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馮玉雷|玉石之路:波瀾壯闊的華夏文明發生道路

2024-08-22心靈
【文/ 馮玉雷】
玉石信仰
中國自古以來就崇玉。歷史上的很多時候都有居住在昆侖山的西王母向黃帝或堯、舜覲獻玉環等玉器的傳說。【山海經】中記載了黃帝吃白玉膏以求長生的神話。【說文解字】作為中國重要的早期字書,它的分部、編排和取字,反映了東漢及其前代人對世界的一般經驗和認識。【說文】「玉部」共收了 126 個字,作為認知的中介和文明的載體,「玉部」的漢字反映了華夏民族一種極為重要的思維認知——對美玉的崇拜。
清代宮廷玉器視覺中國
碧玉鏤雕花卉荷包形香囊
玉石作為大自然孕育的一種特殊物質,被古代先民寄托了某種期待和理想,具備了品格、神性和思想,成為形而上的精神符號。華夏文明產生、發展背後重要的動力就是玉石神話信仰。每種史前玉器形制都隱約潛含著某種神話觀念,最初出現的玉玦、玉璜是這樣,隨後出現的玉璧、玉琮、玉璋、玉琥等,莫不如此。在周而復始、不斷豐富的儀式中,先民的審美、道德、哲學、倫理等理念逐漸趨同,最終成為古老華夏文明中的文化因子,並深深地融入炎黃子孫的血脈中。
神人獸面飛鳥紋玉琮
獸面紋玉戚
漢白玉雙螭谷紋璧
玉璋
玉琥中國國家博物館
絲綢之路與玉石之路
1877 年,李希霍芬在【中國】中首度提出「絲綢之路」的概念。主要指公元前 114—127 年中國河間地區及中國與印度之間的交通路線。實際上,比絲綢之路更早的玉石之路才是帶有中國特色的文明發生之路。
1966 年,日本寶石專家近山晶提出中國古代存在一條與絲綢之路並列的玉石之路。1994 年,臧振在【人文雜誌】發表【「玉石之路」初探】,明確提出「玉石之路」概念並宣稱玉石之路是絲綢之路的前身。1989 年,楊伯達註意到玉石之路的存在並在 2004 年提出了路網走向的新思路。2002 年,巫新華結合考古學和地理學資料對「玉石之路」在新疆地區進行溯源。近年來,葉舒憲在前人的基礎上利用傳世文獻、出土文獻、出土文物及口傳資料這「四重證據」,從文化人類學方法論的角度「重述神話」,以探尋華夏文明源流為目的和旨歸,「重述」玉石之路的內涵,進而提出「玉帛之路」的概念。
「玉石之路」的重要關隘——玉門關
古代玉帛
【穆天子傳】中提到「束帛」和「玉璧」兩種重要物品,二者是古代祭祀、會盟、朝聘等儀式所用的珍貴禮品。它們的結合正體現了崇尚「化幹戈為玉帛」的華夏民族的核心價值理念。絲帛不但為中國使用,還傳到西域、中亞、歐洲,成為中西大通道上物質交流中最重要的物品之一。但從全球範圍看,比絲綢要早得多的跨地區國際貿易物件是玉石,以及由玉石資源開發所衍生的金屬礦石。正如葉舒憲先生指出的,「絲綢之路」說忽略了夏、商、周以來中原對西域重要戰略資源的依附關系及玉石貿易通道,「在阿拉伯人和西方人眼中,這條連線著歐亞大陸兩端的東西方大通道,當然就是‘絲綢之路’,但在中原人眼中,西去之路被稱為‘玉路’才更為準確」。
考古成果證明,遠在文字產生之前、距今大約 8000 年的興隆窪文化時期,西遼河流域的先民就已經對玉石賦予了特定的文化功能,同時開啟歷時 4000 年之久的北玉南傳的壯觀歷程。東玉西傳的文化傳播過程大約從距今 6000 年前開始,使得原本在東部沿海地區較流行的玉石神話信仰及其驅動的玉器生產,逐步進入中原地區,並透過中原王權的輻射性影響力進一步傳到西部和西北地區,一直抵達河西走廊一帶,以距今約 4000 年的齊家文化玉禮器體系為輝煌期,為夏商周三代中原王權建構奠定了文化認同的基石。
現有的考古材料證明,南至珠江流域、北到遼河流域、西至河西走廊、東到東海之濱都有玉璧、玉琮、玉璜等禮器出現。它們體現了玉石信仰和神話觀念的傳播過程,也證明了玉石之路的主體在中國,並且歷史久遠,影響巨大。
玉料資源和玉作坊
玉是地質運動的產物。中國古今的玉礦遍布全國,其礦點達 400多處。古代地理類史書【山海經】中所列礦物資源,出現「玉」字240 多次,加上各種玉石、玉器的別稱,共計不下 300 次。【山海經】所記載產玉之山 259 座,其中 140 多座分布在西部。
