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智能汽车成为了科技领域最火的话题,甚至超过十年前的智能手机。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说,「智能汽车是移动的手机,智能手机是口袋里的汽车。」简单来说确实如此,两者都是智能机器,都是新质生产力,都将颠覆人类生活,成为真正的Game Changer。
![](https://img.jasve.com/2024-5/d9a531f03fe70177f2ea4dc42200cba5.webp)
智能汽车的技术主要分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方面。智能座舱包括智能车机、语音控车、操作控车等,已日趋成熟。但智能驾驶,技术难度大,敢不敢用,能不能用,要不要激光雷达,上路表现到底哪家强,大家却是各执一词,争论不已。技术狂热派认为,端到端智驾就是未来,马上迎来ChatGPT时刻;保守派认为,智驾就是智障,谁命硬谁用,已经搞了几十年,再搞也就这样子。总体呈现两极分化。(这一幕就像是抗日战争前期国内出现的「速胜派」和「亡国派」。)
![](https://img.jasve.com/2024-5/7bffc3f74ad3c251dbec2fc30cf47a21.webp)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很好理解,现在各车企智驾几乎都处于L2+或L3水平,特殊情况要人接管,正在向L4水平过渡。这导致在一些无知群众的错误使用或者软件自身Bug的情况下,自然会出事故,会被舆论炒作,会出现观点混乱的局面。但是智驾大势,不可阻挡!
![](https://img.jasve.com/2024-5/4a96cea7d36db9f66c89b3d87335b87b.webp)
那么,智驾到底哪家强?咱用数据说话!
选择三家典型车企(特斯拉、华为、小鹏)对比,其中特斯拉是电车的领头羊也是智驾标杆,华为研发强大后来居上+传统车企底子(只考虑采用智选车模式的问界,不考虑HI模式),小鹏(理想、蔚来不相上下)代表造车新势力,比亚迪、小米、百度极越等的智驾车2024年才发布,不言而喻:
![](https://img.jasve.com/2024-5/1367c96fa4ee3b7f81c81d2e5b1f837e.webp)
怎么比较?智驾主要是一个数据驱动的AI软件,假设 工程师 能力为同等水平,在核心 算法 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比 数据 和 算力 可得到大致结果,特斯拉数据是华为的10倍,是小鹏的4倍,特斯拉算力(目标是200E FLOPS=30w张A100≈300亿¥)是华为的5+倍,是小鹏的10倍。因此目前: 特斯拉>华为≈小鹏等 。
但由于华为算力自研(包括云端计算平台910B和车端计算平台智能模组MDC 610),可按需扩充追上特斯拉,结合国内丰富的驾驶场景数据,很容易形成软件迭代升级的正循环,因此未来: 华为≈特斯拉>小鹏等 。
一点浅见,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