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美國官員連支損招,挑撥歐洲對華施壓!美媒放風:北約打中資基建計畫主意

2024-07-15社會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張思思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繼北約發表宣言抹黑中國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日放風稱,北約官員正在討論,如果歐洲大陸東部與俄羅斯爆發更大範圍的沖突,北約將采取行動收回歐洲一些由中國持有的基礎設施計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這是美媒借助北約峰會的時機向歐洲施加輿論壓力,迫使其對中國更強硬。

當地時間2024年7月10日,北約峰會在華盛頓特區舉行(視覺中國)

CNN在報道中先回顧中國投資的好處稱,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為歐洲基礎設施投資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當歐洲還在從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泥潭中向外爬行時,中國投資公司的基礎設施融資承諾似乎是一筆不小的意外之財」。然後,CNN筆鋒一轉:「隨著二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陸地戰爭的爆發,西方對北京支持俄羅斯發出警告,北約國家現在將這些投資視為一種負擔,他們開始討論如何收回其中一些計畫。」
CNN援引一名美國官員的話聲稱,北約官員擔心如果沖突擴大,「北京可能會利用其在歐洲擁有的基礎設施向俄羅斯提供物質援助」,而收回中國持有的基建計畫是歐洲規避風險的途徑之一。
報道援引所謂北約官員的訊息,點出「討論沒收中國持有的基礎設施」背後的推手是美國。報道稱,官員們表示,有關在基礎設施方面采取行動的討論仍處於早期階段,北約成員國的參與程度也有所不同。一名北約外交官建議:「帶頭討論的美國需要在雙邊基礎上進行協商,以獲得必要的支持。」
至於如何「沒收」,CNN稱,有北約官員表示,如果戰爭爆發,這些中國持有的基礎設施幾乎肯定會被歐洲國家國有化,或者在緊急安全措施下,由各國暫時接管,不過中國可以在事後向法院起訴他們。而美國官員出主意稱,歐洲可以故伎重施,照搬在俄烏沖突後迫使俄羅斯出售資產的方法,比如芬蘭一再阻礙曾由俄羅斯實體擁有的赫爾辛基造船廠的業務,直到2023年年底其被出售給一家總部位於加拿大的實體。
至於這些基礎設施覆蓋的範圍,CNN稱,一名美國官員表示,相關討論已經從低技術領域擴充套件到高科技領域,比如量子計算、半導體和電信基礎設施。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歐洲安全計畫負責人呂蘊謀1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本次美國媒體率先披露這個訊息,一方面是借著北約峰會渲染「中俄一體」的氣氛,另一方面是給歐洲施加輿論壓力,迫使其在對華政策上更加強硬。
呂蘊謀說,一直以來,美國有意將歐洲的沖突與其印太政策繫結起來,以便延續其利用盟伴體系遏華的險惡用心,而炒作「中俄一體論」是美國在這一邏輯下推行的關鍵一招。美國利用北約體系針對中國主要從兩個方向發力:一個是加強北約與其印太夥伴之間的聯系,從而在中國周邊增加安全壓力,破壞局勢穩定;另一個則是利用北約對歐洲安全的控制,破壞中歐正常合作。本次美媒提到的方法屬於後者。
不過,CNN報道稱,不是所有歐洲國家都希望北約討論該方案,法國試圖將對基礎設施的討論轉移到歐盟框架下,因為歐盟在其他經濟事務上擁有更大話語權。北約官員稱,來自法國和其他國家的觀點影響了此次北約【華盛頓宣言】的措辭,這些國家認為,北約不是挑戰中國的最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