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 年 11 月 7 號,波蘭經歷了重重磨難後又活了過來,重新取得了獨立。
新建成的波蘭其實是個零零散散的國家。
從國際形勢來講,波蘭處在德國和蘇聯一東一西的夾逼之中艱難存活,怎樣去處理跟這兩個鄰國的關系,是波蘭所面臨的重要棘手之事。
不過呢,這個中歐的小國家把「反蘇抗德」的大旗舉得高高的,在二戰前後這兒蹦那兒跳的,一心做著它的「大國夢」。
那麽,波蘭跟蘇德到底有怎樣的關聯呢?這只位於中歐的「哈士奇」的大國夢想又是怎樣消散的呢?
![](https://img.jasve.com/2024-10/36c60a92dd8548d36f6727904a2d2e58.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10/5546906cf7efeabbcc5a528fe4ecca15.webp)
拳打蘇德這事早就有跡象啦:經歷過浴火重生後就變得很狂妄
波蘭人把中歐稱作「哈士奇」,見到誰就咬誰,逮到誰就咬誰,稍微有點不合就開始打仗。
其實呢,從波蘭的地理位置角度來看,它按理應該「見風使舵」一些,靠著大國的臉色過日子,可它卻選擇了一條瘋狂的道路。
波蘭的位置挺尷尬的,它的東西兩側緊挨著蘇聯和德國,自身被夾在中間,根本動彈不了。
對於像波蘭這般突兀的一個存在,蘇聯以及德國各自都有著他們的考量。
蘇聯作為一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格外重視國家安全,所以一直都打算扶持一個親蘇的波蘭政權。
![](https://img.jasve.com/2024-10/0ae296bc5bf5e2ffbfec55cd2083e52d.webp)
德國領頭的那些西方國家,是想把波蘭打造成「軍事基地」,好以此來對抗在不斷擴散的社會主義。
從波蘭這一千多年的歷史來看,因為不斷地有復國、建國以及亡國的情況發生,所以波蘭的邊界問題是很復雜的。
尤其是蘇德的前身,像沙俄和普魯士,它們曾多次把波蘭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所以它與各個大國的關系都挺微妙的。
從 18 世紀起,柔弱的波蘭曾有三次被歐洲的大國給肢解了,接連遭遇亡國的命運。
一直到 1918 年,波蘭才又重新組合到了一起,重新獲得了那珍貴的自由。
不過呢,重生的波蘭實際上就是個政治傀儡啦。在一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上,法國因為害怕德國重新書寫一戰的慘痛局面,就把原本只在史書中存在的波蘭給拉出來了,目的是牽制德國。
法國人的想法挺不錯呢,他們覺得強大的波蘭肯定會給德國制造很大的阻礙。
![](https://img.jasve.com/2024-10/9c74bcf30e9e2c2949503cc4473c1b80.webp)
在法國偷偷使招以及波蘭在那煽風點火的情況下,德國沒辦法只能割讓了「波蘭走廊」等好多大片領土呀——這一拳結結實實地打到了自己身上,德國那日子可不好過呢。
實際上,這個草率的割讓行為就是往後禍端的起始點。
那會兒呀,剛重新獲得新生的波蘭那可是血氣方剛呢,民族自信心一直在膨脹,都想著讓德國割讓更多的地盤啦。
按照波蘭人的想法,領土得推進到聶伯河那一帶。
波蘭東部的邊界線確定下來之後,也給之後波蘭國家的悲慘命運埋下了隱患。
那會兒,波蘭剛重新獲得獨立啦,把大國幾百年的壓迫統治給終結啦,民族自信心那是蹭蹭往上漲呀,就不願意承認那條邊界線呢。
![](https://img.jasve.com/2024-10/224f365066648c69bfd8fd63446eb64b.webp)
波蘭的領導人打算讓曾經的波蘭邊界線恢復原狀,把波蘭的領土朝著東邊推移到聶伯河那一帶。
波蘭人希望打造一個「超級大」的波蘭國,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以此來完成民族復興的重要使命。
不過呢,歷史老是愛跟人開玩笑,好像專門不想按照人類預先設想的步驟來前進。
1920 年呀,波蘭那家夥可蠻不講理地發動了對剛興起的蘇維埃政權的攻擊呢。
一開始呀,波蘭軍隊那可真是勢不可擋,取得了挺重大的勝利呢。
他們直接把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首都給占領了,這種局勢對波蘭人來講特別有利。
不過呢,蘇聯紅軍那攻勢更猛啦,每天能推進 50 公裏呢,就這麽把波蘭軍隊給橫掃啦。
最終,波蘭是以一場慘敗而結束的。
![](https://img.jasve.com/2024-10/e3594747479233ba77b5c574050338ff.webp)
在流亡的過程中還一直記著反抗蘇聯和對抗德國呢:波蘭那可真有「膽量」。
二戰剛開始的時候,德軍朝著波蘭發動了「閃電戰」。
![](https://img.jasve.com/2024-10/867ba4e9747be19fd08f06babc22289a.webp)
波蘭那會兒處於啥都不清楚的狀態,直接就被德國人給一鍋端了。
為了讓民族能夠延續下去,波蘭只得組建了流亡政府,然後遠離了自己的故土,開始在異鄉漂泊。
都到了這種地步,波蘭怎麽著也得消停一陣子吧?
