘,而且必須是一目幾十行,顯然不合適。但是有時候突然想起一個事情和上面的內容有重疊,卻老找不到原文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必須要使用標簽來歸類筆記,構成一個知識庫。不過OneNote也有標簽,不過要去買一款叫OneNote珍寶的外掛程式,還是算了吧。再次總結OneNote和Evernote的特征。 Evernote 的標簽和內容是多對多的關系,一個標簽對應多篇文章,一篇文章對應多個標簽。而 OneNote 的頁和子頁是一對多的關系,一個頁對應多個子頁,一個子頁只對應一個頁。子頁裏的內容相互連線。
於是,一篇文章標記為勇敢,信念,堅強,辯證。一篇知乎日報對應經濟學,心理學,故事,職業。這樣一來,一旦文章多起來了,等考試要求寫勇敢的話題,大腦中顯示出勇敢標簽下的文章,一段一段地往上擡,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談,一篇高分作文就出來了。遇到經濟問題,將經濟類的文章翻出來看看那一篇符合情況,結合實際具體操作就可以了。
再來看知乎網站的管理方式,很顯然是屬於Evernote管理的方式。給問題分類,再組織答案,答案和答案互不幹涉,這個網站存在的時間越長,「筆記」越多。但是一旦知乎請來一個大師將答案歸類整理,形成一部百科全書,探討比較深入的問題。就必須要用OneNote,將參照的內容列出來,建立框架,填充內容。框架越大,越深入,內容越多,即結構越最佳化,內容越多。
2。Wiz的文本整理和匯入Evernote
提到Wiz的理由很簡單,因為Evernote整理網頁並格式化文本的內容太弱,而Wiz本身又太醜。所以每次都用Wiz截網頁,然後格式化文本,將圖片居中,每段空兩格再倒入Evernote。方法也很簡單,百度就可以了,批次處理的話還要用到按鍵精靈,雖然比較麻煩,但是為了美觀,也得拼了。
七、回答題主的具體問題
-
印象筆記,同步快。 但是經常遺失。我用了三個多星期,已經重設過一次了,要不就同步失敗,要不就不同步標簽,網上關於這個問題的投訴很多。
-
印象筆記,多器材。 OneNote也三跨了。
-
印象筆記,功能贊。 沒有OneNote功能多。除了演示模式真的很贊,其他都….
-
印象筆記,各種附件通吃。 OneNote也一樣,而且插入後可以選擇顯示預覽列印。本地筆記的檔當然在筆記檔裏,另存為就找到了。網絡筆記的檔在OneDrive裏,我認為雖然有棱鏡門,但是OneDrive仍然比騰訊等公司的雲盤靠譜,所以不用擔心。至於同步慢的問題,我不是很清楚。我用 校園網路和電信網 都非常快速,所以無法解答。
-
印象筆記,支持全文檢索。 其實OneNote也可以檢索,而且檢索功能更加血腥,但是不常用。因為它有時會把同音詞全部檢索出來,如果要檢索特定詞語只需要在詞語上加一個」英語引號」就可以了。
-
OneNote 被砍掉的話,目測不會。 Surface系列的亮點就在於OneNote,所以這個我覺得不用擔心。「與其擔心微軟砍了OneNote倒不如擔心哪天大象會不會倒閉……」(xb qin)
-
OneNote 同步的穩定性,在我使用的這一年半裏非常穩定。 因為隨著學習目的的不同,筆記的組織結構也在不斷變化,而我每次變更結構的方法都是先同步Surface,關閉Surface所有筆記,同步Lenovo,再用Lenovo組織新筆記。重排以後同步,再關閉所有筆記本,刪除緩存。最後再讓Surface和Lenovo下載新的筆記。沒有一次遺失過。反而是用了三個星期印象筆記,都重設幾次了,經常是surface可以同步,Lenovo就不可以同步。
結束
當然,最後回答對印象筆記的抱怨有點重,明顯偏向OneNote,不過還是希望它能夠進步,更希望Wiz變漂亮一點,畢竟是國產軟件,而且功能確實比Evernote強很多。不過本身軟件沒有高下之分,分析出自己使用的場景,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就可以了,或者二者結合。我的筆記都是文科類的,限於篇幅也不能截取更復雜的結構,希望其他知友分享一下你做筆記的思路和樣本,特別是理工科和business man的筆記。也希望有程式設計師從軟件設計邏輯的角度談談怎麽更好的使用這些筆記軟件。總之,大型筆記, 樹性筆記 ,學術筆記使用OneNote更佳;收集想法,收集文章,建立百科知識庫等 線性筆記 用Evernote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