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這個測試傳的很廣,大家議論紛紛:
最後有人出來辟謠,說這是「陌生人情景實驗」教材上的圖片,把這題目打假了,然後大家的討論都戛然而止了。
但是這題本身可以引發一些思考。
教材上的漫畫其實說明不了什麽,也許這個教材上的圖示註錯了呢?
所以,我想說下真實的實驗視訊是什麽樣的。
這是真實視訊,小孩叫「小四月」,一開始「小四月」跟媽媽兩個人玩。玩了一會兒就自己玩去了。
然後陌生人進入房間,小四月從離門比較近的地方一直退後,退到媽媽身邊,並且背部向著媽媽,面部向著陌生人。
隨著實驗的進一步推進,媽媽與這位陌生人交談,並且圍繞「小四月」的日常來談,「小四月」才放松警惕,慢慢改變了坐姿;再過了一會兒,還跟陌生人一起玩了起來。
由於「小四月」是個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所以媽媽不在的時候,「小四月」還能跟陌生人一起玩一會兒、聊聊天。
所以,如果真是有人拿這個圖來問我,那我會問,這個陌生人是剛進來呢,還是進來以後跟母親交流過了一會兒了呢?
如果是剛進來,我更傾向於「右邊是母親」, 因為面前的自己還能盯著,遇到危險還來得及反應;背部不長眼睛,更需要安全感。
如果進來以後跟母親交流過了一會兒了,孩子覺得是母親都認同過的人,應該對自己不會有傷害,那麽對陌生人的防備心會有所降低,安全感就會好些。
不安全的場景下,把背部靠著墻,或者靠近給可信賴的人,明顯是一種本能。
歡迎關註我@光之泉 免費評估缺愛程度可加我
光之泉老師: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研修,二級心理咨詢師
公眾號:依戀心理(←可復制後在微信搜尋)
核心服務:評估缺愛,療愈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