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京津冀協同發展蹲點日記|商務區「更新記」——京津冀同城商務區探索協同發展新路徑

2024-02-15新聞
新華社天津2月15日電(記者劉惟真)天津市紅橋區是天津人熟悉的老城區,是「天津衛」的歷史發源地。這裏曾遍布著工業老廠房,承載著民族工業發展的回憶與榮光。這裏孕育了一批名揚四海的老字號,運河交匯帶來了濃濃的人情味與生活氣息。
「資歷老」曾是不少人對紅橋區的第一印象。而如今,憑借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加快建設的東風,這裏正駛上新賽道,科技創新潛能迸發,發展日新月異。
2023年,【天津西站綜合開放樞紐——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總體方案】正式釋出,著力打造高鐵樞紐綜合開發標桿區、同城生產生活引領區、都市型產業升級先行區和津衛人文生態魅力區。作為天津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承載地和「三北」地區企業連結北京的橋頭堡,紅橋區發揮的作用更為突出。
「規劃建設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對深入推進區域一體化,積極融入京津雄同城生活圈、京冀臨空產業圈,打造‘城市有界、生活無界’的產城融合樣本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聚焦科技創新、產業煥新,在壯大都市產業能階、實作天津中心城區城市更新方面也肩負著重要使命。」天津市紅橋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宇說。
天津西站一景。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開年不久,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就傳來好訊息——天津第二家山姆會員店正式簽約落戶紅橋,成為京津冀同城商務區核心區第一個簽約落地的高端商業計畫。
「紅橋區交通區位優勢和空間資源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沃爾瑪(中國)地產開發副總裁黃嘉寧說,公司希望依托天津西站綜合交通樞紐,為更多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高品質購物體驗。
如今,以天津西站為核心的「站產城」一體化樞紐正不斷完善,同城化效應持續顯現,為區內企業帶來了發展良機。
2023年營收額突破15億元、合約額突破30億元;引進高端科研人才26名,公司現有員工近1300人……中煤天津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杜玉明用一組數據,道出了企業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中煤天津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人員透過虛擬現實技術實作遠端操作。新華社發
2019年10月,中煤天津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從河北省邯鄲市遷入天津市紅橋區。作為從事煤炭、建築等領域工程勘察設計、科技研發的龍頭企業,公司在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的同時,也實作了經營業績、人才事業、科研水平的整體躍升。
「最初落戶紅橋區,正是看中了這裏毗鄰天津西站的區位優勢、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優質的營商環境。」杜玉明說,遷址後公司與北京總部的聯動更加高效,成為中國中煤在京津冀區域內的重要科技創新研發平台,讓積蓄的技術潛能轉化為推動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合力。
作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天津擁有悠久的工業制造業傳統。來到天津後,企業圍繞裝備研發制造與國內一流高校、科創企業廣泛展開合作,形成了煤炭洗選工程CPIM三維視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等多項領先技術。
「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廣,科技‘含金量’與合作層次也越來越高。」杜玉明感慨道。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步伐加快,高速鐵路將周邊城市緊緊聯系在一起,便利的交通也為產業互動、人才交流加速賦能。「之前從邯鄲到北京要花五六個小時,而隨著‘軌域上的京津冀’的建設,三地的地理距離被不斷拉近,跨地域溝通更為順暢。」杜玉明說,現在公司內不少員工在京冀兩地居住,過上了「雙城生活」。
天津異鄉好居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辦公。新華社發
同樣駛上業務發展快車道的還有天津異鄉好居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企業正式落戶到與天津西站相距不遠的天津陸家嘴金融廣場。公司研發中心設立在北京中關村,快捷的交通使「雙城優勢」成了企業一大特征。
「京津地區周邊分布著多個航空樞紐,津興城際鐵路近期也正式開通營運,這使海外供應商來天津總部洽談更加方便。」公司副總經理史毅說。
公司創始人、執行長印建坤介紹,2023年企業實作營業收入2億元,凈利潤4000余萬元。「未來,企業希望結合紅橋區優質樓宇空間與土地資源優勢,吸引更多留學人才紮根天津,為天津經濟發展、招才引智作出貢獻。」
中國建材集團「綠色數智雙碳創新中心」計畫投運,天津鞍馬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河北工業大學科研樓開工,京津冀工業軟體產業基地計畫啟動……重大產業計畫的推進,為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不斷註入活力。
「我們將加快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聚焦數位經濟、平台經濟、研發設計、高端服務業持續發力,打造集約高效、集聚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陳宇說,未來,紅橋區將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行程,深化創新人才交流,促進更多北京科技創新優勢和天津先進制造研發優勢在紅橋融合轉化。
記者:劉惟真
海報:方金洋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天津分社
天津市委網信辦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