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看比亞迪了。
華為在做手機的時候,其實很長一段時間裏是缺乏真正的核心競爭力的,或者說缺乏真正原創的核心級技術,更多的是跟著國外手機的框架在做產品,做的更多是工程實作和細節打磨,再一點一點往鏡頭芯片等上遊滲透構建自己的護城河,勉強和蘋果掰掰手腕。道路固然艱難實力固然強大,但算不上領頭羊。
而今天的比亞迪,是手握大量電動汽車的真正原創核心技術,無論是電池、發動機還是DMI混動技術,都是完全自研並且在國際上獨占鰲頭,幾乎沒有任何可供抄襲參考的物件,此次出海是直接去攻城掠地降維打擊的,放眼望去在電動車領域幾乎沒有一個可堪一戰的對手,即便特斯拉也只算半個,因為特斯拉只強在智能駕駛系統而非更底層的硬件技術,被碾壓幾乎是遲早的事。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比亞迪比華為更偉大。
——————
評論區有一些花粉朋友,質疑我在捧一踩一,太小瞧了華為,這就誤解我的意思了,作為一個芯片行業人員,我比絕大多數人都更了解和敬佩華為的成就,也曾經專門研究過華為的手機芯片研究歷程,整理如下:
華為固然是一個偉大的科技公司,甚至說是國產科技品牌的驕傲也不為過,尤其面對美國打壓也不低頭,骨氣之硬尤其讓人佩服。
但是,作為一個科研人員,對於科學技術的成就方面,我們有著自己的一套偏好指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創性和顛覆性。
手機技術也好,芯片技術也好,以華為為代表的國內廠商總體還是走在跟隨式創新的路上,底子是人家的,框架也是人家的,甚至絕大多數研究方向都由蘋果等國外公司探明白了,咱們做的只是在裏面盡可能實作一些國產替代、邊角打磨和填補點綴,美則美矣,但缺乏顛覆性。
而比亞迪則不然,他的所有底層技術和框架都是完全原創的,電池發動機甚至主要芯片都是自研,框架既不同於傳統的燃油車,也不同於日系的混動車,尤其DMI完全顛覆了燃油車和電動車的邊界,讓原本糾結的消費者徹底服氣,這才迎來銷量的大爆炸。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華為代表的是過去三十年,中國跟隨式創新的巔峰,而比亞迪,則很可能開創了中國顛覆式創新的未來。
就是為什麽我個人認為比亞迪更偉大。
我是 @猴子 ,希望更多中國企業註重創新,無論學華為還是學比亞迪,多能走到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