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找自我?

2022-07-29知識

一、兒童青少年問題核心—沒有自我

最近幾年,網癮、厭學、抑郁的兒童青少年越來越多了,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社會的因素、教育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家庭教育的部份。

無論是網癮、厭學,還是抑郁,其實很重要的部份都是在尋找自我。

為什麽他們的自我很難找到,反而要付出這麽多的代價來去尋找呢?

從社會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來看,雖然國家和教育部份也一直在做努力,我們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是雙減政策之前,整個社會中的考試壓力仍然是很大的。

當然,考試壓力、學習壓力大,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比較註重教育,認為「教育是一個人成材的重要條件」的觀念分不開。

同時,由於社會和科技的快速發展,現代社會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每個人、每位父母都可以感受到這種壓力感,所以就帶來了教育的內卷。

回到家庭中,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為了父母最關心的結果,孩子的努力學習成為了父母平時最關註的部份。換句話說,學習成為了父母的事情!

孩子在學習中的酸甜苦辣,孩子在成長中的各種好奇心、探索欲,孩子在與同伴交往中的各種困惑等等,這些便成為了無足輕重的部份。

這樣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孩子成為了學習的機器,孩子在學習中遺失了自主性,遺失了感受性,遺失了自我。

於是,很多問題就浮現出來了!

因此,解決兒童青少年問題的關鍵點就是,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自我。

二、自我與社會化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著名的需求理論中,提到每個人都有「自我實作」的需要。一個人能夠自我實作,很重要的是要有自我。

家庭治療的理論觀點中,也非常註重一個人的自我的重要性,關註一個人在家庭中與父母能不能很好地進行分化,能不能更好地做自己。

與找自我、做自己,相對的便是社會化。

有些時候,我們會過度社會化,從而壓抑了自我的部份,長期下來人就找不到了自我,也就很難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幸福。

比如,有些網癮厭學的孩子,他們一直是在為父母、老師或學校而學習,在學習中找不到自我,最終學習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了意義,於是他們試圖透過手機遊戲來找自我。

比如,有些人從小很多事情都是聽從父母的安排,包括大學學什麽專業、做什麽工作,甚至找什麽物件。

然而,即使他的生活一切都順順利利,甚至屢屢被別人羨慕的時候,他卻覺得活著好像沒有什麽意義。

也有些時候,我們只關註於自我的部份,從而忽視了社會化,這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煩惱或者需要我們承擔一些後果。

比如,有些人即使走入了婚姻,還不停地在婚姻關系之外尋找性滿足,最終不但可能導致自己的婚姻破裂,甚至需要承擔法律的懲罰。

比如,有些人在工作中經常情緒化,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就不想上班,領導批評他時他要懟回來,他不喜歡的公司的規定他就不去遵守,最終很有可能讓他的工作陷入麻煩,甚至讓他面臨被辭退的風險。

如何既保住自我,又能夠兼顧社會化的部份,這其實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卻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一件事情。

作者及編輯:素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