根據【尚書·顧命】記載,周王廟陳設玉器分為夷玉、越玉和大玉三類,分別指東北玉、越地玉和華山玉,從而形成了夷、越、羌三個族系的玉器文化。結合近年的考古資料,可以大致勾勒出玉礦及新石器晚期至末期玉作坊的分布。
玉器三大系分布圖
夷玉
夷族系玉料來源主要有三種說法:第一種依據【爾雅·釋地】中「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的記載,認為來源於牛河梁遺址附近的醫巫閭山;第二種認為產地在遼寧岫巖;第三種認為在貝加爾湖地區。
越玉
越玉主要來源於長江流域。20 世紀 80 年代,首次發現位於滬寧杭長三角幾何中心的溧陽梅嶺玉礦就是越玉的產地之一。楊伯達在【中國和田玉玉文化敘要】中考證它就是【禹貢】中記載揚州所產的「瑤琨」。
據研究,溧陽梅嶺玉礦區處天目山余脈的宜溧山地。梅嶺玉中品質較佳的軟玉與江蘇武進寺墩、蘇州吳中草鞋山等地出土的良渚文化部份玉器在材質上基本吻合。
2002 年 4—7 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良渚遺址群內塘山遺址(金村段)發掘時發現一處良渚文化晚期階段的制玉作坊遺跡,出土大量石質制玉工具 400 余件,玉料、殘玉器等玉質遺物 100 余件,相當部份玉殘件可辨琮、璧、鉞、鐲、錐形器等。研究發現,該批玉器的玉料或來自梅嶺玉礦。
2017—2019 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博物館對浙江省德清縣史前制玉作坊遺址中的中初鳴遺址進行了系統的勘探和發掘,考古人員認為,這是良渚文化時期規模較大的玉作坊群,而其玉料主要也來自梅嶺玉礦。
大玉
大玉主要指西北玉料。【山海經】【尚書·禹貢】【管子】【穆天子傳】等文獻資料都有相關記錄。近年來,考古學家、文化學者發現在甘肅武山、積石山、馬銜山、祁連山等地都有玉礦或玉作坊的遺存。2011 年以來,又在河西走廊西部連續發現和考察發掘出馬鬃山河鹽湖徑保爾、寒窯子和敦煌旱峽三處重要玉礦和玉作坊遺址。
西北玉料中的祁連山玉主要在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遺址和海藏寺遺址。1983—1985 年,考古人員在武威海藏公園湖底及海藏寺東側海藏河岸發現一批齊家文化玉器、玉料、石器等,該遺址因此被認為是一處齊家文化玉石器的加工作坊遺址。
玉石之路與玉文化傳播
「海洋—長江道」:最早的玉石之路
蘇秉琦先生早在 1992 年就根據查海、興隆窪遺址出土的玉器提出「萬年文明啟步」的觀點。黑龍江省饒河小南山遺址出土了距今9200—8600 年的璧(飾)、玦、管、珠類玉器,證明中國的玉文化始於今天的東北地區。郭大順先生在 1996 年發表【玉器的起源與漁獵文化】,認為玉器起源與東北的漁獵文化有關。此外,貝加爾湖發現更早的玉器資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可能有一條由貝加爾湖到東北,再沿海岸南下的玉器傳播路線。
中國有著漫長的海岸線,這不僅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而且對海上交通的開拓,都是十分有利的。吳汝祚在【中國沿海史前文化的交往和海上交通】中考證,早在史前時期,沿海居民先從海濱采集貝殼類軟體動物發展為海上捕魚,然後逐漸發展為對海上交通的開拓。1982 年,1 件陶釜在渤海灣廟島群島大竹山附近海域被打撈起來,其與長江下遊河姆渡文化第四期或崧澤文化陶釜相類同,或可說明長江下遊與渤海灣之間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交流。
