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遇到一件棘手事時,當事人為什麽這樣說,比說什麽重要。
有時候一句話背後透露的是傷心,是決絕,是無奈,是掙紮;有時候透露的是傲慢,愚昧,不忿,失望……所以我們常常需要去了解事務背後的前因後果。復雜又在,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的感受,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前因後果的理解和最終的解釋很不相同,更甚者人們的記憶都有偏差的,我們常常有意無意修改自己的記憶地圖,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所以,單憑題目中的這一句話,會給人留下家庭關系不睦,或說話不照顧他人情緒的印象,但若想潤滑關系或建立必要的界限,單盯著這一句話分析是不夠的。
我這個答案卻是想來說說,我所遇見的「西方家庭的婆婆們」會不會這樣說,會不會這樣做。
為了練習英語,我住過homestay,西方家庭獨生子女的比較少,通常是多子女。我們這裏說說H吧,她也是我的老師,一直到現在都保持有聯系。
H與丈夫P育有三名子女。兩個女兒一個兒子,H的父親是牧師,所以他們有宗教信仰,但不刻板。大女兒讀了不熱門專業的博士——或者說一聽就不是可能賺大錢專業的博士,因為這個專業工作地處偏遠,所以我一直沒接觸過大女兒(我在H家住過,每個周日中午我都會到她家吃飯,算是出入很頻繁了)。大女兒R談戀愛嫁人是舉辦儀式前才告知家裏,這樣的現代作派卻讓H不開心,說在以前算是私奔,我聞言後覺得非常有趣,就是這種代際間的差異在西方受過良好教育的家庭也是存在的。
兒子D居中,讀大學時覺得專業不感興趣,就退學了。也許因為爺爺是飛行員的緣故,他有一個飛行員夢。這時候已經20幾了,H夫婦還是拿出錢來讓兒子去學飛行,現在他已經開始飛國際航線了。兒子其實與我同歲(現在也40了),前幾年知道他仍沒有結婚(大約37歲吧),H夫婦也不著急,樂呵呵的,他們確實在子女成家及職業選擇上非常放松,是真不焦慮的那種。但據我有限的生活接觸,並沒有遇見一家是傳說中的18歲就什麽也不管了——助學貸款是免息的,孩子自己也願意貸,所以上大學一般都是助學貸款,工作後慢慢還。大約在13歲+,或再晚幾年,孩子們就開始以不同的形式參與社會實踐,常見的是當咖啡店part-time的服務員等。我其實覺得這樣對成熟是大有益處的,你要說哪一家窮到非要孩子的時薪,倒也不是,但他們普遍這樣。可到學飛行員這樣不容易助學貸款的時候,即使已成年,父母也是出手相助的,不過要還錢。
小女兒S學的是法律,非常果敢潑辣,在父母心目中是最有出息的,也是我接觸最多的(她當時尚與父母同住)。我當時的很多生活事物都是S主動幫忙的,說來很是感謝,她很理智熱情,又有正義感。有一天她問我:你對生活有什麽計劃。我一頭霧水,不知道怎麽回答。但顯然她當時比我小已經有計劃了。她後來與大學同學結婚,現在已經有兩個或三個孩子了——她最大的孩子與我的孩子差不多大,生孩子後就全職帶,一般的計劃是媽媽5年不工作,自然受孕,生幾個是幾個。
這時候我來聊聊,在孩子生育孫輩時,西方的老人是怎麽想怎麽做的。
我覺得除了對生育的理解等不太一樣,並沒有嚴格到六親不認,冷冰冰的程度。也是有溫情的,但邊界感確實要更明顯一些。
而住得近的子女,有的家庭有一個grandparent day,這一天,子輩可以把孫輩放到老人家中半天,自己辦點事,休息一下。
H的媽媽我接觸的時候90歲左右了,她住在老年人聚居的社群,自己單獨生活,育有五六名子女(五還是六我記不清了),每天會有一個子女去看她,周日輪流去不同的人家吃飯,有時候某個子女會帶她去看風景或消遣。P的父親(就是飛行員)當時80多,也是單獨生活,每到周日還自己開車前來吃飯(我也是周日去吃飯,所以這兩位高齡老人我接觸挺多的,他們還會主動幫我練習口語)。H的媽媽比較要強的那種和善,P的父親是比較幽默的那種和善,他們在八九十歲仍能對新的人和事物保持興趣,和心態上的開放。
