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獨家述評丨為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強大精神力量——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⑦

2024-07-26新聞
圖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資料圖)
新民晚報評論員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適應資訊科技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開發中最基本、最深沈、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從何而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開發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的文化自信不僅來自文化的積澱、傳承和創新、發展,更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來自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當今中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華夏大地上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吸重力。近年來不斷升溫的文博熱,凸顯出人們對追尋獨特歷史脈絡、感知深厚文化底蘊的熱情。上個月,「星耀中國: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館東館落幕,短短三個半月觀眾就突破了百萬。這是「何以中國」系列大展的第三展,前兩展是上博分別於2022年和2033年推出的「宅茲中國」大展和「實證中國」大展。同樣,上海出品的紀錄片【何以中國】,也透過找尋文物的真,探索古代社會的真,感悟文明起源發展的真,讓觀眾看到更可感、可信的文明圖景。我們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創新表達形式,讓更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開發中翻開嶄新篇章。
革命文化是14億中國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它承載著黨的初心和使命,蘊含著黨的精神基因和力量源泉,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文藝創作的重要源頭。從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到同名舞劇電影,從小說【千裏江山圖】到改編的同名舞台作品,從話劇【覺醒年代】到電影【望道】……上海近年來推出多部紅色文藝力作,叫好又叫座,甚至成為現象級作品。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繼續立足於新時代的光榮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故事,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是以高度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著力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使文化思想領域出現了嶄新的樣貌。在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融相生,交相輝映,共同繪就了多彩的畫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上海的文化工作者要擔負起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新使命,更好地激發文化創新力,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要凝心聚力、奮發進取,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全面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全力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深刻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性和先進性。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走向強盛的重要支撐。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文化多樣性日益凸顯,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更深刻地認識到自身文化的獨特價值,堅定對自身文化的信念和自信,為中國式現代化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