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6月SUV銷量TOP20:宋PLUS重回榜首,問界M9持續大爆發

2024-07-30汽車

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在接連多次創造了銷量新高之後,今年6月,國內汽車批售市場整體表現有所回落,6月共計批售乘用車216.9萬輛,同比下降了3.0%。

從細分市場的表現看,SUV市場依舊是最受歡迎的細分市場。6月國內SUV市場共計批售新車115.1萬輛,同比微降了0.7%。今年上半年,國內SUV市場的累計銷量達到629.2萬輛,較之去年同期的562.7萬輛增長了11.8%。

6月的國內SUV車型暢銷榜上,最暢銷的還是新能源車型。進入SUV月度銷量前20的新能源有8款,其中比亞迪宋PLUS和特斯拉Model Y的月銷量都在4萬輛以上,拿下了6月國內SUV市場的銷量冠亞軍。油車市場上,奇瑞旗下的瑞虎7、瑞虎8繼續交出高光表現,6月銷量均突破了2萬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6月國內主打越野概念的SUV產品,表現也不錯,捷途旅行者和坦克300,首次聯袂進入了SUV月度銷量前20榜單。

6月進入到SUV銷量前20榜單的小型SUV只有一款,吉利旗下產品繽越,再次交出了超1.5萬輛的月銷量。此前已經連續兩個月進榜的比亞迪新車元UP,6月雖然依舊交出了破萬的月銷量,但並未進入SUV銷量前20榜單。

比亞迪元UP今年3月正式上市,憑借性價比方面的優勢,上市後的首個完整月份(2024年4月),就實作了月銷破萬,此外的5月和6月,元UP的月銷量也都在萬輛以上,算是新能源小型SUV市場的當紅車型。

不過,實事求是的講,6月國內小型SUV市場真正的支柱產品,依舊是燃油車。元UP之外,6月銷量破萬的小型SUV還有兩款油車:吉利繽越和奇瑞瑞虎5X(MG ZS也交出了超9000輛的單月銷量),其中繽越已超1.5萬輛的月銷量,拿下小型SUV市場的月度銷冠。

繽越,圖片來源:吉利汽車

吉利繽越近兩年持續熱銷的原因很簡單,物美價廉是主要的特征,再加上年輕化的設計,比較好的迎合了時下年銷消費者的偏好。7月中旬,吉利繽越車系推出了全新的超能版車型,共推出2款車型,廠商指導價為6.68萬-7.38萬元。繽越超能版有兩個主要的變化,換了發動機並進一步下探了購車門檻。繽越超能版換裝了1.5L自然吸氣發動機,較之老款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效能上有所下降,但帶來的是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售價,起售價從8萬元級降至6萬元級。對一款小型SUV而言,1.5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已經夠用,價格還能便宜不少,吉利繽越超能版的到來,也算是更好的滿足了不同使用者的消費心理,對繽越車系的後續表現而言,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助力。

緊湊型SUV市場:新舊勢力激戰正酣

緊湊級SUV市場是體量最大的細分市場,同時也是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6月SUV銷量前20榜單中,有11款都是緊湊級SUV。這其中,有3款是新能源產品,且都是比亞迪旗下產品,宋PLUS和元PLUS還分別拿下了緊湊級SUV 6月銷量的前兩名。傳統燃油車也在全力爭搶份額,6月有7款燃油緊湊級SUV,進入SUV月度銷量前20榜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維持份額,不少自主品牌在緊湊級SUV市場上開拓出了更加細分的新賽道,比如說A級越野車,當前的市場熱度就不錯,6月捷途旅行者和坦克300的月銷量,都在1.5萬輛左右。

當前的家用車市場上,比亞迪已經是絕對意義上的「王者」,6月有3款比亞迪旗下產品進入到了緊湊級SUV的暢銷榜中,宋PLUS、元PLUS和宋Pro的月銷量均在2萬輛以上,其中宋PLUS和元PLUS還分別拿下了細分市場的銷量冠亞軍。

