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新華路明宅邊上停滿了旁邊市場的電動車,居民反映出行困難!這座明宅還是杭州僅存的三座明代建築之一

2024-09-13社會

近日,橙友韓先生發帖反映:長慶街道新華路227號明宅邊人行道上經常電動車占滿道,行人寸步難行,特別是老年人、殘疾人,望街道督促絲綢城管理人管一管這老大難的問題,還市民一個寬敞的人行道!

韓先生告訴橙柿直通車記者, 這條路電動車占道的問題已經有很久了,附近有很多老舊小區,住的老人多,他每天買菜都要經過這裏。

「我60多歲倒還好,這邊還有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腿腳不方便的殘疾人,這也是他們每天出門買菜的必經之路。我覺得這個問題說小也小,希望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

現場:明宅東側人行道停滿電動車

最窄處行人只能側身透過

9月9日上午10點,直通車記者來到現場,從明宅東側的圍墻沿著新華路往南走, 過了明宅東門,路突然變窄,人行道左側橫著停滿了電動車,右側也沿路的方向停著好幾輛電動車,行人只有約半米寬的空間可以通行,最窄處需要側身透過。

住在十五家園小區的王奶奶說:「這個地方因為有絲綢服裝城,商戶的車子多,沒有足夠的地方停,雖然人行道上並沒有電動車停車線,但商戶的車子一停就是一天。」

朱大伯告訴直通車記者,他每天買菜都要經過這條路,大多數時候商戶的車停得還好,對行人的影響不會很大,但有時遇上亂停的車,就會很難走。

環北絲綢服裝城設有地下電動車庫

但早9點到下午4點間只出不進

記者繼續向南走,從明宅到環北絲綢服裝城東門的一小段路,路邊劃出了電動車停車線,還放置了三個圍欄,旁邊豎著藍色指示牌:請將非機動車有序停放在指定區域內。

環北絲綢服裝城門口的保安說,這些圍欄是服裝城管理方放置的,為了規範服裝城東門附近的停車秩序。

再往南,服裝城的東2門附近有兩塊電動車停車區域,大概半塊標準籃球場地大小,靠北的一塊對外開放的。上午10點半,這瑞奇本上已經停滿了。

另一塊是專門給外賣車的臨時停放點。負責這塊的管理人員表示,這邊的車位是限時給外賣和打貨的使用,過了下午2點,會開放給外邊的電動車停放。

服裝城內小賣部的老板告訴記者,這裏 地下2層有個電動車庫,但早上9點後就不能停進去了,要到下午4點之後才開放。

記者在絲綢服裝城的地下電動車庫看到,這裏已經停滿了電動車,墻上張貼規定:嚴格管理場內電動車隨意停放的行為,杜絕隨意停放占用公共通道、消防通道引起的安全突發事故,禁行時間內所有電動車禁止駛入市場,已駛入的電動車將采取只出不進的管理辦法。

長慶街道:兩個市場停車矛盾突出

周邊秩序整治一直是重點工作

對於這一帶電動車停放問題,屬地長慶街道這樣橙柿直通車:新華路227號明宅位於新華路北段,緊鄰杭州環北絲綢服裝城和杭州中國絲綢城兩家批發零售市場,每日人流、車流量很大。且兩個市場由於先天性條件限制,停車場地嚴重短缺,特別是電動自由車停車矛盾突出,相當部份車輛只能在周邊鳳起路和新華路上停放。

兩個市場周邊秩序的整治工作,一直是長慶街道的工作重點之一。街道協同市場主辦方、城管執法、交警中隊、派出所以及相關社群建立了聯合整治機制,並派駐管理人員加強對市場周邊的日常巡查管控。

根據整治機制,街道非週期性開展聯合執法,加大對亂停亂放、占道經營、違規拉貨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工作。

同時,街道也註重源頭治理,壓實市場主體責任,要求市場加強對商戶、托運公司等宣傳和管理,落實門前三包,強化對市場範圍內以及周邊鳳起路、新華路的日常秩序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上,街道還透過設定必要的隔離、導流設施,增設車輛停放點,放置宣傳提醒告示牌等,從硬體上提升市場周邊的秩序管理。

如街道 前期在環北小商品市場拆遷地塊增加設定機動車停車區,對接市區城管部門在新華路取消部份機動車泊位改成非機動停放點等,引導分流市場車輛。從前期的整治情況看,目前鳳起路沿線有明顯提升。

針對新華路的問題,街道將根據現場實際,協調市場、執法等部門,在加強宣傳引導的基礎上,在管理力量上加大投入,做好日常巡查管理,並適時組織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在硬體方面,研究設定一些行之有效的隔離導流設施,規範新華路及周邊道路的停車、通行秩序,以提升管理成效。

9月11日中午,橙柿互動記者再次來到明宅東側的人行道附近,可以看到,靠近服裝城的行道圍欄內放置了一排整齊的紅白色路錐,沒有亂停放的非機動車;而靠明宅的一側,雖然還有部份電動車,但擺放比較整齊,應該不會對行人造成太大的影響。

明宅還是杭州市文保單位

是現存為數不多的明代居民建築

橙柿直通車記者還了解到,位於新華路227號的的明宅還是杭州市級文保單位。

這個白墻黑瓦的大宅院,占地2.8畝,由兩座古宅整合而成,分別是南軸線上的茅宅和北軸線上的陳宅。

圖片來源:下城釋出

其中,茅宅是明代晚期的宅邸。1884年,茅家買進後稱其為茅宅,宅院由轎廳、石庫門、正廳及前後三個天井組成,為二層樓屋,面闊五間,坐西向東。

圖片來源:下城釋出

前有天井,天井兩側各有廂房兩間。正屋明間梁架擡梁式,用五柱,其中三根金柱貫穿上下兩層,前後檐柱立於一層梁上成騎廊。左次間後金柱與後檐柱間鑿有水井一口,這種在廳堂內掘井的做法較為少見。

1984年文物普查時,在茅家廚房內發現一塊60厘米見方的地坪磚,上刻「明萬歷貳十伍年造」標記。經專家鑒定,茅宅是杭州僅存的三座明代建築之一。

圖片來源:下城釋出

陳宅原址在拱墅區霞灣巷15號,縱軸線上有房屋五進,其中第二進為明末清初的建築。因運河江漲橋段河道拓寬拉直,為保護古宅,當年將陳宅第二進與磚雕門樓等物件遷至新華路上的茅宅,按原樣復建。

陳宅坐西向東,宅內金柱的柱頂石下還做有地宮,為0.01平方米的磚砌小坑,內放寶瓶一只,瓶內貯存著少量錢幣。在民宅內柱頂石下設地宮的做法在杭州已發現多處,而國內其他地區至今尚未看到,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