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汽車HUD廠商抱華為「取暖」

2024-12-21新聞
汽車智慧化增速最快的細分賽道,從業者體感卻普遍寒冷。
「2016年到現在的8、9 年間,同樣規格的HUD現在的價格是以往價格的百分之十幾,慘烈的競爭導致了行業整體面臨利潤的壓力。」近日,澤景電子董事長張濤在第二屆智慧車載光峰會上說道。
HUD是汽車擡頭顯示系統的簡稱,它將時速、導航等資訊投射到駕駛員正前方,讓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盡量做到不低頭、不轉頭獲取行駛資訊,減少事故的發生。從產品的型別來劃分,HUD又可以分為C-HUD、W-HUD和AR-HUD三種。
C-HUD被安裝在一塊透明樹脂玻璃上,透過光學影像折射到玻璃上,成像區域比較小,顯示的內容較為有限。W-HUD透過汽車擋風玻璃作為投影介質反射成像,支持更大的成像區域以及更遠的成像距離,是當前較為主流的HUD配置方案。AR-HUD透過AR光學成像和虛實融合技術將車輛行駛資訊、智慧駕駛等虛擬資訊投影到前擋風玻璃上,並使虛擬資訊與車外即時路況相結合,也稱增強現實擡頭顯示系統。
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誌表示,AR-HUD一方面能夠減少駕駛員低頭檢視儀表盤的頻率,提高駕駛的安全性;另一方面AR-HUD和智駕系統深度融合,能幫助駕駛員更直觀地理解智慧駕駛的決策過程,對智駕系統的信任感和駕駛放心程度都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國泰君安等研究機構認為,AR-HUD是賦能人車互動的新視窗,有望成為智慧汽車「第一屏」。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顯示,HUD的裝配率(含選裝)由2023年的24.07%提升到2024年1-9月的27.12%;其中標配比例由15.49%提升到20.03%。增量主要來自於AR-HUD,2024年1-9月AR-HUD裝配款型共計219款,占HUD整體的35.8%。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今年前10個月,HUD裝載量達到了225.6萬套,滲透率為14.4%。預計到2030年,HUD滲透率將達43.7%,其中AR-HUD裝載量超過500萬輛。
百諫方略(DIResearch)認為,2024年全球HUD市場規模將達到18.4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47.6億美元,2024~2030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17.17%。其中亞太是全球最大的HUD市場,占有大約48%的市場份額,之後是歐洲和北美市場。
但另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玩家的進入,HUD廠商價格競爭加劇,行業整體出現「增收降利潤」的情況。
「去年價格競爭已經很激烈了,整體是增收不增利。但今年有些公司的報價就是BOM(材料成本)價,大家都很難掙到錢。」一家HUD廠商向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數據顯示,在國內AR-HUD市場,排名前十的廠商近乎掌握了約98%的市場份額,但過去兩年裏產業供應競爭激烈,市場格局變動劇烈。比如2023年水晶光電占據HUD市場28.1%的市場份額,但今年前10月跌至16.5%;怡利電子去年的市場份額為15.9%,今年前10月擴大到29.5%;華為去年國內HUD的市場份額為1.4%,今年已提升至18%。
與此同時,隨著AR-HUD與智駕系統資訊的融合打通,HUD技術路線分散、缺乏行業統一標準等痛點開始凸顯。
「我們感覺必須有整車的艙駕融合,跟大家打通技術的數據鏈路,有AR-HUD的底座,這樣行業才能長期發展,建設能賺錢的AR-HUD 生態圈。」張濤表示。
解決方案之一是抱華為「取暖」。作為AR-HUD領域的新玩家,華為當前的市占率已經躍升至國內市場第二,業務重心也押在相對附加值更高的AR-HUD上。華為「車載光」業務部門除了提供AR-HUD產品外,還推出了智慧車燈模組、光場屏兩款產品。
12月18日,11家供應商與華為完成智慧車載光業務合作簽約,範圍涵蓋智慧HUD、車燈模組領域,簽約供應商包括江蘇澤景、合肥疆程、星宇股份、水晶光電等,囊括了半數國內HUD市場排名前十的供應商。
華為智慧車載光領域總裁陳雙寶表示,HUD產業雖然面臨著非常好的開創期,但整個產業仍然存在巨大的技術難點,包括感知如何做到更加準確,如何將感知的結果透過高精度演算法在實際場景中實作更好的顯示貼合。華為計劃將車載光業務的發展模式進行較大的調整,開放一些介面給生態合作夥伴,並引入更多豐富的產業生態進入到華為車載光產品的套用裏面。此外,華為希望聯合產業機構、主機廠共同推進車載光產業標準的建立和相應法規的建立。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