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有所扶,是「民生七有」的重要內容,而公益慈善是實作弱有所扶的重要手段之
一。
近年來,中國公益慈善事業有了長足進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登記認定慈善組織超過1.3萬家;制度建設方面,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透過關於修改慈善法的決定,修改後的慈善法將護航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公益慈善的話題總被頻頻提起,怎樣提高公眾慈善捐贈積極性?如何提高慈善組織的運作效率和公信力?慈善組織的資訊公開和透明度情況如何……
在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慈善總會黨委書記、副會長孫達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專訪,回答了以上問題。
全國年度慈善捐贈總額突破2000億元
NBD : 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總體水平如何?與慈善事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相比還有哪些方面有待提高?
孫達: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慈善事業取得了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表現在第三次分配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增強,慈善事業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方面的價值與作用日益凸顯。中國慈善事業實作質的突破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首先,慈善組織數量與規模明顯提升。目前,中國慈善組織存在兩種型別,一是經過民政部門認定的慈善組織;二是沒有經過認定但實際上符合慈善組織基本特征的非營利性組織。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登記認定慈善組織超過1.3萬家,成為中國慈善事業的深厚基礎。
其次,慈善捐贈與誌願服務大幅增長。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備案的慈善信托1433單,全國年度慈善捐贈總額突破2000億元。全國誌願服務資訊系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底,全國誌願服務隊伍已超過123萬支,記錄誌願服務時間超過37億小時。 正是由於慈善捐贈與誌願服務的蓬勃興起,慈善事業所承載的第三次分配在中國收入分配調節中的基礎性作用也被社會各界日益重視。
從2020年開始,中國民政領域誌願服務次數超過2000萬人次
第三,慈善生態系日益完善。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這為慈善事業的發展創造了巨大機遇,開辟了廣大空間。
第四,慈善文化逐步深入人心、獲得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不斷加強慈善文化宣傳教育,並將每年9月5日確定為「中華慈善日」,使「人人慈善」逐步成為一種生活時尚、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
第五,慈善事業作用與功能日益凸顯。隨著中國慈善組織的快速發展,慈善捐贈、誌願服務的日益增多,慈善事業在完善社會保障、參與社會治理、投身第三次分配、助力實作共同富裕等方面的作用不斷提升,功能不斷增強。
當然,與世界上慈善事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慈善事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盡管中國人均國內生產毛額已超過1萬美元,但近年來慈善組織逐年募集的捐贈款物總額並未實作與經濟增長同步,僅占國內生產毛額的0.2%左右。
近年來,中國個人向慈善組織進行捐贈的占比依舊較低,僅占全部捐贈總額的25%左右。分析起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慈善組織的公信力與專業性有所不足,直接影響了個人捐贈的積極性;現行稅收政策等對個人捐贈的激勵力度不足等。
近年來,中國慈善服務社會組織捐贈收入金額有所波動
現代科技手段是 提升慈善事業效率與透明度的利器
NBD:
針對慈善組織的資訊公開和透明度問題,有哪些改進措施?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慈善組織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孫達: 公開透明是慈善事業的最基本要求。新時代新形勢下,慈善事業更應該秉持透明、幹凈、永續的理念,強化價值與道德教育,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首先要強調政策引導,完善法律法規,明確慈善組織依法合規經營,規範慈善活動從籌款到資金使用等方面的全過程行為,加強對捐贈者和受益人的保護力度。
第二,要加強資訊公開和監管,有效防範各種不當或違法行為。應進一步完善資訊公開機制,推動慈善組織透過公開自審、社會監督和公開評估等方式,提高自身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三,要提高慈善事業發展力度,事業發展健康了,募捐與使用渠道疏浚了,公開透明也就實作了。
