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大師佛洛伊德說強迫癥的本質是「一個人自相搏鬥」,由於自相搏鬥的內心沖突不斷延續,強迫癥也不斷擴充套件,形成惡性迴圈的怪圈,使人陷入痛苦的深淵。
圖片來源於網路
強迫癥是心理疾病之一。當代生活中出現強迫性思維和行為的強迫癥人群越來越多。強迫癥者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其臆想的結果,雖然他們很想擺脫,但又無能為力,因而非常苦惱。
本期【心理成長課堂】節目,我們邀請到了紐扣家庭教育集團的劉乾老師。他在心理健康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在這個視訊中,為我們講解了強迫癥的概念與本質,幫助我們如何辨識青少年出現強迫癥的癥狀。此外,他還分享了如何應對和預防強迫癥的實用建議,以幫助父母更好地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並為青少年的成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Q1什麽是強迫癥?
劉乾老師:強迫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心理障礙。它常常與抑郁癥和焦慮癥同時出現。強迫癥通常有兩種型別的癥狀:思維強迫和行為強迫。
圖片來源於網路
思維強迫包括三種型別。第一種是懷疑性強迫,主要表現為會懷疑某人要傷害他或有人背叛他。第二種是回憶性強迫,主要表現為會反復回憶過去發生的事情,例如曾經受到的創傷或難以過去的經歷。第三種是情緒性強迫,主要表現為無緣無故或周期性地向家人發脾氣或產生負面情緒,事後又為無法控制自己感到後悔。
行為強迫也有多種表現形式。例如,強迫性洗手、不出門鍛煉以及網癮和暴飲暴食等。
Q2青少年出現強迫癥的原因是什麽?
劉乾老師:強迫癥與其他心理障礙性疾病具有共通性,這些疾病可以歸因為由心理誘因引發的生理性疾病。當青少年出現強迫癥時,它就不再是一種單純的心理問題,而是一種已經升級為生理層面的疾病。許多父母難以理解孩子的強迫行為,並認為孩子可以自行恢復,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此時孩子的病情已經從一種心理障礙轉化為實際的生理性疾病。
研究表明兒童青少年強迫癥與與家庭因素存在著密切聯系
通常,這種心理疾病的出現源於心理創傷。例如,孩子們可能會因為感到不公平、親人離世、自尊心受挫、家庭結構變化(例如父母離異或經常吵架)以及父母過高的要求等都可能引發強迫性行為。
Q3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強迫癥?
劉乾老師:家長可以透過觀察孩子是否有強迫性行為來判斷他們是否有強迫癥。如果孩子明明知道某些事情不該做,卻無法控制自己,做完後又感到非常懊悔,這可能表明他們有強迫性傾向。然而,這種行為並不一定意味著孩子有強迫癥。例如,我們正常人有時候也會懷疑自己是否鎖了門,然後回去確認一下,這並不構成強迫癥。只有在孩子的生理和精神方面都出現強迫性行為時,我們才能定義他們為患有強迫癥。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果要明確確診孩子是否患有強迫癥,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進行三個部份的檢查:血常規、神經傳導物質篩查和甲腎上腺素篩查。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生了解孩子的情緒反應和身體激素分泌情況,從而給出明確的診斷。
除了上述兩種判斷方法外,家長還可以透過scl-90等心理自評量表來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這些自評類量表家長可以在網上找到,也可以向相關機構索要。然而,在填寫這些量表時,父母需要在孩子精神狀態較好的情況下進行,以避免一些問題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Q4如果孩子已經出現強迫癥,家長應該怎麽做?
劉乾老師:家長需要關註孩子生活中比較具有儀式感的強迫行為,並采取措施來幫助他們控制這種行為。儀式感的強迫行為會讓孩子像完成某種儀式一樣過於關註事情中的某些細節,難以自拔。家長這時不要用「你不該這樣做」這樣的命令糾正孩子,因為孩子作為強迫癥者也會感到非常痛苦,他們是無法控制自己生理反應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面對這種生理性的反應,父母應該采取有效的物理刺激來轉移孩子的註意力。例如,可以準備一些有趣的課外活動、親子活動,或是美味的食物,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從強迫癥行為中分散註意力。透過這些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避免強迫癥行為帶來的危害,這是家長唯一能夠采取的有效措施。
Q5如何幫助孩子走出強迫癥?
劉乾老師:家長需要接納孩子的強迫行為,不要認為孩子是不用心、不能克制自己或不自律導致的強迫。實際上,孩子自己也不想去做一些強迫行為。拿孩子暴飲暴食來說,他們自己也不想訂外賣把肚子吃得很撐,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種飽腹感已經形成了非常強烈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他們必須要去完成的潛意識需求。因此,家長需要科學地進行幹預,例如使用藥物、心理和物理等幹預方式,加上適當的勸導和寬慰,幫助孩子逐步恢復健康。
父母應該怎麽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強迫癥?