H的媽媽,90多歲的時候,會坐飛機探望H的大女兒R的孩子,聽起來有點繞,就是90多歲的老人,仍然願意長途跋涉去看重孫。她非常樂觀,似乎並不覺得自己老,雖然皮膚薄得像是要破皮,戴著助聽器,也有一些小病小痛的折磨。
也許你會覺得這些老人沒有遇到過生活的重創。也不是。H的媽媽中年喪夫,獨自在大學當行政教職養大了五六個孩子,所以在90多歲,你仍能在她身上看到非常有張力的自持感。H在中年的時候遭遇了一次嚴重的車禍,對大腦失真傷,她頑強地自我康復,並最終回歸工作崗位。H的大女兒有一個孩子有嚴重的過敏,她一邊工作一邊帶養孩子,給孩子吃的每一口食物都要自己來做,在中年的時候丈夫遭遇重大工作事故,仍以樂觀堅強的態度渡過了難關——當時有成為植物人風險,後來奇跡般地恢復了大半。
這是我從H口中得知的,她喜歡聊天。H和P待我也如父母一般。 我第一次開車上路,P堅持坐在副駕,他說自己的三個孩子都是他教的。我搬家,或是有重大的決定,他們也會主動參與。說起來我真的是一個幸運的人,僅僅是怕我孤單,他們每到周日都約我前去吃飯。
這樣的老人,即使在西方的語境下,我覺得他們不會說出「我們老人沒義務給你們帶孩子」,但自己主力帶養的信條是文化的一部份。只說一件事我一直覺得特別神奇,就是有時候小女兒S和她的未婚夫B,常常會約H夫婦一起吃飯,吃完飯四人非常自然地AA,H夫婦是一起付的,S付一份,B付一份。
在我看來頗覺有趣。有時候S和B也會請客吃飯,這時候H就有一種我的孩子長大了的驕傲和高興,告訴我S帶她出去吃大餐啦(一般是有事要慶祝)。
我的婆婆是一名知識女性,她身體不好,我懷孕的時候,她讓公公前來照顧我(婆婆要定期去醫院)。我拒絕了,因為她更需要公公的照顧。我生產後,婆婆再次讓公公前來照顧我,我再次拒絕了。這時候婆婆說要出雇保姆的費用(我沒要),她說自己沒有盡到帶孫輩的責任——我聽來挺意外的,婆婆這代人就是受過教育仍覺得自己是有責任帶孫子的。
我的親媽也想來幫忙,來了一小段時間,兄弟姐妹家更需要她,我就送她走了。我的養母當時是有一份保姆薪資的(雖然遠低於市場價),她其實認為我12歲回家了也就回家了,只要我過得好就行了,別無他求。但我生產後,我養母糾結再三(她怕給我添負擔),還是同意我接她過來,對她來說,她寧可損失一份保姆薪資也想幫我帶孩子(她不會寫自己的名字,這份照顧高齡老人的工作是她唯一能找到的了);而我當時請的有家政,自己全職帶,接她過來的是想改善她的生活條件,我全職在家,正好有機會照顧她。
但老人也是知道有孩子的頭幾年是比較累的。有這個幫忙的意願。
在沒有生孩子前,我是堅定的自我實作派: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我將來不會幫忙帶孫子的。然後我還正義地問皮姐夫:老公,你幫不幫忙? 沒想到皮姐夫說:我可能還是會幫忙的吧。我當時就笑了。
但我親內建孩子幾年下來,我改變了想法。將來我的孩子有了孩子,我會申請去幫忙,他們說不需要,我就stand by;如果他們要我幫忙,我還是會幫的,別的不說,幫著做點家務還是可以的,畢竟小嬰兒太耗主要帶養人的精力。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要慢慢培養他的獨立意識,責任心,和對為人父母職責的理解,這樣也能避免他們把帶養孫輩的責任全推到祖輩身上,是去幫忙,不是替代,畢竟孩子是奔父母來的。
這樣的家長裏短題,其實 底層是我們的情感 。
我們說話做事,既要照顧自己的真實情緒和意願,也要註意少傷害他人,至親間也不例外。
共勉。
@知乎親子
直接回答題目:
我會覺得婆婆說話不太好聽,但自己該怎麽做就怎麽做:孩子本來也不是為老人、為丈夫一人生的。當然我生得晚(36歲都快能做奶奶的年齡了,哈哈哈),要是我20來歲生,我自己還沒成長起來(聲明:不是提倡大家晚育啊,生早生晚,各有各的難處)。
……再多說點就是: 結婚前 多了解對方,伴侶靠譜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