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是不是大多数男生最爱的永远是初恋,这是为什么?

2020-08-13知识

因为初恋往往是还没有一起走到最后的那个,而 人总会对尚未完成的事物念念不忘 ;如果初恋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努力做什么事而分开的,或者分开时还有什么话没来得及说什么事没来得及做,那这种念念不忘会更深。

但是,如果多年以后能再遇见,也许这种念念不忘就能画上句号,走下心头,不再被记起。

(就像被施了遗忘咒)

事实上,这种仿佛萦绕着千百缕情思和愁绪的「浪漫」并没有多神秘,更不一定是爱,心理学上的「 蔡加尼克效应 」就可以解释。

蔡加尼克效应:才下手头,也下心头

人们对于未完成的任务会记忆得更加深刻,而对于那些已经完成的任务,会更易遗忘。

俄国心理学家蔡加尼克最先提出了这个猜想,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它。他首先给被试布置了各种各样的小任务(例如根据颜色串珠子、演算数学题、说出以A开头的城市名等等)。在实验中,每个被试会接受15-22项任务,其中一半的任务允许被试完成,而另一半的任务则会被实验者中途打断,打断的方式是让被试转而去做另一个新任务(每个被试被打断的任务有所不同,以此来确保每种任务被完成和中止的次数相等)。在实验结束时,实验者会临时要求被试回忆所有做过的任务并记录下来。

结果发现, 在被试回忆起的所有任务中,未完成任务数量几乎是已完成任务数量的2倍,也就是说,被试对未完成任务的记忆比已完成任务更为深刻 。蔡加尼克又进一步发现,那些在最后关头被打断的任务更易被记住,要比任务开始后不久就被打断的回忆程度更高。

在几十年后,Savitsky等人(1997)通过实验再次发现了蔡加尼克效应。研究者让参与者写下3件后悔做过的事情以及3件后悔没有做的事情,并在几周后令他们重新回忆自己写过的事情。结果清晰地表明,参与者对后悔没有做的事情记忆得更为清晰。也就是说, 因无所作为而产生的遗憾要比行动后所产生的遗憾更加记忆深刻

还没有走到尽头,我怎能忘记你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记忆的24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但这却难以解释在相同时间内,我们为何对未完成任务遗忘得更慢。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新的观点:用 动力学理论 来解释蔡加尼克效应背后的原因。

我们对没有走到最后的初恋念念不忘、幻想有机会再见面再把话好好说完,就像我们在考试还没有到来前祈祷「考的都会,蒙的全对」、期望得到一个好的成绩。 这种需求打破了之前维持的心理平衡,使得我们的心理环境中产生一种张力 这时的你就像一支拉紧的弓箭,时刻警示着自己「不要遗忘」。但如果任务完成,或是心理上认为这件事情已经做好了,弓上的箭就飞了出去,张力也就此释放。

而一旦真的再次跟她见面说完话,就像考完试一样,你并不是突然变得「健忘」了,而是释放的张力系统让你不再执着于记住那些知识。这种张力系统会无形地影响着我们的各种记忆。

同样的,那些没有好好说再见的人、尚未完成的事情, 使得我们的张力系统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我们反反复复回忆起那些错过的瞬间。

当然,这种挂念也非无法克服。 未完成任务的情结可以让人时刻惦念,从而维持兴趣,保持积极性;那如果想要遗忘,就给它一个结束的仪式,或在心理上给它一个「已结束」的暗示,然后把这件事视为已完成的任务。

有些人的出现,也许仅仅是为了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跟你走过那一小段路,所以在心理上给它一个结束,然后不再挂念,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调节好心里的那个张力系统,别被留不下的牵住,也别让该留下的溜走。

参考文献:

[1]边玉芳. (2012). 未完成事件在记忆中的妙用——蔡加尼克效应实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 30-31.

[2]Seifert, C. M.,& Patalano, A. L. (1991). Memory for incomplete tasks: A re-examination ofthe Zeigarnik effect. Erlbaum.

[3]Savitsky, K.,Medvec, V. H., & Gilovich, T. (1997). Remembering and regretting: thezeigarnik effect and the cognitive availability of regrettable actions andinactions.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 (3),248-257.

作者:melo0dy

相关原文:在交卷的那一刻,我就把脑子里的知识也一并交上去了 | 什么是考后健忘症?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出品,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微信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