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在崗就是過年 是誰在用堅守轉動萬家團圓

2025-02-04社會
新華社廈門2月2日電(記者付敏、陳旺)新春佳節,守歲迎新。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裏,有這樣一群人,仍然忙碌在崗位,守護著萬家團圓。
快遞小哥:穿梭街巷 投遞新春溫暖
來自黑龍江的劉維,已經在廈門從事快遞工作11年。今年,是他在崗位上度過的第八個春節。
「春節期間,快遞多,大多是年貨,就不回家過年了,我已經習慣了,春節後我再調休。」劉維說,「在春節這種大節日裏,能透過我的工作給市民帶來便利,是一種溫暖與責任。我覺得挺好的。」
圖為劉維在派送快遞。新華社記者 陳旺 攝
劉維負責4個小區的快遞派送任務,每天收發快件量在100件左右。早上六點多起床,七點多到崗,忙碌到晚上九點多收工是常態。
劉維表示,過去十多年,他見證了快遞行業的綠色發展,「我們使用的膠帶是可降解的,紙箱是可回收的,編織袋也是可重復使用的。日常工作中,公司也一直要求不要過度包裝。再有,我們送快遞的車也全都更換成電動車了」。
從業多年,劉維對工作的熱情不減反增。
「我很熱愛我的工作。過去幾年,社會各界對我們快遞人員的關註度也越來越高,我們的待遇、福利也越來越好。」劉維說,當客戶說「謝謝」時,「我很高興,覺得很有成就感。這就是工作的意義」。
電力工人:上島入海 守護萬家燈火
在世界文化遺產地鼓浪嶼,半個月前,遊客就開始增多,用電需求量也不斷加大。對廈門鼓浪嶼供電所員工王毅鴻來說,春節就是一個「比普通工作日更重要、更忙碌的節日」。
目前,為助力鼓浪嶼打造「零碳島」,島上推廣了300多套全電廚房,春節期間將「電力全開」,配套的供電路線是王毅鴻巡檢的重點,「因為相比平時,島上遊客會更多,巡檢力度肯定要加大,才能確保供電路線穩定可靠」。
圖為王毅鴻騎著自由車在鼓浪嶼島上巡檢。新華社記者 付敏 攝
鼓浪嶼上沒有機動車,王毅鴻巡檢,靠的正是島上僅有的4輛自由車。
「每次騎著車在鼓浪嶼巡檢,迎著海風,我都能感受到這座島的溫暖。一想到島上的居民、遊客、商家都能過上一個開心、安心的幸福年,我就覺得這份值守是值得的。」王毅鴻說。
城市的另一端,廈門集美大橋西側海域,海底電纜運維人員孫誌鴻穿著厚厚的防水衣,正在進行無人艇下水前的偵錯。
圖為孫誌鴻(右)在進行無人艇下水前偵錯。新華社記者 付敏 攝
廈門是核心城區位於海島上的城市,島內沒有電源點,春節寒潮南下,廈門迎來全年最低氣溫,進一步推高了廈門北部海域海底電纜的供電壓力。
「這條海纜是直接鋪設在海床上的,往來的船只如果在電纜禁錨區域擅自拋錨,拖動的鉤錨會對電纜造成損傷。春節期間,我們需要對這條電纜進行值守和特巡。」孫誌鴻介紹,相比傳統的人工巡視,現在使用的無人艇巡視的精度更高、範圍更大、效率更高。
「我入職4年,每一年的春節都在崗位保電值守。我的家人也理解我、支持我。」孫誌鴻說,「守護著萬家燈火團圓,是非常有意義的。」
建築工人:責任上肩 全力保進度
作為廈門翔安機場通航重要配套計畫之一,廈門翔安機場貨運區工程計畫保持著火熱的建設狀態。在施工現場,100余名建設者搶抓施工,多台吊機、卡車、錨桿鉆機正開足馬力,切割聲、捶打聲和機械轟鳴聲交織混響,一派繁忙景象。
翔安機場貨運區工程計畫總建築面積約18.28萬平方米,將承擔航空貨物運輸集散、監管查驗等功能,計畫建成後,年貨郵吞吐量達50萬噸,終端年設計貨郵吞吐量150萬噸。
圖為謝楠(中)在計畫上進行現場安全協調。新華社記者 陳旺 攝
中建三局廈門翔安機場貨運區工程建造總監謝楠負責該計畫的現場安全協調工作,每天工作約12小時。目前,計畫主體工程已經施工70%。
在謝楠看來,作為一線建築管理人員必須與計畫同在、與工友同在。
「因為計畫需要有效地管理、協調,才能在安全的狀態下組織生產工作。」謝楠說,「我們始終要責任上肩,把計畫當成自己家一樣,才能把計畫建好。」
對謝楠來說,春節的堅守,是團隊責任與擔當的體現。
「我們來的時候,這邊還是黃沙一片。經過一年的奮戰,這些建築一座座拔地而起,這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謝楠說,「新的一年,希望能經歷更多有意義的計畫。」
據介紹,今年春節期間,翔安機場片區數千名建設者堅守崗位,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全面加快施工速度,確保廈門翔安機場如期通航。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