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22日晚間,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杭州銀行、長沙銀行、齊魯銀行已率先披露2023年度業績快報。整體來看,5家銀行歸母凈利潤均實作同比增長。值得註意的是,2023年多家銀行資產規模邁上新台階,資產品質持續最佳化。
從各家銀行召開的2024年工作會議來看,不少銀行將「穩紮穩打」定為發展主基調。其中提到,將持續最佳化業務結構,使增長方式從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加強存貸款利率定價的精細化管理,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等。
5家銀行歸母凈利潤均實作增長
從已披露的2023年業績快報來看,五家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均實作了同比增長,三家城商行營業收入也實作了同比增長。其中,杭州銀行和齊魯銀行的歸母凈利潤呈雙位數增長,分別為23.15%、18.02%。
截至目前,作為披露業績快報的兩家股份制銀行,中信銀行2023年實作歸母凈利潤670.16億元,同比增速為7.91%,而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60%至2058.96億元。招商銀行2023年實作歸母凈利潤1466.02億元,同比增速為6.22%,而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4%至3391.23億元。
此外,長沙銀行2023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由2022年的9.58%下降至8.46%。
對此,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記者,銀行營收增速放緩,主要受凈息收入下降,金融資產收益下降及存款負債成本上升等影響;同時,也與部份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下降有關等。
資產品質穩中向好
值得註意的是,2023年多家銀行資產規模站上了新台階。截至2023年末,齊魯銀行資產總額突破6000億元,達到6050.01億元,較年初增加989.87億元,增長19.56%;長沙銀行資產總額突破萬億元,達到10200.33億元,較年初增加1152.99億元,增長12.74%。
資產規模上升的同時,資產品質穩中向好是部份銀行2023年的關鍵詞。從數據來看,五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實作下降。
截至2023年末,招商銀行不良貸款率0.95%,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中信銀行不良貸款率1.18%,比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杭州銀行不良貸款率0.76%,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長沙銀行不良貸款率1.15%,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齊魯銀行不良貸款率1.26%,較年初下降0.03個百分點。
在周茂華看來,這主要與國內經濟延續良好修復態勢,宏觀政策支持有力有效有關。銀行也高度重視資產品質,並持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也告訴記者,銀行透過各種方式進行不良貸款催收、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等降低了不良貸款余額,也有助於降低不良貸款率。
築牢風險防控壓艙石
展望2024年,穩紮穩打是不少銀行發展的主基調,部份銀行將「築牢風險防控壓艙石」作為重要目標。
1月17日,廣發銀行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其中提到2023年該行總資產邁上3.5萬億元台階,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實作「雙降」。並定下了2024年的「四穩」目標,即品質穩、規模穩、客群穩、效益穩。重點工作包括降本增效、夯實發展基礎、打造差異化競爭能力、防範化解風險、推進合規經營等。
1月15日,平安銀行召開2024年全行工作會議。會上,該行黨委書記、行長冀光恒表示,2024年該行將圍繞「黨建引領、戰略落實、隊伍建設、增收節支」四大方面,攻堅克難、提升公司價值、最佳化業務品質、關註客戶經營。要堅持「零售做強、對公做精、同業做專」戰略方針不動搖,要做到總行賦能、做實分行經營主體責任,這是轉型提升的重點方向。
此外,天津銀行、蘇州農商行、長沙農商行、臨安農商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在2024年工作會議上提到,要穩紮穩打,持續最佳化業務結構,使增長方式從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加強存貸款利率定價的精細化管理,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借助科技賦能,完善信貸管理流程體系,加快客戶經理隊伍建設。加強營運管理,改進最佳化網點分類管理等。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