然而波蘭人卻偏偏與常規做法背道而馳。
![](https://img.jasve.com/2024-10/afd9305891675553c2d1790953e336b9.webp)
一開始呀,流亡政府的那個領導者西科爾斯基,他心裏想的是發動對德國的進攻,目的就是要把家園給奪回來。
不過呢,因為是依靠著英國和法國給的支持,好多行動都免不了被阻礙啦。
波蘭流亡政府在法國站穩腳跟後,西科爾斯基就籌劃起在法國進一步組建起一支完整軍隊的計劃啦。
西科爾斯基信心滿滿地說,打算招募 18 萬兵力,一下子就把德國拿下。
不過呢,這個計劃從最開始就顯得特別不實際。
一方面,德國和蘇聯怎麽可能允許波蘭流亡政府回到他們自己的領土上去招募軍人呢?
另一方面,美洲地區的那些波蘭裔早就已經加入了別的國家的國籍,要是貿然加入波蘭軍,那豈不是相當於直接向蘇德宣戰了?
所以啊,西科爾斯基的那點野心幾乎就成了不切實際的玩笑啦。
![](https://img.jasve.com/2024-10/f4fdda8f0b7785848fc366e3022b851a.webp)
西科爾斯基一看一個辦法沒成功,就又想出一個辦法——打不了德國,那就去打蘇聯。
西科爾斯基經常給英、法兩國的領導人們宣揚蘇聯的殘暴行為,還鼓動他們在軍事方面去對抗蘇聯。
更誇張的是,波蘭流亡政府開展了「反蘇聯」的宣傳行動,目的是把英法的軍隊引到蘇聯跟前。
就算遇到很大的困難,波蘭人居然在別人的地盤上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這真的很讓人意外。尤其他們那反對蘇聯、抗擊德國的龐大計劃,簡直太滑稽了。
![](https://img.jasve.com/2024-10/bacf004141c197c7e36e9433457bca29.webp)
出力出活:波蘭的「強國夢」
1939 年 11 月的時候,蘇聯朝著芬蘭發動了進攻。
對於波蘭人而言,這可是一件跟直接利益相關的事兒。
英法跟蘇聯沒在打仗呢,即便蘇聯攻擊了他們的盟友波蘭;也很難說清楚波蘭和蘇聯到底有沒有處於交戰狀態。
![](https://img.jasve.com/2024-10/2cb2035b9683b0425b07bde750f4bf9a.webp)
不過呢,蘇聯把波蘭東部的領土給占領了,這就意味著波蘭有了參與對抗蘇聯的軍事行動的可能呀。
波蘭對於蘇聯進攻芬蘭這事,一開始的回應是啥都沒說,就這麽沈默著,而英法政府在這方面的回應也是一樣的,保持著沈默。
西科爾斯基用很荒謬的方式說道:
這就是一個大國該有的那種沈穩和定力呀。
1940 年開頭那會兒,法國政府雖然在考慮要不要援助芬蘭,不過呢,他們擔心這樣做會給法蘇關系帶來不好的影響。
法國只能去問波蘭,看它願不願意派出一支遠征部隊去幫芬蘭人呢?
西科爾斯基覺得「大國夢」都快觸手可及了,於是明確地講道:
蘇聯跟芬蘭鬧沖突啦,這就給英法提供了一個能讓它們卷入跟「波蘭敵人」打仗的機會呢。
西科爾斯基覺得波蘭能借此坐享其成,就像漁翁得利那樣。
接著,波蘭的流亡政府搞起了大規模的政治行動,為的是表明他們樂意聽從英法的安排,好能在芬蘭軍隊裏贏得信譽。
然而這一計劃最終沒有實作,伴隨著法國的投降,波蘭的「大國夢」也中途就破滅了。
一直到雅爾達會議閉幕,波蘭才獲得重生。
劉邦義、劉潔所著的【二戰中的波蘭】是在 2005 年出版的。
劉祖熙所著的【波蘭通史】是在 2006 年出版的。
郭增麟所著的【波蘭獨立之路】,出版於 1998 年。
吳偉,關於蘇聯與波蘭的問題。2002 年。
薩那科耶夫以及崔布列夫斯基所著的【德黑蘭雅爾達波茨坦會議檔集】是在 1978 年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