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要不要和咨询师发新年快乐?

2021-02-11知识

看某位答主的说法,在这里提一下,咨询伦理是约束专业提供心理咨询/治疗服务的心理咨询/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不是约束接受心理咨询/治疗服务的来访者。

咨访关系里,怎么出招在于来访者(当然,做出违背公序良俗的举动有可能破坏咨访关系),怎么接招在于心理咨询/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接招接的违反咨询伦理会受处罚,也会破坏咨访关系,伤害到来访者。关系上从始至终双方都很小心,这个过程会像在打猫猫拳(说的就是这次春晚的武术过招),有可能不利于来访者心理、社交问题的处理。

也就是说,发不发新年快乐的讯息在于来访者,回不回、怎么回复在于心理咨询/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

按咨访关系设置传统和保守的做法,来访者在咨询室和咨询时段以外想跟心理咨询/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接触,包括预约咨询、修改咨询时段和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得到处理,必须通过他们的助理或秘书。公众场合偶遇到了,来访者不主动搭讪,心理咨询/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装不认。来访者搭讪,他们要足够专业的话只会礼节性地回应,但不会多聊什么,更不会像亲友那样跟来访者聊家常,也不会有涉及自身利益的任何交流。

现在是网络时代,心理咨询/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跟来访者们的互动环境跟过去有所不同。已知恪守伦理的做法,他们跟来访者交流只通过微信的工作账号,部分人的工作账号是助理维护,只交流预约咨询、修改咨询时段和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得到处理等与工作相关的情况。主动提涉及心理咨询/治疗的内容,会建议在心理咨询/治疗时交流。工作账号的朋友圈对来访者始终是屏蔽状态,有些也会屏蔽来访者的朋友圈。使用知乎、微博这类网络社区的规则,跟线下社交和微信使用规则类同,工作账号和私人账号分开。在网络社区里,偶然见到来访者发布的讯息,装不认识,不会主动给来访者的网络发布讯息做点赞、转发和评论留言之类的互动,来访者主动交流(eg. 祝节日快乐这些),礼节性回应,但不多聊。更严谨的做法,来访者没机会在网络社区遇到他们,遇上的也是有可能是助理打理的工作账号,账号发布的都是些科普和学术交流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