而以玉玦飾為代表的玉器交流,比這更早,範圍更大。東亞地區出土玦飾的遺址已超過千處。據鄧聰等學者研究,8000 多年前原生玦飾玉文化在遼海一帶形成;距今 8000—7000 年,玦飾範圍已突破遼海地區進入北韓半島、河海平原及山東丘陵一帶;距今 7000—6000 年,玦飾次生集團向南已擴散到長江中下遊,又向北越過三江平原與俄羅斯濱海地區,跨過日本海,直接滲透至日本列島。玉玦飾文化於距今大約 7000 年在浙江河姆渡登陸,然後溯流而上,一直傳播到長江中遊地區以重慶為中心的大溪文化。可以說,從遼海地區透過海岸線與長江下遊地區的「海洋道」是最早並且具有國際影響的玉石之路。
透雕動物紋玉嵌飾
湖北省博物館明代蝴蝶形玉飾
「長江道」是「海洋道」的進一步延伸。玉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經過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時期的大發展,到淩家灘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達到高潮,這個過程中也深刻影響到屈家嶺文化、薛家崗文化和後石家河文化。一直到四川三星堆、金沙文化,「長江道」依然是成都平原與中原地區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
漢江作為長江的重要支流,也是一條重要的文化走廊。漢江發源於秦嶺,從西北向東南,在武漢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盆地的陜西南鄭龍崗寺遺址在仰韶早期就出土一批重要玉器。湖北鐘祥、六合及石家河遺址等後石家河文化群也由漢江哺育。十堰地區的綠松石礦物沿此道進入江漢平原,然後向北進入河南、山東。
中南部玉石之路
興隆窪文化時期,東北亞地區的玉文化透過蒙古高原東部邊緣和渤海之間的狹長走廊南下。河北省易縣北福地遺址出土了七八千年前磁山文化時期的玉玦、小玉匕等玉器,數量很少。就目前的考古資料研究認為,磁山文化不具備采集玉料和制作玉器的條件,這批玉器可能來自興隆窪文化區。
玉玦
此外,興隆窪文化玉器還與江淮東部的順山集文化玉器、跨湖橋文化玉器、河姆渡文化玉器及環太湖地區的馬家浜文化玉器等存在某種聯系。包括山東全省、蘇皖兩省北部、豫東、冀東南及遼東半島南部在內廣大地區的海岱地區,其史前時期玉料有部份是透過貿易或交換等手段從其他地區獲取的。因此,海岱地區在興隆窪文化與江淮、環太湖地區文化的交流中作為重要中轉站發揮了巨大作用。
研究表明,紅山文化時期可能存在一個不從事生產而只從事交換的商人階層,海岱地區至遲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也出現了專門從事玉料交換或貿易的商人階層。因此,海岱地區的玉文化在龍山文化時期開始逆黃河而上,向西發展進入山西、河南和陜西,最後到達甘青地區,成為齊家文化玉器形成的主要驅動力。與此同時,良渚文化玉器向南傳播至嶺南珠江三角洲一帶,向北到達晉南、陜北等地區。
「黃河—綠洲道」:神話中的玉石之路
長期以來,中國玉文化進入黃河流域的時間被認為大概在龍山文化時期,即距今 4000 年前後。近些年,仰韶文化玉器逐漸引起考古學家和玉文化研究者的註意。葉舒憲研究認為,中原地區玉文化起源的第一個時代以「玄玉」為基本特色,其肇始時間在仰韶文化廟底溝期的上限,即距今約5500年,下限暫定在龍山文化晚期,即距今約4000年。
龍山文化時期出土的玄玉
距今 4000 年前後,中原地區基於對西北透閃石玉料的需求,以渭河及其支流為主體,開辟了西玉東運的玉石之路,其最大的特征是,黃河與穿行在高原、綠洲、草原、沙漠之間的陸路交織形成交通路網,將馬銜山及河西走廊的三處玉礦開采的玉料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中原地區。齊家文化是在西玉東輸和東玉西傳的雙重作用下產生的,也是以玄玉為特色的仰韶文化西傳余續在黃河中上遊地區傳播、發展,並與青銅文化相互融合後最終形成的,其玉禮器體系對華夏文明玉禮
器體系的產生起到了奠基作用。
