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陳冰:打貿易戰兩敗俱傷 歐洲人為何執迷不悟?

2024-07-15社會
直新聞 : 歐盟下周表決是否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據說德國準備棄權,這預示著什麽?
特約評論員 陳冰: 德國準備棄權,意味著中歐貿易戰難以避免,但仍有商量的余地。就是說,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看來是難以逆轉的,但究竟增加多少關稅,還有商量的余地。
在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後,德國的反對聲音最大,因為中德電動車制造及電池方面的合作很密切,兩國的汽車市場也是緊密相連。要是歐盟執意要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中方放出風聲,說要對歐盟及其他國家的大排量高端汽車加征關稅,德國汽車制造商將首當其沖,因為中國市場上的高端車,以德國制造為主流。
現在歐盟就臨時關稅進行投票,作為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不是反對而是棄權,意味著德國對加征臨時關稅不支持也不反對,把權力交給其他國家。雖然周一(15日)的投票不具有約束力,但德國的棄權給歐盟各國卻有暗示作用,有可能減少反對票。
歐盟決策過程中,27個成員國中有15個反對,就可推翻加征關稅的提案。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看到匈牙利一個國家明確反對,德國總理朔爾茨則拒絕透露是否投棄權票。德國的這一票很重要,如果投的棄權票而不是反對票,就意味著中歐貿易戰不可避免。
目前歐盟委員會和中國政府在進行談判,結果很可能是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但稅率可能下調。歐盟委員會自7月5日起,開始對中國電動車加征17.4%至37.6%不等的臨時關稅,四個月後將正式加征關稅,5年期限。
現在中歐雙方的談判重點,或許將轉變為關稅稅率問題。中國宣布對歐盟機電產品進行反調查,主要涉及鐵路機車、光伏、風電、安檢裝置等產品,意味著中歐貿易緊張在加劇。
直新聞 : 有評論認為中國的反制相對克制,是否意味著中歐貿易戰還有挽回余地,起碼不要變成全面貿易戰。您怎麽看?
特約評論員 陳冰: 的確,中國的反制比較克制,都有些被動應對的味道,因為中國不想和歐盟打貿易戰,中國知道打貿易戰的後果是兩敗俱傷。自從歐盟去年展開對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後,中國的反制措施包括對歐盟幹邑葡萄酒展開反傾銷調查;對歐盟豬肉及相關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再就是剛宣布對歐盟機電產品進行貿易投資壁壘調查。
中國的反制其實是發揮降溫作用,努力避免中歐展開全面貿易戰。但是現在形勢在急劇變化,歐盟很可能在貿易上對華強硬,不排除中歐發生低烈度的全面貿易戰。首先,剛結束的華盛頓北約峰會,把中國置於歐洲的所謂「安全威脅」,這個安全包括經濟安全,所以歐盟為保護自己的汽車工業,可能給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由此引發中歐間不斷加碼,在不同的產品上相互加征關稅。
其次,川普遇刺後,重返白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會影響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向川普的政策看齊。川普丟擲的競選綱領,聲稱要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60%的關稅,可能促使歐盟委員會跟進。歐盟委員會下一任主席,很可能仍是是親美的馮德萊恩,她對中國不友好,可能揮動關稅大棒。
最後,歐洲各國政治動蕩,有向右轉的跡象,右翼和極右翼政黨都強調保護國內產業和就業,有排外傾向。歐盟的三個大國,法國剛舉行議會選舉,極右翼政黨崛起,左中右三分天下,政治癱瘓,不排除透過對華貿易戰,來尋找政治共識;德國政府名望較低,雖然極右翼政黨對中國比較理性,但執政聯盟為避免給反對黨留下口實,也可能放棄比較務實的對華政策,開始「耍滑頭」,就像在電動車關稅問題上投棄權票一樣;義大利則是極右黨執政,上台就結束「一帶一路」倡議。
歐洲政治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傷害中歐貿易和經濟交往。德國現在不僅要逐漸拆除5G網路中的中國部件,還開始討論使用中國制造的風電渦輪機,會不會有安全隱患。我們曾笑話美國人把中國造的港口起重機當成安全威脅,現在德國人一樣有把風電渦輪機當成安全威脅的趨勢,可見泛政治化的病,已從美國蔓延到了歐洲。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可能會對加劇中歐貿易緊張。
作者丨陳冰,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