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刷到了一個視訊,看完以後,心裏很難受。
有一個在北大學醫的男孩,帶著身患癌癥的父親,來北京求醫。見到醫生以後,在父親和醫生聊病情時,父親驕傲的說自己的兒子在北大學醫。
然而,那一刻,父親卻沒有註意道,一旁的兒子,內心的醫學信仰或許正在崩塌。但兒子努力保持平靜,沒讓父親看出自己的擔憂。
父親和醫生說,因為兒子在北京上學,所以他在這邊住院的話,兒子能方便的照顧自己。不過,讓父親沒有想到的是,醫生直接否定了他。
醫生說,腫瘤的治療是很漫長的過程,他不是那一個時間點就能治好。當初,學醫的兒子曾告訴父親,他的癌癥是可以治好的,所以一直以來,父親都在堅持。
但此刻,只有醫生最清楚他的情況,他告訴孩子的父親,這已經不是照顧不照顧的問題了,回家去吧,醫生直接讓父親回老家去。隨後,醫生單獨留下了兒子。
然而,這一刻,才是兒子信仰完全崩塌的時候。醫生問兒子,你是學醫的吧,你爸爸的片子你沒看過嗎?
沒想到,醫生的這個問題,讓兒子瞬間淚奔,他回答道,我沒看,我沒敢看。學醫的兒子因為害怕面對這一刻,所以一直盡可能的選擇逃避。
而醫生,也直接講出了實情,想要治好你父親的病,是不可能的了。而且今年肯定過不去了,他三個月的生存期都沒有了,今天都不敢說明天的事。
得知父親的生命所剩無幾的那一刻,他情緒奔潰了,跪在地上哭了起來。學醫,明明自己是窮盡畢生精力去學,那是自己一生的追求,可以救很多人,但此刻,他卻救不了自己的父親。
他不停的期望著有更權威的醫生來顛覆他所學的醫學知識,但最終還是一場奢望。而從醫多年的沈琳醫生,更清楚他家的情況,因為他父親的生存期已經很短,如果不告訴他實情,到時他們更難以接受。
沈琳醫生,作為北大醫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是中國腫瘤科的天花板,人們稱她是能從死神手裏搶人的醫生。這一刻,她也成了男孩能找到的最後的救命稻草,但此刻,她能做的,也只是告訴孩子實情,因為此刻,她也愛莫能助。
難以想象,那一刻,孩子得是多麽無助,他的父親就要走了,而他卻無能為力,但諷刺的是,他卻恰恰是學醫的……
其實,關於死亡這個話題,張雪峰曾做過一段演講,當時看完,真的深有同感。他說他看了一本書,阿圖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別】。
在這本書中,阿圖葛文德提出,當老人在彌留之際,不要做任何無意義的事情,這不是孝順,只會讓老人更遭罪。能讓家人站在旁邊,陪著他離去,這就是最好的告別。
張雪峰說,當初他父親的病已經救不回來了,最後他們全家人便陪在他父親身邊,送父親離開了。張雪峰說,那段時間,他特別難受。
他覺得他爸沒有福氣,為什麽呢,他父親66歲,年齡不大。他後來事業發展的還不錯,他爸也享到了一些福,但他覺得他父親沒能看到自己兒子最好的一面。比如他父親沒看到他當人大代表,看到他去參加省人大會這個場景。
張雪峰說自己覺得非常遺憾,不過他母親的一句話,讓他終於釋懷。他母親說,兒子,你覺得你沒讓你爸享到福,其實你爸已經享到了你給的福氣了。
張雪峰問母親為什麽?他母親回答說,兒子,你知道要不是你有錢,你爸得遭多大罪啊。你知道在咱們縣裏邊,村裏邊,得了骨癌,基本都在家疼死的。
你知道你看著你家人在那裏疼的要命,你還有辦法給他打麻藥,給他上止疼包,這已經是多大的福氣了。
然後張雪峰說,他經常給他的學生講這個事,他問他的學生,同學,你是一個很孝順的人對吧,你爸你媽說你很懂事,說明你很孝順。
但我就問你一個問題,同學,有一天,你爸你媽遇到這種情況,你怎麽辦?隨後,張雪峰又講了「兩個地位」,聽完以後,讓人深受啟發。
張雪峰說,同學,我告訴你,人在這個社會上,有兩個地位很重要。
第一個地位叫金錢地位,什麽叫金錢地位,我爸住單人病房,一天多600,我花得起,一個月一萬八,我花得起。這叫金錢地位。
我爸做手術,他最後做手術其實根本就救不了他的命,但他能沒有那麽疼,最後12萬,我爸沒有那麽疼,我值。
我願意花這12萬,這是你有錢你才能說這話,你沒錢怎麽辦?所以同學,這就是金錢地位。
還有一種地位叫什麽地位,叫社會地位,為什麽?為什麽單人病房你能住,那麽多人都想住單人病房,江蘇、廣東經濟都不差,花錢都不成問題,但憑什麽就你能住。
各位家長,我們身邊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了,你別說單人病房了,就好醫院,好科室,一張床位你都得找。你能找到床位,這說明你社會地位都還不錯。你能住到單人病房,那你社會地位頂呱呱。
張雪峰的一番話,讓人幡然醒悟,太對了,一個人,要盡可能去提升這「兩個地位。」金錢地位、社會地位。
有了錢,你才可以讓你的家人生活的更舒適,有了社會地位,你才能在你的家人生病住院時,讓他能住到更好的單人病房,享受更好的服務。
也許上面講到的那個北大學醫的男生,當時並沒有條件完成這兩個「地位」,但他可以在努力下,努力提升自己的這兩個地位,這樣,以後他的家人或親人,就會輕松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