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共情能力强」和「冷漠」冲突吗?一个「高敏感」的人如何平衡这两种较为极端的心理?

2023-12-13心灵

在医院待的这几年,无论是实习还是正式踏上临床工作,深深地记得带教老师的一句话:「在医院最大的禁忌就是共情!」

也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共情能力越强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

实习时,刚踏入临床,说实话,那时候真的看不得医院里的「人生百态」,而如今看到以后,只会选择「忍」,也会共情,但共情的同时是「冷漠」!

实习轮转,第一个科室是呼吸科,那天的场面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的带教老师真冷漠!」

清晰地记得,那天一大家子人带着70岁左右的父亲打算住院,老爷子平时身体不好,基础病太多,又是疫情期间,呼吸科病号多,各大医院床位紧缺,实在没办法,老师不收。

紧接着,闺女哭了起来,老爷子的儿子闺女在医生办公室跪下来,求老师想想办法收到科室,那个场面,说实话,一言两语说不清,我只记得当时我「狠狠地被共情了」,湿了眼眶!

当时脑子里就是,如果这是我的家人,我想我也一定是无奈之举,才不得不跪在地上,哭着求着医生,总之就是思想很敏感,会想很多…

可老师依旧坐在办公桌旁边,忙着手里的工作,连看都不带看一眼,就别说会去安慰了这一家人了,当时挺不理解,毕竟从开始学医就教导医生要有人文关怀,以病人为中心等等相关的医学伦理。

后来,老师感受到了我情绪的变化,就给我上了一课,告诉我在医院共情,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拿那天的事情作为例子:

他说:「现在这个状况,谁也没法儿,老爷子那么大岁数了,基础病还多,确实走廊上能加床,但是一些基本的设备都没有,但凡出点状况,就会引起医患纠纷……」

等真正步入工作,才发现原来「共情」真是一种内耗,如果共情太深,影响行业状态不说,还会间接影响到健康和生活,一个合格的医生一定要保证自己的情绪稳定!

其实不仅仅医院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不共情不是说共情能力不强,更不是说冷漠,换个说法,共情能力强的人,不一定就非得温柔待人,反倒有时候冷漠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两者谈不上所谓的矛盾。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因为长期过度共情会造成精神内耗,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同情心,从而出现「替代性创伤」!

共情能力强的人,大多数都是「高敏感」的人,生活中,往往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总是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导致自己筋疲力尽……

高敏感的人,如何平衡「共情能力」和「冷漠」两种极端心理?

首先,降低「共情能力」,共情的时候,也要有与之匹配的理性思考,适可而止,而非是出于内心的同情,处于共情和冷漠之间;

其次,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最后,允许自己「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邻域。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