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為什麽現在還想著來上海呢?
這麽說吧,三四十年代上海人口300萬,那個時代打工人來上海定居基本上就是簡單模式。你只要攢兩三年錢,隨便在石庫門、棚戶區這種地方買個十幾平米的小閣樓,就已經算很好了,女孩子會爭著搶著嫁給你。我為什麽知道?因為當年我太外公太外婆就是這樣在一起的,他們都是徐州老鄉,因機緣巧合在上海相遇,結婚後在十平方米的屋子裏生了八個孩子,我外婆是第四個。
八九十年代一直到零零年代初,那時上海人口1000萬左右,來上海定居可以說是普通模式的難度。那個時候,只要你有大專以上學歷,肯吃苦,那找到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還是可以的。我姑父就是九十年代從連雲港來的上海,他和我姑姑當時在我們家借住了三五年,之後便發了一筆小財,買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套房。現在?現在他們市區一套大平層,郊區一棟小別墅,過得比90%的上海人都好。
至於20年代以後嘛,我確實聽說過極個別成功案例的,但是滬漂在上海紮根的難度已經是指數級擡升了。現在基本上是從普通模式一下子變成地獄模式了,普通人的機會也幾乎是沒有了。為什麽?因為上海人口已經2500萬了,這幾乎已經是單座巨型城市能承載的人口極限了。在如此的人口密度之下,買房,買車,乃至於找工作的難度都會指數級增長,因為到哪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和你競爭、內卷。新來者,如果在本地沒有基礎,那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幾乎註定是壓力山大的,想定居也是基本沒有可能的。
所以你們為什麽要做滬漂呢?為什麽執著於讓自己的下一代做滬漂呢?你們來上海的意義是什麽?內卷?受氣?還是看看其它地方吧,蘇州、杭州都挺不錯的,對於外來者而言,那裏的機會比上海多。總之,來上海淘金的日子,終究是一去不復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