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中國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艦,試驗過渡,目前存在哪些問題?

2024-12-19新聞

福建艦於 2018 年開始建造,2022 年 6 月 17 日舉行下水命名儀式,被命名為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為 18。它在設計上采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設計,並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達到 8 萬余噸,是世界上第一艘常規動力電磁彈射航空母艦,直接跨越了蒸汽彈射技術,實作了常規動力的有效利用,具備高效儲能和系統穩定的特點,標誌著中國航空母艦艦載機從滑躍起飛到彈射起飛的一個裏程碑式的進步。

福建艦下水後,便進入到緊張且關鍵的試驗階段,密集開展各項海試工作,旨在全方位檢測驗證其效能,確保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為後續正式服役奠定堅實基礎。

2023 年 11 月,福建艦完成了對電磁彈射裝置的驗證並開展系泊試驗。2024 年 5 月 1 日 8 時許,福建艦從上海江南造船廠碼頭解纜啟航,赴相關海域開展首次航行試驗,這次海試主要檢測驗證福建艦動力、電力等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在經過 8 天的測試後,於 5 月 8 日圓滿完成首次航行試驗任務,順利返回江南造船廠碼頭,試航期間,福建艦完成了動力、電力等系統裝置一系列測試,達到了預期效果。

此後,福建艦的海試工作有序推進,不斷取得新進展。例如在 7 月又進行了第三次海試,其海試地點涉及黃海和渤海海域,期間展現出諸多亮點內容。

從外媒曝光的衛星圖片等資訊來看,在第三次海試時,福建艦疑似進行了艦載機相關的測試,有照片顯示其甲板上出現了疑似殲 - 15 艦載機以及空警 - 600 預警機,而且周邊半徑 20 公裏左右還出現多艘 052D 型驅逐艦和 054A 型護衛艦,被解讀為正在進行航母打擊群編組演練,這意味著福建艦不僅自身在測試關鍵效能,也在逐步探索與其他艦艇協同作戰的能力,向著形成完整戰鬥力的目標不斷邁進。

截止 2024 年 12 月,福建艦已經進行了 5 次海試,按照中國航母發展過程中遼寧艦總計進行 10 次海試、山東艦總計進行 9 次海試的經驗來看,預計福建艦還需要再進行 5 次左右的海試。按照國外媒體的推測,福建艦有望在 2025 年下半年服役,像建軍節、國慶日等這些重要時間節點都有可能。

福建艦目前存在的問題

1. 第三部彈射器與等待起飛區域重疊

福建艦配置了 3 部電磁彈射器,這原本是提升艦載機出動效率的有力配置,但目前其第 3 部彈射器與等待起飛區域出現了一定的重疊情況。在實際運用中,這就意味著在很多情況下,第 3 部彈射器無法正常投入使用。

從航母甲板布局的角度來看,彈射器的合理設定對於艦載機的快速、有序起飛至關重要。當出現這種重疊問題時,一方面會導致艦載機起飛的排程難度增加,比如在安排起飛順序時,需要特別避開第 3 部彈射器可能產生的影響,使得原本可以並列的起飛準備工作受到限制,進而影響整體的起飛效率。據統計,福建艦在試驗階段,因彈射器重合問題導致的起飛延誤比例高達 5%。

另一方面,在戰時等對航母艦載機出動頻率要求極高的情況下,少了一部可用的彈射器,意味著單位時間內能夠升空作戰的艦載機數量減少,這對於航母戰鬥群快速形成制空權、應對敵方空中威脅以及開展對海、對陸打擊等任務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削弱了航母編隊的作戰效能。

2. 升降機數量偏少影響戰機出動頻率

福建艦只配備了 2 部升降機,相較於美國的尼米茲級、福特級航母普遍采用的 3 部升降機而言,數量上存在差距。升降機在航母作戰體系中起著關鍵的銜接作用,它負責將機庫中的艦載機快速轉運至飛行甲板,或是把降落後的艦載機送回機庫等。

福建艦的 2 部升降機數量,在面對高強度作戰需求時,會出現運轉壓力。比如在緊急狀況下,艦載機需要快速被調至指定位置準備起飛,或者降落的艦載機需要及時收納進機庫,由於升降機數量不夠,就會使得艦載機的排程時間增加。

按照測算來看,在處於緊急出動的這種狀態時,因為升降機數量有限,福建艦的艦載機排程所需要的時間大概會增加 10 分鐘,進而制約了艦載機的快速部署能力和整體的出動頻次,無法滿足航母在短時間內大量放飛或回收艦載機的需求,對作戰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未來航母發展方向

中國的航母發展一直秉持著循序漸進、不斷突破的理念,福建艦作為承前啟後的重要一環,在其試驗過渡過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也為後續航母的改進提供了方向。就目前來看,第四艘航母可能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進。

首先在彈射器和升降機的數量配置上,鑒於福建艦 3 部彈射器中第 3 部與等待起飛區域存在重疊,導致其在很多情況下無法使用,且僅配備 2 部升降機,相較於美國尼米茲級、福特級航母在戰機出動頻率方面存在不足的情況,第四艘航母大機率會增加彈射器和升降機的數量。

例如,可能會增加至 4 部彈射器、3 部升降機,這樣的布局能夠更好地最佳化艦載機的起飛流程,減少起飛排程難度,同時提高艦載機在單位時間內的出動頻次,在戰時能更迅速地形成制空權,增強航母戰鬥群應對各種威脅的作戰效能。

在航母噸位方面,也有望進一步提升。福建艦的滿載排水量達到 8 萬余噸,而第四艘航母可能會朝著 9 - 10 萬噸甚至更大的排水量發展。更大的噸位意味著可以搭載更多的艦載機,容納更先進復雜的裝置系統,還能擁有更充裕的空間來最佳化內部艙室布局、彈藥儲存等各方面的設計,全方位提升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

艦島位置也可能會進行後移調整。艦島位置對於航母飛行甲板的空間利用以及艦載機的起降作業有著重要影響,透過將艦島後移,可以為飛行甲板騰出更多的空間,減少對艦載機起降和排程的幹擾,進一步提高航母甲板的作業效率,讓艦載機的起降更加安全、順暢。

另外,從動力系統來看,雖然中國目前在常規動力航母上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核子動力技術也是一直在積極探索和研發之中。第四艘航母有可能會嘗試向核子動力邁進,若采用核子動力,航母的續航能力將得到質的飛躍,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更自由地進行戰略部署,無需頻繁進行補給,可長時間保持在任務海域執行任務,真正具備強大的遠洋作戰能力,更好地支撐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維護國家在全球的海洋權益。

同時,在艦載機適配以及資訊化作戰體系建設等方面也會有新的升級。比如適配新一代的隱身艦載戰鬥機、無人偵察打擊平台等更先進的艦載機,構建起更加高效、完善的資訊化作戰體系,實作與陸海空天各平台的無縫協同,提升航母在復雜電磁環境下的態勢感知、指揮控制以及綜合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