探索與創新慈善事業發展模式,將互聯網等引入慈善領域,是提升慈善事業效率與透明度的利器。 建立線上慈善平台,可實作捐贈和公益活動的資訊化管理和監督。透過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實作慈善款項的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保證善款的正當使用。透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實作慈善計畫的科學評估和高效管理,確保慈善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等。 現代科技手段的引入,能夠讓更多人信任和參與慈善事業。
浙江嘉興開展「96345」黨員誌願服務日活動,推進公益慈善事業發展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NBD: 在慈善捐贈方面,中國公眾的參與程度如何?您認為進一步提高中國公眾參與慈善的積極性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孫達: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道德文明水平的日益提高,公眾參與慈善事業的深度、廣度和溫度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在最近三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針對國內外各種自然災害的救助幫扶方面,慈善早已成為一種不可忽視、不可或缺的強大力量。
尤其是在互聯網成為慈善募捐的主要渠道與平台後,中國參與慈善捐贈的人數正在呈幾何式增長,以「99公益日」為例,2023年「99公益日」活動期間,公眾參與人數超過1.2億,較上年翻1倍;愛心符號「小紅花」互動量超過3億;公眾籌款超過38億元,展現了慈善所擁有的強大影響力、感召力。
總結近年來,中國慈善捐贈的總額雖有所增加,但總體規模依舊較小,人均捐贈額較低,社會捐贈文化氛圍還不濃厚。此外, 中國對慈善捐贈的激勵政策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足,比如慈善捐贈稅收方面,對慈善捐贈的扣除限額標準偏低、慈善捐贈的稅收優惠政策尚忽視非現金捐贈等,這些都對公眾捐贈的積極性有所影響。
為改變這一狀況,更好地提升公眾慈善捐贈熱情,我認為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一是著力營造人人知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社會文化氛圍。重點是註重慈善價值觀的養成,加強「慈善文化進校園」的力度,引導大眾媒介關註慈善,註重對慈善典型人物的宣傳推廣,推動公眾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慈善觀。
二是加大慈善政策優惠力度。重點是根據新修改的慈善法落實工作細則,擴大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範圍,適當降低慈善組織獲得稅前扣除資質的門檻,簡化退稅和異地認定流程。進一步完善慈善捐贈人權利保護制度。
三是確實推動慈善捐贈公開透明和合理使用,明確慈善組織違反資訊公開的懲罰措施,加強對慈善捐贈資金的跟蹤監督,提升慈善捐贈績效,涵養陽光慈善意識,強化透明慈善制度。
中華慈善總會的誌願者在河北省涿州市鋼研物資儲備點內搬運捐贈物資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要挖掘培養慈善專業人才
NBD:
中國慈善組織在數量、規模、專業化程度等方面的發展狀況如何?有哪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慈善組織?
孫達: 前面我談到過,截至2023年底,全國慈善組織有1.3萬余家。雖然數量較過往有所增加,但也依舊存在地域分布不均、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主要表現在東中西部地區之間、重大國家戰略發展區域之間、重大國家戰略發展區域內部各省份之間慈善組織數量上的不均衡。東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內陸少,這種不平衡現象使得各地區慈善組織之間無法形成有效合力,覆蓋到每一處應該覆蓋的地方。
與時代發展需求相比,中國慈善組織尚存在專業化程度不高的狀況,突出表現為專業人才緊缺、專業力量不足等,已成為掣肘慈善事業高品質發展的「攔路虎」之一。權威機構數據顯示,自2019年始,中國高校才開始系統推進慈善教育。截至目前,全國僅有35所高等院校開展公益慈善專業教育,培養的慈善專業本科畢業生不足千人。慈善組織急需具備計畫策劃和實施能力、傳播和新媒體運用能力、資金籌集能力的專業人才。
專業人才的匱乏直接導致慈善事業的專業化、職業化受到影響,一些行業怪象、亂象也由此而生。如 有的慈善組織缺乏專業籌款人員,導致好的計畫無法籌到足夠善款;有的缺乏專業財務人員,導致在運作計畫和公開資訊時損害公信力;有的缺乏專業的法律人才,導致慈善計畫運作過程中出現違規違法行為卻渾然不知。 說到根本,慈善領域專業人才的挖掘培養,是一道擺在所有慈善組織面前的「必答題」,且已經到了從速作答的時候。
應急救援隊的誌願者隊員們在整理救援裝置 圖片來源: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NBD: 如何提高慈善組織的運作效率和公信力?在慈善公益事業中,如何引導和規範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政府、企業和慈善組織如何形成合力?
