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對於孩子上學來說買學區房,真的就那麽重要嗎?

2020-07-24親子

身為一個「名校」學生的家長,周圍買了學區房的家長不少。仔細分析,其實是可以發現同樣買學區房,但家長的心態是不同的,大概可以歸結成這幾類:

第一種可以稱為投資心態。買了學區房,又解決了孩子上學問題,過幾年還可以漲價賣掉賺一筆。這種心態很常見,但和「對孩子是不是重要」這個主題無關,所以就不討論房價的問題了。

第二種是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別人的孩子都買了,我要是不給孩子買,豈不是對不起孩子?這種心態下容易砸鍋賣鐵去追一個學位房,可能有好處,但也可能對家庭的經濟和全家人的心態都有潛在的風險。

第三種是花錢買個心安,覺得我花了錢,送孩子去了名校,也算對得起孩子(和第二種差不多)。

第四種是想要買個省心,覺得好學校管得嚴抓得緊,送去了就萬事大吉了。

第五種是覺得孩子有天賦,怕被埋沒了。

第六種是保底心態,本身非常註重孩子教育,想要在幼升小、小升初階段沖擊名校自招,又怕孩子萬一沒考上或者政策有變化,所以買個學位房保底。

第四五六種心態,其實代表了對於學校的不同期待,所以對他們而言,「好的學校」其實是不同的。所以對這幾類家長,應該理清自己的訴求,不要人雲亦雲地追求「名校」。

不同的名校,其實是有各自的「法寶」的,大體可以歸結為:

1. 生源好,比如掐著尖招進來的公辦學校的重點班,或者某些民辦中小學。(但是隨著民辦學校搖號和取消小升初點招,這個優勢未來是不確定的。)

2. 班級小,這就是個別民辦學校才有的優勢了,小班制30來個人,老師能照顧到不同小朋友,課題上孩子們發言的機會也多,不會出現一個班級五六十人,老師只能關註到尖子生和落後生,中部學生就顧不上的情況。

3. 進度快,某些公立學校的重點班,以及某些民辦學校是不按照統編版的教材進度來的,學得快學得多,自然也就會的多。

4. 抓得緊,一些以應試出名的學校,學生的考試成績確實多,但應試壓力也是真的大,月月考周周測天天練,都是常規操作。

5. 另一些名校則是完全相反的理念,並不太重視應試,反而是各種方案教學計畫學習興趣小組搞得熱熱鬧鬧,孩子真的從中激發了學習興趣,並且掌握了自學的能力。這種學校可以前幾年撒歡了搞素質教育,最後一兩年孩子學點應試套路,往往成績也不錯,而且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文體活動裏,表現也都不錯。

6. 淘汰機制:一些名校,尖子生很突出,但是學校的平均水平卻未必多好。這種往往是不停考核淘汰的結果,比如按照考分來分班,好的老師好的資源傾斜到重點班等等。

一般來說,每個學校的「風格」都是可以打聽到的,所以家長在選學校(買學位房)之前要先了解好。比如前一陣有人吐槽娃好不容易考進了上海中學,結果一年來學到是主要是:公眾號編輯、無人機、采訪啥的。而我也在之前的回答裏也說過類似的體驗。

這部份,是家長需要做的功課,不是說有錢買個學位房就萬事大吉了。

主張應試教育的學校適合(有錢且)想省心的家長,因為只要操心孩子的作業就行——而且作業不會,還能送到各種補習班培優班。

主張素質教育、主張家校聯動的學校適合家長有時間、有能力參與孩子教育的家庭。實際上這類學校確實能培養出更加身心全面發展的孩子,避免他們將來成為「小鎮做題家」。但毫無疑問,這種教學方式是需要家長極大配合的。

進度快的學校適合「學有余力」的家長,因為進度快意味著沒有更多的時間反復給孩子查缺補漏、鞏固基礎知識,所以需要家長提前教,需要家長幫著復習,等等。

有分班考試的學校適合本身水平不錯的學生,特別是小學四五年級後,孩子如果表現出學習的吃力,那麽去追求這類學校,往往也會淪為分母。

回到題主的問題,學位房重要嗎?

答:取決於你的心態,取決於你選的學校,取決於你孩子本身。

最後說一下我個人的選擇,這是在綜合了家庭的經濟條件(不想苛待自己),打聽了一些名小學的課業壓力,孩子自身的情況(月齡相對小,抗壓能力一般)和自己的育兒目標(希望孩子熱愛生活,能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並且想方設法去實作它),所以(至少在幼升小階段)我沒有給孩子買學位房,而是讓她去試著考了一下一家小班制的民辦學校。當時想著如果考不上,就去附近新建的公辦實驗小學(沒什麽名氣,但據說氛圍還是不錯的,主張孩子們的自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