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曹露婷 通訊員 戴建兵 於惠旗
近一個月來,10歲的皓皓頻繁出現肚子痛,尤其在校期間發作特別多。皓皓媽媽帶他去醫院就診,但反復檢查並未發現疾病的原因,於是求助潮新聞·錢報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區留下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
全科主任戴建兵在仔細詢問和身體檢查後,發現皓皓性格特別內向,手指上有許多倒刺,指甲也凹凸不平,還有啃指甲的習慣,夜間還經常皮膚瘙癢,便詢問起他們母子關系、學校成績、睡眠情況、日常家庭教育等。皓皓媽媽說,「孩子動作遲緩,作業總是拖延,成績也不盡如人意。我感到非常焦慮,經常催促和批評孩子。」但是,她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有時甚至會用粗魯的話語刺激孩子。
戴建兵主任向皓皓媽媽普及了心理衛生知識,指出孩子肚子痛很可能是由情緒焦慮引起的。說到這裏,皓皓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醫院供圖
「皓皓從小體質較弱,幼稚園時動作就比其他孩子慢,但比較聽話。自從上了小學,尤其是三年級以後,學習變得特別吃力。我急,也沒有好辦法,就喜歡催他,動粗口,我心裏也難受。」皓皓媽媽說。
戴建兵主任建議皓皓媽媽多關註子女教育的相關知識,並為孩子做了食物不耐受檢查。檢查結果顯示,皓皓對牛奶和雞蛋過敏指數非常高。因此,他建議孩子三個月內避免攝入這些食物,並給予維生素B族、益生菌以及中草藥來調理脾胃。同時,他也提醒皓皓媽媽多關註孩子的進步點,從小事做起,要學會與孩子一起成長。「成績不是唯一,親子關系、孩子的穩定情緒才是決定孩子的未來。」
不久,皓皓媽媽發來好訊息:孩子肚子痛再也沒有發作過,睡眠品質也好了,啃指甲也少了,寫作業也提速了,還會分享學校發生的事情。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有時會透過軀體癥狀表現出來,戴建兵醫生分享了一些常見的情況:
1、消化系統表現
腹痛、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孩子可能經常抱怨肚子疼,出現食欲不振,對食物失去興趣,食量明顯減少,或者暴飲暴食的情況,但去醫院檢查卻沒有發現明顯的生理病因。這可能與心理壓力、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有關。
2、睡眠問題
入睡困難、多夢、易醒。孩子可能躺在床上很久都無法入睡,翻來覆去,多夢且夢境比較緊張、恐怖,睡眠品質較差。
3、呼吸系統表現
過度換氣或哮喘發作加重。孩子可能會在參加重要考試前、與人發生爭吵時出現呼吸急促、頻繁嘆氣等過度換氣的癥狀,導致頭暈、手腳麻木等身體不適。有哮喘病史的孩子,心理壓力和情緒問題可能會導致哮喘發作加重。
4、其他表現
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加重、咬指甲、拔頭發、頭痛、頭暈,還有些表現尿頻、尿急,頻繁上廁所等膀胱過度活動現象。
當孩子出現這些軀體癥狀時,家長和老師不要僅僅關註癥狀本身,而要考慮是否存在心理問題的可能,及時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守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呢?
1、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和諧、溫暖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支持,關註他們的情緒變化,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2、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課程,配備專業的心理教師。透過課堂教學、心理咨詢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心理調適能力。
3、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愛好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緩解壓力,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家長和老師可以鼓勵孩子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如音樂、繪畫、舞蹈、體育等,讓他們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潛力。
4、關註孩子的情緒變化
家長和老師要密切關註孩子的情緒變化,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要及時給予關心和支持。可以透過傾聽、溝通等方式,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5、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孩子的心理問題較為嚴重,家長和老師應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心理醫生可以透過評估和診斷,為孩子提供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幫助他們盡快恢復心理健康。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