奇瑞汽車的市場號召力也在持續提升,6月的國內緊湊級SUV暢銷榜上,有2款車奇瑞汽車旗下產品,分別是瑞虎7和捷途旅行者。瑞虎7已經是燃油SUV市場的領跑車型,也是奇瑞汽車的銷量支柱型產品,憑借性價比方面的顯著優勢,在海內外市場上,都收獲了不錯的使用者口碑。捷途旅行者上市時間不長,去年年中上市以來,已經多次闖入SUV市場月度暢銷榜。捷途旅行者能夠迅速走紅,精準的定位是關鍵,硬派的造型和親民的售價,再加上車身尺寸方面力壓一眾緊湊級SUV的優勢,讓捷途旅行者圈粉了不少「平民化越野車」愛好者,成功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市場逆襲之路。

長安CS75是老牌自主SUV的典型代表,在新能源產品已經占據主流消費市場的當下,長安CS75還能持續交出破萬的月銷量,足見該車型常年積累下來的基盤使用者群體,規模之龐大。星越L也是近幾年持續熱銷的自主燃油SUV,憑借性價比方面的明顯優勢,星越L目前不僅在國內市場上保持著不錯的競爭力,在出口市場上,也已經是吉利汽車的代表車型。

6月哈弗H6沒能進入到國內SUV銷量前20的榜單,但長城汽車旗下的坦克300卻是交出了創紀錄的單月銷量,成功躋身了SUV銷量前20榜單。20多萬的售價就能擁有「三把鎖」,再加上蠕行模式和坦克轉彎等功能的加持,坦克300上市後迅速就成為終端市場上的當紅車型。也正是因為上市後銷售成績喜人,原本是WEY品牌旗下車型的坦克300不久後就獨立門戶,成為長城新品牌——坦克旗下的首款車型。坦克300上市之後,經常能夠交出萬輛出頭的月銷量,早已是自主車企在硬派越野車市場上挑大梁的產品,不過,如今年6月這樣,月銷量超過1.4萬輛的情況,還是首次出現。

坦克300;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合資緊湊級SUV市場上,目前還能保持不錯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基本都是日系車。6月進入到SUV銷量前20的合資緊湊級SUV有三款,分別是鋒蘭達、CR-V和威蘭達,三款車維持市場熱度的殺手鐧都很一致,不斷下探售價,對一眾合資產品而言,已經是份額爭奪戰中少有的還能起到效果的手段。

中型SUV市場:油電之爭愈演愈烈

國內中型SUV市場上,目前呈現出的是特斯拉Model Y一家獨大的大格局,但這顯然還不是最終的市場定勢,傳統油車市場的價格戰有了愈演愈烈的架勢,新能源市場上有競爭力的產品也在不斷湧現,細分市場的後續走勢,肯定還會有不少新看點。

特斯拉Model Y又一次拿下了國內中型SUV市場的銷量冠軍,看起來市場形勢仍是一片大好,但這並不能掩蓋特斯拉這家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大頹勢。

Model Y,圖片來源:特斯拉

目前,特斯拉正在遭遇著嚴重的信任危機,特斯拉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二季度的業績表現,再次未能達到華爾街的預期,凈利潤更是幾乎腰斬,較去年同期的27億美元,大跌45%至14.8億美元。

特斯拉當前遇到的問題,癥結被很多人認為是因為長期沒有新車型投放,而按照二集度財報釋出時透露的資訊,這一局面短時間內仍不會有所改變。特斯拉表示,包括平價電動車在內的新車型,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會釋出。

比亞迪唐是另外一款進入到SUV銷量前20的中型新能源SUV,6月銷量接近1.6萬輛。唐家族之外,比亞迪在中型SUV市場上還布局了宋L、海獅07等幾款新車型,目前都還在銷量爬坡階段。這其中,宋L車系的後續表現值得關註,幾天前,宋L的插混版本——宋L DM-i已經正式投放市場,13.58萬元的起售價,表現出了足夠大的市場誠意,再加上低至3.9L的百公裏虧電油耗,超1500km的綜合續航,讓新車迅速成為了全行業關註的焦點。不出意外的話,宋L車系的市場爆發,應該已經近在眼前。

