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曾租中國5坦克不願歸,閱兵後還想賴,再求租直升機,中國咋辦?

2024-10-13軍情

2009年,為了在閱兵式上展示其強大的軍事實力,秘魯方向中方以租賃方式訂購了五輛MBT-2000主力戰車。

當初秘魯方面承諾閱兵式結束後將會購買80至120輛坦克。

訂單突然取消令人意外的是,那五輛坦克也一直沒有歸還。

中方當時十分生氣,而秘魯方面卻若無其事,於是他們轉而對直升機產生了興趣。

在國際交易中,「誠信」是不可或缺的品德。

然而,對於秘魯而言,這兩個字卻顯得無關緊要。

2010年,在秘魯閱兵式前夕,他們與中國達成了一個共識。

在秘魯閱兵式期間,中國將提供五輛MBT-2000主力戰車用於租賃,以便秘魯能夠組建一支「先遣隊」。

盡管對外界宣稱這是一種租賃行為,但它更像是一種試用。

如果效果良好,秘魯將從中國訂購至少120輛主力戰車,總價約為5.6億美元(按當時匯率折合人民幣約為39億元)。

2009年,秘魯曾經使用中國提供的MBT-2000坦克參加國慶閱兵。

下圖為此情景。

在中國的出資出力下,坦克被運往秘魯。

到達後,秘魯方面對中國坦克的先進性贊嘆不已,這讓他們對未來的合作充滿信心。

隨後,秘魯向中方表示,將在未來一個月內簽署MBT-2000主力戰車的訂單,並且不排除繼續從中國采購其他武器的可能性。

此外,秘魯還補充道:「采購將僅在必要時進行,並且只有在滿足最低技術標準的情況下才會進行采購。

」這表明只有當中國的坦克技術達到秘魯的要求,並且是在關鍵時刻,秘魯才有可能進行采購。

到了2010年年底,秘魯方面與中國開始了談判。

然而,秘魯方面始終以各種借口拖延這個計劃。

直到閱兵式結束後,仍然沒有看到任何動靜。

根據協定,即使秘魯方面不打算購買中國坦克,也必須歸還之前出租的五輛坦克,並支付相應的租金;否則,就必須全額購買。

秘魯聲稱,當年他們軍方的預算被削減了1.62億索爾(相當於約2.98億人民幣)。

因此,他們不僅無法履行此前承諾的上百輛坦克的訂單,甚至可能連購買這五輛坦克的錢都無法湊齊。

中國起初堅決拒絕了秘魯政府退貨的請求。

然而,他們可以以1900萬美元(約1.3億人民幣)的超低價出售給秘魯,但秘魯依然拒絕了。

然而,這些坦克長時間存放在秘魯的倉柯瑞也不是個辦法。

最終,中方不得不接受現實,同意秘魯退貨。

然而,新的問題隨之而來:從秘魯軍方倉庫運往港口,再透過海運運回中國,仍然需要支付1000萬美元(約7000萬人民幣)的運輸費。

事實上,從金錢角度來看,購買顯然更為劃算。

中國實際上白白損失了5輛MBT-2000主力戰車,因為先前的運輸費用為1000萬美元,再加上850萬美元的關稅,總費用大約為1900萬美元。

如果不是中方迫不得已,恐怕不會讓秘魯得到如此大的好處。

然而,更令人氣憤的是,秘魯不僅未能擠出1900萬美元,甚至連1000萬美元的運費都「負擔不起」。

秘魯之所以不購買中國坦克,有兩條理由:一是秘魯政府破產,二是由於某種原因,秘魯認定不再購買中國的坦克。

很明顯,秘魯屬於後者。

早在20世紀70年代,秘魯就迫切需要替換他們的蘇制T-55坦克,因為這些坦克已經超過了使用壽命。

與此同時,與秘魯關系緊張的智利決定從德國購買二手的「豹-2A4」主力戰車,這使得秘魯的緊迫感進一步升級。

在2019年,一位秘魯軍事專家對中國的坦克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經過德國、俄羅斯、烏克蘭和波蘭生產的坦克效能測試後,他們最終決定大規模購買中國的主力戰車,原因十分明顯。

除了中國的坦克,他們還喜歡德國的「豹」系列坦克。

然而,中國每輛坦克的報價僅為500萬美元(約3500萬人民幣),而德國坦克的售價則高達1300萬美元(約9100萬人民幣)。

中國坦克的火炮射程達到4公裏,這一數據在戰時可以覆蓋敵方的重要軍事目標。

鑒於其出色的價效比,為什麽秘魯會突然改變主意呢?

MBT-2000主力戰車原本是中國為巴基史坦研發的出口型號。

烏克蘭的6TD-2柴油機被用於該坦克的動力系統。

然而,經過實際測試,中國對MBT-2000的改良版效能已經遠超烏克蘭現役的T-84主力戰車和俄羅斯的T-90坦克。

然而,當中國主力戰車在秘魯亮相之後,美國提出了反對意見。

一直以來,美國都高度重視與秘魯的軍事合作關系,將其視為自己的後院。

然而,由於中俄與拉美國家的軍事合作趨勢,美國對「後院起火」格外擔憂。

因此,烏克蘭被要求限制向中國出口MBT-2000的動力系統(即中國無權向第三方國家銷售由烏克蘭制造的產品),而巴基史坦也表示無法提供能與烏克蘭產品相媲美的動力系統。

由於這一點,秘魯被迫放棄了從中國購買坦克的計劃。

盡管購入坦克的計劃被無限期推遲,但秘魯仍然迫切需要購買救援飛機、醫療裝置,以及各類直升機等裝備。

無論如何,最終中國沒有與秘魯進行進一步合作的原因是秘魯先違約。

據傳聞,中國與秘魯的合作失敗不僅僅與美國和烏克蘭有關,還有來自同一競爭對手——俄羅斯的影響。

秘魯隨後對俄羅斯的坦克產生了興趣,他們認為俄羅史坦克的價格和效能比中國更加優惠。

此外,俄羅斯還願意向秘魯轉讓一部份坦克的維護技術。

甚至有可能將俄羅斯生產商——集科研生產於一體的「烏拉爾車輛廠」的坦克贈送給秘魯軍人,以供未來研究之用。

直到2015年,秘魯與俄羅斯進行了兩年的談判,仍未決定究竟是選擇俄羅斯還是中國。

由於MBT-2000的限制,中國向秘魯推薦了VT4坦克,每輛的單價為400萬美元(約2800萬人民幣)。

然而,其效能遠不如MBT-2000出色。

盡管秘魯手頭拮據,且受到美國的施壓,該國的主力戰車至今仍然是早已超過服役年限的蘇制T-55坦克。

中國VT-4外貿主力戰車的圖片。