齊家文化廣泛地分布於甘青地區及陜西的部份地區。這一地區位於黃河上遊,自古就被視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其東側是中原王朝核心區,西部是透閃石玉礦分布區。中亞、西域到河西走廊都屬於內陸河區域,歷史上文化之發生、發展相對而言自成系統,是黃河把廣袤的內陸河文明區與外流區聯結起來,讓華夏民族與外界有了交流互動。
黃河貫通青藏高原、大西北及東部地區,運輸的重要物質主要是玉石。人們曾長期認為中原地區玉料的重要來源地在今昆侖山一帶,而河西走廊乃至甘肅是「西玉東輸」的天然通道和中介區。祁連山、馬銜山、積石山、武山、馬鬃山、三危山等重要玉礦和玉作坊遺址的考古發現,對揭示玉文化在中原與西部的交流互動提供了堅實證據。如敦煌東南的三危山玉料除了向河西走廊輸入,還向南穿越野馬南山,進入羌中道,輸送到甘青地區或者更遠的南方;甘肅馬鬃山玉料除了輸送進河西走廊,還透過居延海向東穿越巴丹吉林、騰格裏沙漠,再透過草原絲綢之路進入中原。
經科學檢測分析,山西下靳墓地玉器原料來自敦煌旱峽玉礦,這是目前考古發現最早能夠證明河西走廊與中原地區存在「玉石之路」的科學證據。
「藏彜玉廊」
藏彜走廊是費孝通先生於 1980 年提出的一個「歷史—民族」區域概念,自古以來就是眾多民族南來北往、繁衍遷徙和溝通交流的重要廊道。文獻記載內容和考古發掘成果表明,在構成藏彜走廊的六條南北流向的大河水系中,岷江上遊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
四川西北岷江上遊的茂縣營盤山遺址距今 5300—4600 年,與黃河上遊的馬家窯文化大約為同時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營盤山遺址考古現場領隊陳劍認為,川西彩陶有來自仰韶廟底溝文化及馬家窯文化的影響。三星堆考古出土的相關玉器、青銅器也證明,有南北向的玉石之路從西北地區通往四川盆地。因此,古蜀文明與中原文明的交流,經由漢中、隴蜀之間的道路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途徑。
夏王朝覆滅後,牙璋從中原核心地區向四方傳播,其中透過漢中道和隴蜀道向南傳播到達成都平原、東南地區、珠江三角洲及北部灣,甚至是越南北部一帶。因此,也可以將這條傳播玉文化的文化走廊稱為「藏彜玉廊」。
隨棗走廊和夏道
隨棗走廊位於長江中遊的大洪山與桐柏山之間,北接南陽盆地和夏道,貫通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文化。
隨棗走廊中的棗陽雕龍碑遺址文化層分屬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隨棗走廊中的保康穆林頭遺址考古發掘出屈家嶺文化時期的玉鉞、玉牙璧和玉珠等。其中,玉牙璧源於海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興盛於龍山文化時期,可證兩地交流的歷史至遲始於屈家嶺文化時期。石家河遺址群坐落於江漢平原北部與大洪山余脈結合部,玉神像、玉虎、玉鳳等玉器及綠松石器除了透過隨棗走廊、南陽盆地及夏道與中原或海岱地區交流,也透過漢江與四川盆地和漢中、關中往來。
玉臥虎
綠松石雕夔龍飾件
夏道指南陽盆地從東北進入中原的要道,據說是夏朝時開拓,因此又稱方城夏道。南陽盆地南面為大巴山余脈—武當山、荊山及大洪山,西側為秦嶺和大巴山兩山東段,北面為伏牛山,東側為桐柏山西段,處在中國地理第二台階與第三台階交會處和南方與北方的分界點,也是中原地區進入兩湖,進而南抵兩廣、東下江南、西進巴蜀的主要通道。
河南南陽黃山玉作坊遺址持續存在了近 3000 年,文化層有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甚至還有石家河文化。黃山遺址在仰韶文化晚期和屈家嶺文化時期就是一處集加工、交流玉石器為主的大型中心聚落遺址。韓斝研究發現,夏商之前南陽獨山玉分布範圍在仰韶、龍山文化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玉石器傳播範圍已超出南陽盆地,向東北傳播到今安陽、鄭州的一些區域,向南到江漢平原。筆者認為,其傳播可能與夏道有關。