傳統油車市場上,瑞虎8再次交出了超2萬輛的月銷量。中型SUV的產品定位加上和緊湊級SUV基本持平的市場定位,是瑞虎8車系征戰細分市場的「王牌武器」。事實證明,這樣的錯位有利競爭,在終端市場上還是比較有號召力的,不止是瑞虎8,國內市場上不少熱銷的自主產品,目前都在采用相同的市場策略。

探嶽6月也進入到了SUV暢銷榜,不過,單月1.38萬輛的銷量成績,對一汽大眾的這款主力車型而言,只能算是中規中矩,而且這還是終端售價一降再降之後,才達成的市場成績。

6月的SUV暢銷榜上還有一款豪華車——奔馳GLC,6月售車1.36萬輛,對奔馳GLC而言,持續的市場下探,也是保持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不過,近期傳出的訊息顯示,以BBA為代表的豪車品牌已經放出風聲,後續要陸續結束價格戰的行列。如果BBA真的不再打價格戰,對國內豪車市場甚至是整個市場會帶來怎麽樣的影響,我們拭目以待。

中大型SUV市場:理想PK問界

C級級以上的國內SUV市場上,熱銷的產品已經很穩定,基本上已經是幾款自主增程式產品輪領「坐莊」的大格局。

在遭遇了年初幾個月的市場動蕩之後,近期理想汽車的市場表現明顯回暖,旗下幾款增程式SUV產品的市場熱度,也開始逐步回歸正常。

5月理想L6就已經重新奪回中大型SUV市場銷冠的位置,6月,理想L6再接再厲,把月銷量拉高到了接近2.4萬輛的市場高位。理想L7也重新回歸到了月銷破萬的水平,6月售車1.07萬輛。相對而言,理想L8的市場成績距離巔峰時期還有不小的差距,不過6月也交出了接近6000輛的月銷量。

理想L6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新款問界M7,也持續保持著穩定的市場輸出,6月售車1.75萬輛。和華為更深層次的捆綁,帶來了問界汽車又一次的「脫胎換骨」。憑借華為的品牌背書以及全面領先的智能化配置,新款問界M7一經上市,就成為了細分市場上的明星產品。

目前,這些中大型的自主增程式混動SUV車型,不僅是自主沖高成功的典型代表,也成為了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場上阻擊傳統豪車品牌的「關鍵先生」,此前BBA為代表的豪車品牌之所以會在國內市場上掀起降價大潮,以上自主產品熱銷帶來的市場壓力,是重要原因。

大型SUV市場:問界M9「獨奏凱歌」

「自主在50萬級市場上沒有生存空間」、「自主還無法駕馭真正的高端市場」等種種質疑之聲,伴隨著問界M9上市之後的持續熱銷,都已經煙消雲散。

一款起售價接近47萬元的自主車型,連續首月銷量破1.5萬輛,問界M9堪稱是創造了前無古人後也很難有來者的市場表現,華為品牌當前在國內汽車圈的影響力之深,可見一斑。

圖片來源:鴻蒙智行

華為為什麽能有這麽高的影響力呢?民族大義方面的影響之外,華為相關的技術底蘊和生態系構建能力,是其他汽車品牌很難相提並論的。此外,華為的市場影響和品牌推廣,也做的比較出色,尤其是在智能化領域,已經確立的全面領跑的技術地位和品牌形象,奠定了消費者對華為品牌的高度信任感,這些都是華為能夠在汽車圈迅速獲得認可的關鍵原因。此外,華為和汽車企業之間的合作,也開創了汽車圈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合作夥伴的經驗疊加華為的技術,市場效果一直都不錯,至少,行業關註度肯定都不低。

在問界M9這款車上,可謂是全身華為「標簽」。 問界M9搭載了華為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采用了華為HarmonyOS智能座艙系統、配備了華為AD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此外還套用了華為iDVP數碼底座、華為盤古大模型、華為途靈智能底盤、華為百萬像素智慧投影大燈以及華為臨境擡頭顯示系統等,可以這麽說,問界M9就是當前華為賦能汽車產品的天花板級別,成為時下的「現象級」產品,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