孫達: 提高慈善組織運作效率和公信力,是實作慈善事業高品質發展的基礎之一。進一步加強慈善組織的統籌協調能力,構築健康有序、多元合作的慈善生態和治理格局,對推進慈善組織自身建設和慈善事業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認為應重點抓住這樣幾個環節:
一是不斷建立健全慈善組織領導體制。從大的方面說,要認真落實慈善法要求,在黨委領導下,由各級政府建立慈善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督促和指導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做好慈善事業發展和規範管理工作。
從小的方面說,要下大力氣提高慈善組織內部治理水平。各級各類慈善組織都應以提高業務能力為核心,完善現代慈善組織管理制度,強化內控監督程式,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組織「透明、高效、規範」的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
二是進一步健全完善慈善行業協調機制。鼓勵發展樞紐型慈善組織,充分發揮慈善行業組織和樞紐組織的統籌協調和示範引領作用,促進資助型、服務型等各層次、各型別慈善組織全面發展,形成層次清晰、分布合理、特色鮮明、分工明確的慈善組織良性生態格局,提升慈善行業自律能力和自治水平。
三是要持續加強慈善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探索高等院校與行業組織、大型慈善組織、科研機構等合作培養慈善專業人才,完善慈善從業人員的職業評價體系,拓寬職業晉升通道和發展空間,提升慈善行業對專業人才的吸重力。
關於如何引導和規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問題,我認為需要著眼於現實情況,根據不同切入點與著重點,逐步實作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機制,並使之常態化、長效化。
一是牢固樹立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文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在於有責任的企業文化建設,讓履行社會責任之根深植於企業員工心中,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二是建立與完善履行社會責任的相關制度。如業績考核評價制度,以此增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內在動力。
三是明確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規範,促進企業形成有效履行社會責任的工作方式和行為方式,倡導誠實守信、品質至上、持續創新、綠色人文等理念,指導和規範企業員工的行為,引導企業員工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四是豐富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式方法。要建立好載體、平台與渠道,明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範圍和方式方法,並逐步打造品牌計畫,以此為抓手,不斷擴大企業的影響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生態環境。
在世界各國的社會實踐中,慈善事業始終都是政府實作社會穩定、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慈善事業不僅是一種公民品德的體現,就政府而言,更是一種社會管理的必要方法。慈善事業透過價值觀體現與財富流轉,在政府、企業、慈善組織和公眾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和分配,幫扶弱勢群體,縮小貧富差距,緩解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是社會管理創新體系中具備柔性和顯性社會效果的完美方式。
慈善事業是從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需求出發,透過自上而下的幫扶政策和自下而上的慈善行動,建立一個永續發展的良性結構,從而實作社會創新和社會轉型。
中國民政領域誌願服務時長總體呈現上升趨勢
NBD: 中國慈善事業有哪些具有創新性的慈善計畫?
孫達: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慈善事業從萌芽復蘇到茁壯成長的過程有無數創新性的慈善計畫,它們的影響之大、效果之好、受益者之多已被社會公認。
這裏我只談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中華慈善總會的「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幸福家園」工程是由中華慈善總會聯合全國各省市慈善會與互聯網公開募捐資訊平台「公益寶」共同建立的一個針對全國近70萬個村社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慈善賦能計畫。
計畫擁有「兩大功能」,即透過互聯網為每個村、社群建立一個互助基金,幫助村社規範籌募慈善資金,用於實施村社慈善公益計畫;建立一套慈善誌願者註冊管理系統,幫助村社成立各類誌願服務隊伍。還有「四大作用」,即賦能社群、連結鄉愁、提升能力、樹立信心。
計畫自2019年啟動以來,截至2023年12月,全國共有22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機構參與實施「幸福家園」工程,共計開通地區近900個,共認領村社43000多個,釋出計畫23000多個,累計籌款16億元,被稱為新時代的「希望工程」。
記者| 李宣璋
編輯| 陳星
視覺| 帥靈茜
視訊|
步靜
排版| 陳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