黃河流域的洛陽宜陽蘇羊遺址出土的器物除了帶有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的因素,甚至還有紅山文化特征。這些考古成果證明「方城夏道」的使用時間和輻射範圍要更為廣闊,大致與北方和西北的仰韶文化、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東部地區的海岱文化、南方的長江中遊文化、西邊的三星堆—金沙文化都有聯系。史前人類最初依山傍水開拓文明,發展交通,但在水系與山系之間也開發出了「旱路」,其中代表就是廣義的「夏道」,以及在洛陽與西北「黃河—綠洲道」銜接的玉石之路。
湖北盤龍城遺址反映了商代中原文化向南擴張、在長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的社會景象。考古證明夏商王朝的政治版圖到達長江流域,隨棗走廊和夏道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兩周時期周人透過夏道、南陽盆地及隨棗走廊南下和控制漢江地區,這條路線同時也是楚人東出北進的交通要道。
玉石之路與多元一體的文明格局
玉文化發展歷時近萬年,是華夏文明核心價值的體現。考古學家蘇秉琦將萬年以內中國人口密集地區劃分為相對穩定的六大文化區系:北方新石器文化、東方新石器文化、中原新石器文化、東南地區新石器文化、西南地區新石器文化、南方新石器文化。盡管它們各有淵源、特征和發展道路,但都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對玉器的崇拜。
季羨林說:「如果用一種物質代表中華文化,那就是玉。」費孝通也曾用「玉魂國魄」來概括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
玉華帛彩、玉根國脈、玉成中國。牟永抗、吳汝祚等先生在探索中華文明起源時提出中國「玉器時代」之說,郭大順、葉舒憲等先生對此概念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史前玉文化與玉石之路在華夏文明「連綿不斷」和「多元一體」的發展中具有突出貢獻。玉石之路也是帶有中華文明起源自身道路與特點的文明發生之路。漢代張騫「鑿空」而成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基礎就是包括玉石之路在內的史前交通大動脈,甚至如今的國道、鐵路,也因為地理特征的原因,有著相同的路線走向。因此可以說,玉石之路不但通古達今,還指向未來發展的道路。
【考古中國——玉成中國一萬年】 葉舒憲主編 中信出版集團
【考古中國——玉成中國一萬年】是一本以玉文化遺址及典型玉器呈現中國萬年玉文化的通識讀本。書中介紹了查海、紅山、仰韶、淩家灘、良渚、龍山、殷墟、三星堆等30余處史前及夏商時期的遺址,以及上述遺址所出典型玉器的造型、工藝、用途等,反映了古人的精神信仰並呈現了玉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本書由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葉舒憲擔任主編,參與撰稿的有資深考古學家、人類學家、博物館館長等13位學者。葉舒憲教授以「玉成中國」的獨特觀點統領全書,呈現了萬年以來玉文化構建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歷程。書中透過通俗的語言、精美的圖片、紮實的考古學證據,有力地實證了中國萬年玉文化史,有助於讀者對於玉文化及華夏文明有一個追根溯源的理解。讀【考古中國——玉成中國一萬年】,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