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中國足球青訓的問題根源是什麽?是缺好的教練還是缺好的苗子?

2024-01-30體育

我依然是那個觀點,根源就是缺好的教育,所以導致上述兩種「人才」都缺。

教練和球員只是龐大足球產業當中的一部份,而這個產業在國內目前確實只能稱之為「領域」,還從來沒有實作過產業化。國內足球發展的各個階段很多人都明白是怎麽回事,大多數老一代教練是從專業隊球員轉型而來,他們在球員時代就沒有得到過良好的教育,自身的學習能力不足,知識體系存在嚴重缺陷,對足球技戰術知識的理解和傳遞也一直跟不上時代變化,無法將興趣教育和枯燥的技術訓練有機結合。

即便在1992年紅山口會議後,中國足球走向職業化改革,但三十多年下來,國內的「職業化足球模式」培養出來的職業球員依然沒有很好的學習能力,無法針對國內現狀,構築面向青訓和少訓的知識體系,一代教一代的結果就是小球員從少年兒童到青年時期,對技戰術的理解和運用受到了嚴重的限制。

三十年來,國內足球的產業化行程一直是近乎停滯,事實上國內體育產業的發展都很慢,不僅僅是足球,其他計畫也不樂觀。唯一一個看上去走上快車道的是電競。加上經濟發展的制約,教育資源確實有限,不太可能,或者說實在沒有更多理由向體育領域優先觸達。

事實上,足球產業鏈條上的很多環節和實業聯系緊密,也就是常說的軟硬體配套。這些相關的產業不但缺乏人才,還缺乏就業機會和良好的報酬。於是乎,基礎建設跟不上,實業不興旺,科技含量差,最後啥都缺,集中反映在足球領域,就壓縮到了教練和球員身上,僅此而已。

就我在疫情前調研的二十多個三線城市,還有好多學校的球場,跑道依然是煤渣地;即便是一線城市,學校足球場有人工草皮,然而草皮底下缺乏緩沖層,直接就在水泥地上鋪設,這樣的場地使用時間長了,對孩子就是實打實的傷害。

這些內容我已經說過多次,不贅述了。

五天前前,2月11日,徐根寶指導大壽,上海海港隊中多名當年弟子(同時也是現役國腳)去看望恩師,直接被徐指導點名總結亞洲杯上出現的問題。只有張琳芃、朱辰傑在能力之外說到了「思想包袱」。顏駿淩說的是「需要放開一點,還是太緊了。」

怎麽放開,現在這批球員能說得出來嗎?另外,「思想包袱」這個詞,不嫌過時嗎?

徐根寶指導最後的總結是:

「認知的水平不行,所以現在中國足球要提高認知水平。」

認知怎麽建立起來?教育。

認知的概念這裏還是簡單說一下。「認知,指的是人們 獲得知識或套用知識 的過程,或資訊加工的過程,這是 人最基本的心理過程 」。知識儲備不足,溝通方式單調,資訊傳遞的能力肯定就不足。知識儲備和溝通方式從哪來?還是教育。

上教練班的時候,兩位恩師 @張然 指導和高佳指導多次強調過,青訓教練必須從小球員的實際情況出發去設計訓練內容。我回深圳以後,觀察了一通小公舉的同學們,決定開始的時候所有訓練內容都往遊戲方面靠,先問我家小公舉和她的同學喜不喜歡,但凡有一項讓ta們當中多數人覺得沒意思,立刻更換成別的計畫。現在我談不上開班,也就是周末帶ta們玩一玩,順便自己攢經驗值。班裏好多家長都先後問我為什麽老是玩遊戲,我只會反問他們一句話:

「你覺得小朋友們開心嗎?開心就夠了。」

不開心,自然就不會對體育計畫有興趣。周末帶著小公舉在學校場地裏玩,看到有家長帶孩子一起來打籃球,孩子之間的比賽大人不參與,在一旁陪同,閑極無聊開了一把農藥,沒留神手機的聲音大了一些,好幾個小朋友的註意力立刻被吸引過去了。

對呀,手機/電視/電腦遊戲不香嗎?就算自己不能玩,看別人玩也能看得興高采烈。包括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不奇怪。

我從來不敢說自己能成為一個好教練,我只能努力不成為我不認同的那些教練,努力讓孩子去體會什麽是足球的快樂。如果可以的話,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去面對學習、訓練和生活,就好。

因為各方面教育滯後(包括通識教育和社會人文教育),以及各地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國內至少我去過的城市,很多七八歲的孩子對足球的認知依然是蒙昧的,很多娃聽話地埋頭苦練並不代表真正喜歡。就算到了9~10歲年齡段,孩子具備初步的自主意識,知道自己要像學習一樣去周而復始地練習足球技術,對於「為什麽要練習」和「怎樣練才能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快樂和成就感」,也一樣是懵懂的,更談不上熱愛。

此外,對於特別感興趣的東西,例如動畫片和遊戲,孩子的專註度能維持很長時間,而動畫片和遊戲之外的專註度時長就千差萬別。此前的理論例如「一般4~5歲的時候, 在良好教育的情況下, 一般註意的時間能維持在10分鐘左右」基本不適用於國內多數孩子。原因再簡單不過了,每個家庭的教育水平難以衡量,也就很難有一個標準去界定什麽是「在良好教育的情況下」。北上廣深四個超一線城市我自己都親眼見過,不少爺爺奶奶送孩子上小學,在學校門口五米不到的地方就能隨隨便便站著抽煙,這也能算「良好教育」?

考教師證的過程中,我請教過很多幼稚園以及小學老師,和ta們探討過孩子專註度的問題。得出的普遍結論是,6~8歲孩子的專註度(平均值)只有大概8分半鐘,個別好一點不過10分鐘出頭,經過系統培訓和練習,最好的案例可以到達15分鐘,但這不是普遍現象。實際的情況我自己也有多次測試,我家小公舉有不少同班同學就住在同一棟樓,來家裏一起寫作業的次數很多,真正能半小時內完全集中精力的,一個都沒有。作業時間基本上都帶有強制性質,而在強制的時間段,ta們確實對學習的興趣不大。

玩是每個人的天性,要把天性引導成熱愛和習慣,教師都不敢說做得到,教練就更難了。

所以習慣基本都是靠引導,而不是靠強制。引導其實就是來源於教育水平。

我每天起床,都要把 @張然 指導上課時的一句話從手機裏翻出來看一遍。他從事青訓工作幾乎二十年,而且他的父母都是老師,自然而然比其他教練更有優勢。教我的時候每句話都是金玉良言,可惜的是上教練班不能錄音錄像。

「要真正弄懂孩子們的情況是不容易的,和孩子溝通就更不容易。不是你們當了爹媽就明白孩子在想什麽了,退一萬步,即便你能弄懂,你說的東西他聽得懂嗎?」

另外,我希望有些學校的教練,不要整天拿榮辱感、使命感、自己的KPI去教孩子。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和孩子沒有關系。這個故事以後有機會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