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累是假的,但要說有多麽的千辛萬苦呢,也不太至於。畢竟艱辛的職業太多太多了。
怎麽說呢,我琢磨運動員訓練就像士兵打仗,得把刀槍磨到位了,才能有底氣和膽魄敢去上戰場。這麽看,拼盡全力地去練習,是咱必須做的。
前面有一篇回答裏有聊過國家隊大致的訓練安排,月度計劃基本走得是「三個大量周+一個小量周」的模式。粗暴理解,兩者訓練內容大差不差,都是「專項+小肌肉」,區別只在上的量級。大周咱就打厚度,專項能挺200公斤的就來190公斤,抓穩定;輪到小周了,重量減到極限的50%-60%來就成,更多偏重在技術、節奏、控制等整體感知上。
遇上狀態不夠或恰好有點小病小痛的,也會覺得度秒如年,跟大夥健身一樣,咬咬牙就頂過去了,很正常。
那運動員是不是越辛苦,就越有成績/效果呢?坦白講,不一定。
其實這麽些年,隊裏的訓練思路一直在更叠升級,能吃苦是優秀和必備的素質,但教練、科研、醫療、保障團隊可不是奔著讓我們更能吃苦去做每日計劃的,他們的共同目標是——如何讓每位運動員的訓練更科學高效?
說下我從東京奧運會回來後那陣一天是怎麽過的吧。
首先,比賽結束後的一周,我是什麽運動都不做的,完完全全地安心躺平。完了回到隊裏,日程目標是恢復。怎麽恢復呢?恩,早上怎麽也得睡到十點十一點吧(在早飯跟睡覺之間,我永遠選睡覺),收拾下就下樓食堂。一般這段胃口還沒開啟,吃的會比較簡單。然後就去館裏訓練,戴護具、動態熱身、彈力帶啟用之類至少沖二十分鐘到半小時吧,整套弄下來渾身都得冒汗(大夥看訓練視訊基本都是光膀子,是真汗如雨下沒辦法)。
正式訓練內容就前面說的專項+小肌肉,以蹲為例吧,先上20公斤空桿蹲幾個標準的找感覺+繼續啟用身體,再慢慢加杠片,第一把只上60-70公斤,蹲幾個等很穩定了,再去一片片加,到後邊大重量了,比如說270公斤的時候,蹲一下就夠,再往上加重量基本就得看當天狀態,試下得了,這部份的訓練就算結束了。
休息的間隙,隊醫會立馬跟上來給緊張的肌肉按摩和放松,完了可以選擇去做雙桿臂屈伸之類的練練小肌肉群,負重也是一點點來,加到個75公斤就差不多了。
走到這,我的訓練就全部結束了(其他年輕運動員大多都還在繼續的)。如果就看上面的訓練,非但不能說辛苦,甚至還有些輕松。但這個過程或階段,是科學訓練系統裏極其重要的環節。
它不能缺,更不能急。
用於導的話來說,舉重歇一個星期,可能得用倆星期來恢復。再加上到我這個年齡,即便你的肌肉、狀態都線上,但看不見的像神經性、內在精神的東西必須一點點去讓它回到最佳的位置。所以越往後練吧,我反倒更能平胡地去享受休息了,不會焦慮或愧疚今天怎麽沒有比昨天更努力。
啰嗦一堆,是想說我們訓練單看強度可能不小,但絕對不是以苦累為衡量的蠻幹,同樣,也不要以時間為衡量標準,而是在科學的框架下再去拼搏發揮的。大夥平時健身,特別是新手或者停訓一段時間後,千萬別急著檢討自個不行,或用力過猛,給身體足夠的過渡可能是更快進入正軌的捷徑。
最後,練了二十來年要說訓練時什麽最辛苦,那必須得是練後逃不掉的隊醫「修理」。人均痛苦面具,一點兒不誇張。
對了,石頭可能還得多一個,練肌肉。
我是 @呂小軍 ,一個熱愛舉重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