Q6請您分享一個青少年走出強迫癥的案例
劉乾老師:這是來自沈陽的一個家庭,父親是外科醫生,母親以前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但為了照顧孩子,她選擇辭職成為家庭主婦。他們有一個16歲的女兒,這個女孩患有一種叫做神經性貪食癥的疾病,也被稱為暴食癥,雖然她身高約168cm,但體重卻只有90多斤。女孩每次吃完飯後,她的肚子都會顯著隆起,就像懷孕六七個月一樣。
深入了解後發現,女孩在每次正餐之前都會吃下24塊小麵包。對於成年人來說,8塊小麵包就已經非常有飽腹感了,但她吃完之後還會繼續攝入大概300塊錢的外賣食品。這樣的食量讓我都懷疑她的胃是否會被撐壞,但她告訴我,如果不先吃麵包作為鋪墊,她擔心自己的胃部不能承受高熱量食物的刺激。同時,她還跟我說,吃完麵包她就已經很撐了,卻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吃那些肉。
這種暴食行為除了給她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外,還把孩子媽媽折磨得心力交瘁。由於女孩胃部不舒服,經常疼得無法入睡,55歲的媽媽每天淩晨三四點都要起床照顧女兒,給孩子按摩、捶腿,不能睡覺,媽媽的精神和身體狀態變得非常糟糕。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介入到這個家庭時,我首先與這個孩子建立了深厚的連結,了解到她在校園裏遭受了同學的霸淩,導致她心理存在創傷,因此才想要透過吃東西來緩解內心的焦慮和痛苦,但這種行為慢慢地成了一種習慣,並逐漸演變成強迫癥行為。
在家裏,她不允許父母提及「吃飯、暴飲暴食」這些詞匯,並要求所有人都承認她吃得並不多。父母如有違反,她會大發雷霆,甚至自殘。因此,父母非常害怕,沒有人敢提及這個話題。作為咨詢老師,我也試圖與她提及這個問題,作為改變她飲食習慣的切入口,但她的反應非常激烈。因此,我們改變了策略,透過團體咨詢的方式讓她接觸與她年紀相仿的人,讓她覺察到自己的行為偏差。在與其他同齡人的接觸過程中,他們無條件地給予這個孩子接納和幫助,讓她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同時,我們對她的父母進行了引導,包括調整家庭經濟、飲食和作息等方面,還對孩子的個人認知和進餐習慣進行了雙方面的調整。例如,讓父母向孩子傳述(善意的謊言)父親在做手術時遇到了醫療事故,家裏欠款,導致家裏經濟不寬裕。因此,原本用於購買外賣的資金可能會減少。同時,母親陪伴她的時間也會減少,因為母親需要外出打工來償還欠款。我們透過合理的策略讓她明白家庭拮據和父母的辛苦是被動的,而不是故意刁難她。這就降低了她對家庭的攻擊性,減輕了父母所承受的情緒壓力。最後歷時三個半月,這個孩子終於恢復健康,回到學校上課。
在這個案例的整個過程中,我作為指導老師隱形介入到孩子的身邊,對她進行情緒的安撫和陪護。透過多方面的努力和引導,我們成功地幫助孩子克服了神經性貪食癥的問題,改善了孩子的個人認知和進餐習慣。
Q7父母該如何預防孩子出現強迫癥?
劉乾老師:出現強迫性行為的孩子在教師家庭中較為常見,大約有47.6%的強迫癥孩子來自教師家庭。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家庭中的父母往往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也會對孩子有較高的期望。另外,教師家庭中的父母往往比較優秀,他們希望孩子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如果父母總是表現出自己有多優秀,並且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孩子就可能會認為自己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從而產生自卑和壓抑情緒。這種情緒可能會導致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現追求完美和過度重復的行為,進而表現出強迫性行為。
圖片來源於網路
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參與社交活動,讓他們與同齡人互動。在與同齡人互動的過程中,他們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當孩子們看到其他孩子的優點和缺點,並學會欣賞和接納他人的差異時,他們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局限,從而更好地接納自己。
如果孩子無法接納自己,可能會出現一些偏差行為。因此,家長需要在這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註重培養孩子的人格和性格,不能只關註他們的學習成績。家長們需要告訴孩子,學習固然重要,但人際關系、情感處理和綜合素質同樣關鍵。
劉乾老師的講解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強迫癥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為青少年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卻出現無法克制的強迫思維和行為。這種病狀超越了單純心理範疇,已經涉及生理反應,嚴重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父母需要綜合運用藥物、心理和物理等多種幹預手段,全面幫助青少年強迫癥者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